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受贿,数额特别巨大

她是眼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曾获中国医师奖,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撰文 | 黄思宇
责编丨汪   航


锦州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华涉嫌受贿罪一案,传来最新消息。

据“12309中国监察网”今日(27日)披露,刘华利用担任锦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亚东眼科医院院长,锦州市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党委书记、局长,辽宁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锦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她还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目前,检察院已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案件信息表明,刘华的贪腐贯穿其整个医学生涯。

刘华现年62岁,1987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几十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的眼科医生,晋升为市卫生局局长,再到锦州医科大学眼病中心主任、锦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颇深。

图片

刘华/图源:学校官微


从学生时代开始,刘华就展现出过人的医学天分。其医学生涯始于中国医科大学,后到中山大学深造。读硕士时,她已经能独立完成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移植三大高难度眼科手术,导师称赞她是“手术天才”。

成为眼科医生后,刘华于1996年参与创办了辽西地区第一家眼科专科医院——亚东眼科医院。

1997年和2000年她分别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教授。此后,她又创建了锦州医科大学眼病中心,将中心发展成为辽宁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

2012年8月,刘华任辽宁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锦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2012年10月,任辽宁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2017年6月,任锦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锦州医科大学前身为1946年在吉林省洮南市成立的辽吉军区卫生学校,1958年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辽宁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目前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即便担任锦州市卫生局局长、锦州医科大学副校长等行政职务,《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的报道称,刘华也坚持每周出诊做手术,保持每周30余台的手术量,手术单日最高达70多台。截至2022年11月,她已经完成了5万余台的眼科手术。

在眼科领域,刘华保持多项第一:在国内率先开展干细胞治疗黄斑变性;于全国率先提出用晶体囊膜替代虹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的眼球保存技术;是辽宁省第一个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人,白内障手术治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从事眼科工作36年,刘华顺利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两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获得过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名医等荣誉称号。

这些年,她作为某社会公益活动的医疗队专家,多次前往国内外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援助,在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建立了眼科中心,还在也门开设了中国专家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家眼科中心,多次远赴非洲开展白内障手术。

以非洲布隆迪为例,在这个没有眼科专科医生、最大公立医院随时面临停电的国家,刘华最多时一天做了29台手术,并为4名艾滋病患者做了手术。

她说,“沐浴光明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更是我们医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面对光明,阴影就永远在身后。”

遗憾的是,一直以“光明”示人的刘华,没能走出身后的“阴影”。2023年4月,年满60岁的刘华被免去锦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委员和副校长职务。

去年9月,辽宁省委第十六巡视组巡视锦州医科大学,并在此工作2个半月,巡视组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紧盯权力与责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此番巡视,主要受理反映锦州医科大学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巡视工作开展一个月后,刘华被查。今年2月,辽宁省纪委监委对其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华存在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经商办企业;为他人在医疗器械采购、工程款结算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问题。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