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峻浩——逐梦星级大赛,书写马背青春

图片

在经过了一个短暂冬天的休整后,2025马术赛季的帷幕已经迫不及待的拉开了,各个地区骑手们跃跃欲试,准备新一年的赛事征程。

仿佛转瞬间的事,上赛季那马匹的嘶鸣和赛场悠扬的铃声依然回荡在耳畔。在参与年度收官战“国际马联CSI*2024年第26届金伯乐杯马术场地障碍赛”140cm大奖赛争夺的43名骑手中,包括朱峻浩、罗铭祎、Kathy Wang、Christella Tang、黄恩择、夏天、沈忆淇、肖悦贤、吴泓儒和洪鹏岳等在内的青少年竟达到了惊人的十人之多,值得一提的是,打进大奖赛附加赛的U21骑手占据了三席,其中,朱峻浩的表现更是一鸣惊人,一举夺得该级别的季军。

图片

“当时第一轮的比赛跳完第六道黄色板栏障碍后感觉和我的马零分完赛可能已经相对有把握了,那道障碍很薄,托杯是平放的,马匹过栏时一蹭就会掉,而且橙汁这匹马本身性格比较冲,所以他跳跃时很容易蹭到这种板栏障碍,而且马匹对于黄颜色也不会太注意”赛后峻浩这样说道。对于首次参与星级比赛中最高级别赛事,他赛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量少打杆,顺利完赛,或许就是这种没有计划的松弛感,使得14岁的小峻浩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

图片

“大奖赛顺位第三个出场,我觉得这个顺序对我而言还挺友好的,在我前面出场的骑手少,零分的骑手相应也少,自己和马匹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当然也有劣势,就是没有可以参照的目标”。

图片

像其他骑手一样,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峻浩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拒跳的马匹,出问题的马匹,还有在比赛过程的摔马、淘汰以及马匹的受伤,峻浩说,他克服这些问题的方式唯一方法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有结果。当峻浩还是幼年的时候,他妈妈就经常推着婴儿车带他到赛场观看爸爸比赛,也许正是赛场的熏陶和对马匹的接触,让他对马术运动从小就充满了兴趣,对动物也充满了爱心;常年骑马训练并经过参赛历练,让他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冷静和沉稳。作为众多马术骑二代中的一员,峻浩的父亲额尔登吉日嘎拉也是国内一名优秀的骑手,马背民族的基因也让孩子对马术从小就热爱有加,看着比赛长大的他对马匹、训练和比赛都有着强烈的愿望。谈及以后的规划,他说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学业,同时兼顾着骑马,现阶段暂时还没有考虑将来的打算,待大学毕业以后再决定接下来的事情。

图片

给自己点个赞吧

图片

左:教练明克达拉 中:朱峻浩 右:额尔登吉日嘎拉

提及装备,对于每一个骑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一盘鞍子是峻浩从小用到大的,爸爸用过又送给他,陪伴着他经历了从80厘米直到140厘米高度的飞跃,是他马术成长道路上最忠实的伙伴,承载着他年龄的成长与进步的梦想。每一段褶皱,每一处磨损,都珍藏着一段难忘的回忆,对于小峻浩而言,却无比珍贵,虽然成绩有起有伏,但是这盘鞍子始终稳稳地跟随着他,就像父亲的呵护,见证着孩子的成长,更是成长道路上无声且有力的陪伴者。

图片

哈达铁教练前来祝贺大奖赛第三的朱峻浩

由于自己家里也经营着马场,不乏各种级别各种品性的马匹,对于峻浩而言,骑乘每一匹马都充满着挑战,同时又会伴随着惊喜的成长历练。马与马之间性格迥异,步伐节奏和运动能力也各有差别,这使得骑手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骑乘方式,这也是父亲有意识在磨练他的方式之一,适应不同马匹的力量节奏,从而提高自己控马的精准度。由于每周朝六晚九的学业压力,他只有周六日才能去马场骑马,并保证四五匹马的训练量,在与不同马匹接触的过程中,峻浩不仅积累到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更多的是学会了理解和尊重每一匹马和他们的性格。

当被问及峻浩的偶像时,他毫不犹豫的说出了瑞士骑手 Steve Guerdat的名字。原因是,他是2012伦敦奥运会场地障碍团体金牌得主,有着精湛的骑术技艺、完美的比赛路线规划和执行力,特别是对细节的把控。对马房的管理和自己的比赛训练,也都有着非常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自律的敬业精神。

最后,峻浩给刚接触马术的青少年骑手一点小的建议,还是——“坚持”。就算你从马背上摔落,坚持所赋予你的能量都汇聚成为重新上马的勇气,每一次与小马的磨合,都是心与心的靠近,坚持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就像雨后的天空,必将划出一道属于自己的彩虹。 

图/文/视频:依米大麦

   中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