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7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门店越做越亏?这样做营销,不打折也能让顾客疯狂排队!

"同样的地段,同样的产品,为什么顾客宁可排队2小时去隔壁,也不愿进你的空店?"


"投了10w做抖音推广,到店人数却不到50人?"


"会员储值活动做了3个月,60%的客户再也没回来?"


——不是市场不行,是你的方法全错了!

 


餐企老板内参 大鱼君 | 文
图片
你的门店,还在增长吗?

在电商持续冲击、客流成本飙升的零售业寒冬,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深刻的行业变局:

• 线下门店流量同比下滑37%,促销响应率不足5%

• 会员年均流失率达42%,60%的顾客成为"一次性消费者"

• 营销成本攀升至销售额的25%,但转化率持续走

......


当流量红利时代即将面临终结,传统"三板斧"——打折促销、广告轰炸、流量采买正在失效。零售企业普遍陷入三重困境:过度依赖价格战,利润空间压缩至临界点;用户资产持续流失,获客成本突破历史峰值;数字化投入加大,但线上线下融合成效甚微...


对很多从事零售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在变局中求探索,在探索中求发展的时代。其实很多企业不缺好的产品,缺的是好的内容和用户运营的思维。随着内卷严重,成本攀升,依赖流量驱动增长已是难以为继。好的产品是基础,营销的底层逻辑基于洞察用户的需求及情绪价值。


2025年,零售业的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深度运营"。那些率先完成"从经营商品到经营用户"思维转型的企业,正在用内容营销构建新的竞争壁垒——用1元内容成本撬动12元销售回报,优质内容的转化效率是传统广告的7.2倍。


在流量红利逐步消失的今天,内容营销已经成为企业逆势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图片



图片
从“思维流量”到“留量运营”的范式转移

✓ 重构"人货场"逻辑:把门店卖场变为社交生活空间(场景革命)

 

传统零售的"人货场"模式围绕"商品"展开,而未来门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的体验升级——让门店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社交、娱乐、体验的第三空间。


▶ 场景化运营策略:

沉浸式体验店:结合品牌调性打造主题场景(如宜家的样板间、奈雪的茶"茶饮+社交"空间)


图片


快闪策展型零售:定期举办艺术展、IP联名活动,保持新鲜感(如MUJI的"城市露营"快闪店)

社区化运营:成为周边居民的社交据点(如盒马增设亲子区、咖啡吧,延长停留时间)

核心价值: 让顾客为"体验"买单,而非仅因"低价"进店。


✓ 打造情绪价值引擎:用内容建立品牌人格化IP(情感连接)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消费者更愿意为"有温度的品牌"支付溢价。内容即产品,品牌即人设——通过持续输出符合用户情感需求的内容,建立深度信任。


▶ 人格化IP打造:

创始人/店员IP化:如胖东来"于东来"的真诚人设、海底捞"服务员故事"短视频

品牌虚拟角色:如蜜雪冰城"雪王"、三只松鼠的动漫形象,降低传播成本

用户UGC驱动:鼓励顾客分享打卡内容(如茶颜悦色的"小票文案"社交裂变)


图片


▶ 情绪价值内容矩阵:

短视频/直播:不硬推商品,而是展示品牌幕后故事、用户真实反馈





视觉、插图|张劲影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