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场关于“乡村价值”的回归,解锁乡村焕新的“浦口密码”

春日的清晨,老山雾气缭绕、“仙”气飘飘,每一口呼吸都甘甜怡人。

 图片

南京鼓楼区一个小学的孩子们,沿着曲折蜿蜒、高低起伏的山间绿道,蹦蹦跳跳地穿过郁郁葱葱的森林,留下一路欢笑。狮子岭茶园里,孩子们在绿色的山坡上穿梭,指尖轻捻的不仅是茶芽,而是他们放飞的心灵、诗画里的童年…这是浦口区“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一个小小田园场景。 

图片

同时,这是一场从城市向美丽乡村的社会回归,一场由摩天大楼向大自然的回归,一场从知识学习向生命体验的回归,也是一场由压力负重向放松快乐的回归,记忆中的“乡村价值”又回来了。

模式重构:

从“舌尖美食”到“享受自然”‌

万里长江,顺着三峡奔流而下,跨过荆州武汉沿着九江安庆入金陵已是浩浩汤汤、“海”阔天空。南京浦口凭35公里长15公里宽的老山山脉临江而立,接蓄源青藏高原的江水灌溉,滋润910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湖泊众多、山水潺潺。

狮子岭茶园的狮岭佛馨、有机产品认证的麦萌燕窝银耳羹、“中华老字号”的老山洋槐蜂蜜蜂王浆冻干粉、国家地理标志的永宁青虾,江苏好大米标榜的汤农大米、名文大米、福联大米……非遗类的星甸牛肉、桥林茶干、今世鹏盐水鸭以及编制城乡对话新纽带的“蕾蕾与娜娜”……众多舌尖上的美食养育了800万南京人,也让作为农业生产区的浦口,焕发新生。 

图片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2021年浦口文旅集团接手“浦食浦味”品牌运营以来,在农业部门的监管指导下,严格按照主体责任、源头监管等六大方面夯实绿色健康基石,先后甄选本地39家有规模的家庭农场和优质农企等农业主体入库,全面分析其品种、口感等方面,涵盖57个子品牌、108个单品,产品含瓜果蔬菜、粮油水产等,已成为浦食浦味品牌的网红畅销品。

浦口文旅集团并没有停留在“舌尖美食”的产品畅销上,而是进一步利用长江、老山、佛手湖、珍珠泉、古寺、温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景观,深入挖掘本土的风俗人情、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响堂村、水墨大埝等一系列乡村旅游点,变走出去的产品销售为引进来的乡村自然观光游。

起起伏伏的山坡、色彩斑斓的晒台、鸟语花香的朝阳、泉水叮咚的秋日、炊烟袅袅地粉墙黛瓦、绿意盎然的草地、星星点点的帐篷、香飘十里的咖啡、夜幕下的满天星斗……将尘世的喧嚣、城市的飞驰留在城市,把时间留给自然、留给乡村,享受美食美景,也享受乡村的生活与服务,感受世外桃源的安然欣喜。

乡村面貌更新、村民安居乐业、城市旅游消费、精神放松愉悦……就在“舌尖美食”向“享受自然”的空间服务、时间消费转变中,完成多赢的观念飞跃。

浦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电商直播和“文旅+”等消费新业态,把农文旅产品打造成富民增收、提振消费的特色产品,持续拓宽区域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及农户增收创利,逐步提升浦食浦味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公园景区和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图片

服务升华:

从“享受自然”到“生命体验”‌

城市人群的精神返乡潮、候鸟式的钟摆迁徙运动,更多集中在周末与短假期。美丽乡村游的时间效率、服务能力的充分利用、持续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依然是摆在台面上的待解问题。

文旅集团主动出击,坚持创新求变,从健康理念觉醒、文化兴趣研学、生命成长体验入手,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产品。针对老龄化带来的“未老”群体、年轻的自由职业群体,开展中长期的研学服务,传承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学、绘画、书法、戏曲、非遗工艺、历史……回到自然本源中研习文化与艺术,重现当年国学大师们月亮底下讲庄子的浪漫与体悟。 

图片

响堂村塑造的文艺乡创空间,让各类艺术在村庄环境及各消费场景自由生长创作,让乡村美院成为聚焦锚点,让堂屋艺术沙龙活动成为文化新地标。通过与驻村艺术家合作开发的竹编、陶艺等体验课程,约课不断。同时,响堂还重点围绕短剧创作、文创商店、精品美食为主要内容,承接响堂特色田园乡村文旅的溢出效应,以兴隆片区落户入驻的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企业为依托,让乡村不再是静态的风景,而成为可体验、可共创、有产出的文化现场。

今年来,文旅集团新上线浦口农文旅综合商贸平台,推出“浦口文旅卡”,也是以浦食浦味为切入点,结合文旅自有资源和产品优势,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消费指南,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生活领域。

“文旅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场景,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主旨就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集团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高晨介绍。平台推出储值金返利、产品专属优惠券及景区特惠门票、吃喝玩项目等超值权益,无论是活力满满的遛娃大军、热衷探索的户外达人、热爱捕捉美好的摄影发烧友、寻觅美食的饭搭子,还是眷恋乡野风光的自然拥趸,都可以轻松适配。平台的推广为浦口文旅的资源整合和推广策略提供参考,增加数字化营销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价值,从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山狮子岭茶园,从采茶、制茶到户外拓展、徒步、爬山,孩子们在大自然体会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快乐,在徒步与爬山等自然运动的磨砺中释放压力、强健体魄、锻炼毅力,在学习、观摩与互动参与中感悟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智慧。

从享受自然到生命体验,由沉浸式感悟到精神疗愈,观念的第二次改变,为未来打开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生态共建:

从“数字赋能”到“城乡融合”‌

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稻田数字孪生系统”正实时联动卫星遥感与土壤传感器,使农药使用量减少45%,节水30%,亩均效益增加3000元。

浦口文旅集团与江苏省供销社、苏合集团合作的“鲜丰汇·浦食浦味”专区,二十四节气主题页面滚动推送春茶预售,区块链溯源系统则确保每份产品“一物一码”,全流程品质保障。集团投资开发的自营平台2024年销售额达1023万元,同比增长33.3%,并通过工会福利投标、主题市集等渠道间接带动关联销售2.8亿元。

浦口城乡生态共建的深层逻辑,在于不断探索“区属国企+强村农企+城乡一体化市场”的联动机制,区农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文旅集团负责品牌运营与资源整合,村集体合作则成为对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这种三级联动,让分散的乡村资源得以系统化激活。 

图片

在滁河岸边的”简诺“家庭农场,农场主通过App发送作物生长日志,消费者周末可参与采收,也可电商直送。这种“云种菜”模式已覆盖623个家庭,使土地亩均产出从传统种植的5000元跃升至2万元。城市人的田园梦想与健康饮食,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

2024年,全区乡村旅游人次突破320万,带动12个村集体增收超2000万元,户均年收入增长1.2万元。数字背后,就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浦口解法。

‌乡村振兴的“非替代性发展”

当老农人戴上智能手环监测作物生长,当都市白领在美丽乡村里体验生命的成长,浦口区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城市化的替代方案,而是传统与现代的能量共生。

从8万元到60万元的茶园蜕变,从舌尖美食的品牌跃迁到享受自然的安然心喜,从数字赋能的城乡一体到生态共建的系统激活——这条路径的可贵之处,在于始终让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数据显示,浦口农文旅产业链附加值显著提升,土地亩均产成倍增长, “校友乡村”,大学生返乡,农民职业认同度获得提高……这些都是无数个农户的命运改变,是城乡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深度交融。

城市,因为乡村而梦回桃源、疗愈自我;乡村,因为城市而牧歌田园、生生不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石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3月3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