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45

评论

76

15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周继红,中国跳水权力场铁娘子,用东方智慧在西方体育霸权中撕开裂缝

AI划重点 · 全文约4638字,阅读需14分钟

1.周继红,中国跳水界的传奇人物,曾以运动员身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后成为跳水队管理者,将跳水队打造成“梦之队”和“金牌永动机”。

2.周继红以严厉无情的治军态度、独断专行的作风和近似于独裁的揽权手腕,被大家戏称为“周太后”。

3.然而,在周继红的领导下,跳水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被她严格管理的诸多跳水队员们后续的事业发展,都证明了她的眼光、胸襟与格局。

4.除此之外,周继红还积极推动跳水队的商业化试水,为国内运动员争取国际话语权,提高待遇。

5.在退休前夕,周继红成为国际泳联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主席,为中国跳水赢得了国际认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5年3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的一纸退休公告,为周继红执掌中国跳水队的27年画上句号。

图片

这位中国跳水界的传奇人物,曾经以运动员的身份为中国跳水摘下首枚奥运金牌,后来又以管理者身份将深陷危机的跳水队打造成“梦之队”和“金牌永动机”。

在过去,周继红曾因为严厉无情的治军态度、独断专行的作风和近似于独裁的揽权手腕,被大家戏称为“周太后”。

图片

但此后,在她的领导下,跳水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被她严格管理的诸多跳水队员们后续的事业发展,都证明了她的眼光、胸襟与格局,“周太后”也变成了体育迷们对她带着七分敬、三分畏的专属称谓。

跳台之上的孤勇者

令人很难想象的是,中国跳水界的“周太后”,在一开始,只是一名身材娇小、脸蛋圆圆、笑起来还带着酒窝的姑娘。

图片

和许多名人一样,周继红的家庭条件并不算是很好,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要养活好几个孩子,而周继红在家里排行老五。

自然而然的,在周继红上小学的时候,她就被送到了武汉市江岸区业余体校参加体操训练,并在13岁那年被湖北省跳水队看中从体操转行到了跳水,再不久又因为表现出众,在17岁时获得了全国冠军,就被选拔进了国家队。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后的首次亮相,此时周继红只有19岁,进入国家队还不到两年,在队伍里也并不是平常表现最优秀的选手,按道理她不应该出现在这一届的奥运会上。

然而,在赛前选拔赛中,因为原来的主力队员吕伟意外受伤,作为替补的周继红不得不被紧急安排参赛。

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次关于命运的重大抉择,但机遇与好运却往往只会青睐那些做好准备的人。

周继红不负众望,成功入围奥运阵容。

图片

在奥运正赛中,作为世界冠军和夺冠热门的陈肖霞,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强劲对手时,因为跳水队首枚金牌的巨大心理压力,导致赛场表现失常,成绩不佳,没能进入决赛。

虽然那边周继红表现不俗,进入了决赛,但队伍里没人看好她能夺冠。

事实看上去似乎也是如此——决赛中,主场作战的美国跳水名将米切尔以成熟稳重的表现一路领先,看上去金牌基本已经被她锁定。

然而性格倔强的周继红,此时展现出了令人无比惊讶的心理素质,她紧紧地咬住了米切尔,比分始终没有被拉得太开。

最后一跳,米切尔先声夺人,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52.2分——这是个周继红在平时训练里都很难挑战的分数。

周继红登台后深吸一口气,随即自信助跑,她选择了挑战高难度的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

成功就是金牌,至于失败……不做考虑!

在她自信的空中翻转并完美入水之后,观众席上,包括许多美国人,都忍不住为她鼓掌。

紧张的教练组一直盯着记分牌,但周继红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其实在入水的一瞬间,我就知道金牌是我的了。”

图片

最终,周继红以435.51分——领先米切尔4.32分的优势——摘下女子10米跳台金牌。

这不仅是中国跳水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更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体育崛起的象征。

困境之中的破局者

在为国取得了巨大的荣誉之后,周继红的运动员生涯并没能持续的辉煌下去,带着始终没能夺取世锦赛金牌的遗憾,1986年,21岁的周继红因伤选择了退役,回到湖北省跳水队成为了一名教练。

但在接触了基层教练的岗位之后,周继红发觉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于是选择了前往北大进修。

1990年,毕业后的周继红,选择了追随昔日恩师徐益明,成为了国家跳水队的领队。

图片

这个选择确实是有些出人意料——要知道,当时的跳水队里,领队这个职务可不像现在这样有实权,反而是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保障工作,地位甚至还不如普通的训练教练。

周继红就是在这样一个鸡肋般的岗位上,一待就是六年。

回说中国跳水队,在92和96两届奥运会都取得了四枚金牌的其中之三,开始逐渐有了“梦之队”的雏形。

然而就在此时,国家队的两位巨头——有着“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之称的主教练徐益明和有着“跳水队之母”之称的副主教练于芬,因为人才培养和队伍规划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不久,两人各自挂印而去。

图片

一时间,国家队群龙无首。

与此同时,国家体总开始了各个体育项目的改革,国家跳水队被解散,所有教练均返回地方队,世界大赛的参赛队员从各个地方队比赛选拔,并由地方队教练直接负责。

这种混乱的局面下,1997年世界杯和1998年世锦赛,中国跳水项目成绩惨淡,未能收获任何一枚单人跳奥运项目的金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项目金牌增设为八枚的大背景下,形势陡然变得严峻了起来。

于是,国家体总决意重组跳水队,33岁的周继红抓准了机会,毛遂自荐:“请给予我一个引领中国跳水队的机会!”

出乎意料的是,升任国家跳水队的总领队,从此开启了漫长的掌门生涯。

周继红之所以战胜了一众对国家队“虎视眈眈”的候选人,包括于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在过去几年担任领队期间,与大部分队员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出色,并且说服了功勋老将熊倪回归以稳定军心。

图片

上任之后,她大量启用年轻教练,将个人电脑和手持摄像机引入训练,对国家队实施严格管理,以身作则6点陪队员出早操,定期进行成绩测试,奖惩分明……

她几乎使尽了浑身解数,然后带着这样一支初步打上了自己烙印的国家队出征悉尼。

压力从第一场比赛便如潮水般涌来:女子双人3米板失利、男子双人10米台失手、女子单人3米板再败……前三个项目的接连折戟,对困难准备不足的周继红感觉到了空前巨大的压力。

“84年争夺金牌的时候都没有那么紧张。”多年后周继红坦言:“那是我职业生涯最黑暗也最清醒的时刻,当时的我没有退路,要么赢,要么坠入深渊。”

直到被周继红请回国家队的老将熊倪在男子3米板决赛中,落后萨乌丁近40分,却最终逆转险胜夺冠。

没有人知道当时观赛的周继红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但赛后,周继红拥抱着熊倪,痛哭失声,几成泪人——这是最后一次,周继红在镜头前如此失态。

图片

这场胜利成为了中国跳水队乃至周继红人生的转折点。

随后5个项目,中国跳水队狂揽5金,悉尼奥运会最终以5金2银的成绩宣告着“梦之队”的重生。

冷酷无情的把权者

执掌跳水队那么多年,要问周继红身上最大的标签,毫无疑问必然会是“铁腕”。

比如田亮事件。

悉尼奥运会后,跳水队开始了对商业化的试水,田亮和郭晶晶组成的“亮晶晶”的国民CP组合,不仅是赛场上的王牌,更是商业化的先锋。

然而在雅典奥运会不久之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亮晶晶”组合违反队规,私接广告——本来大家都以为周继红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毕竟涉事两位都是国家队的王牌选手。

图片

但周继红放出话来,如果两人不道歉检讨,终身都不要想再进国家队!

田亮拒不道歉,而郭晶晶则向国家队做了检讨——而事后果然,周继红将自己一手捧起的跳水王子赶出国家队,对郭晶晶再无任何株连和清算,奖惩分明。

面对舆论哗然,她冷硬回应:“集体利益面前,没有特权。”

有总局领导找到周继红,希望她收回开除田亮的决定,但却被她反过来说服。

比如和于芬教练的风波。

于芬教练此前棋差一着,没能入主国家队,此后便一直努力谋求着国家队的帅位——她先是说服了得意弟子伏明霞支持自己,却没想到周继红壮士断腕,直接借口伏明霞积分不足剥夺了这位跳水女皇的参赛机会。

图片

后来于芬又就任清华大学跳水队教练,却被周继红釜底抽薪,直接与地方队派系合纵连横,禁止清华跳水队队员进入国家队,也无法参加全运会和全锦赛,导致清华跳水队的好苗子不得不屈从现实,转而在地方队进行注册。

田亮事件后,于芬看到机会,发动舆论指责周继红冷酷独裁,只手遮天,却再次被周继红一一化解,而两人之间也就此彻底撕破脸,周继红直言国家队没有任何调整教练组的打算,更是声称,若于芬回归国家队,她就辞职。

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于芬破釜沉舟,直指周继红贪污运动员奖金,但后续经过国家纪委的反复调查,表明周继红不存在任何问题。

事已至此,具备更多砝码的周继红最终大获全胜。

于芬教练在专业能力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政治手腕与周继红差距太大,只能黯然接受失败的结局。

又比如队内的“一言堂”。

东京奥运会前夕,在跳水队选拔名额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周继红冒着天大的政治风险,力排众议,直接拍板点将14岁的全红婵出战。

当然,最后的结果证明了周继红的又一次独具慧眼,就像之前的每一次——从熊倪、桑雪,到陈若琳、施廷懋,再到曹缘、全红婵,她从来不惮于被人指责培植亲信,因为被她点将的运动员总是能回报她的信任。

但在铁腕之外,如果不去挑战周继红所构建的权力与秩序,她同时也有着另外一幅温柔面孔。

郭晶晶因媒体过度关注私生活而情绪崩溃时,周继红亲自出面警告记者:“别毁了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

图片

在全红婵和陈芋汐的支持者们陷入互相攻讦的猜疑链时,是她亲自出面安定军心:“两个孩子都很好,不要把她们牵扯到这种事情里来。”

可以说,这种“家长式”的庇护与信任,让陈若琳、吴敏霞等弟子至今感念:“她骂醒过我们,也托起过我们。”

而令人惊奇的是,跳水队虽然公认是周太后的一言堂,但却包容开放,队内氛围极为融洽,队员教练之间亲密如一家。

高瞻远瞩的执棋者

周继红的野心,远不止于培养冠军。

早期的跳水项目,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所遭遇的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对手出现巨大失误的情况下,谭良德被肆无忌惮的压分;只因为“受伤却坚持了下来”这种可笑的理由,熊倪不得不忍受不公平的对待……

图片

在那个时代里,中国运动员必须做到远远超出竞争对手一档的发挥,才有可能夺得金牌。

2009年罗马世锦赛,男子3米板项目,新人选手张新华被裁判组的英国裁判和新西兰裁判恶意压分(比其他正常裁判的打分足足少了两分!),周继红见状直接红着眼冲到了裁判席上,拍着桌子大声质问评分标准。

尽管事后官司打到了国际泳联,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这也让周继红意识到,“不会说话,永远只能当棋子。”

于是,她重新拾起了英语,从磕磕绊绊的“跳水英语”起步,一点点地学,从英语到国际泳联的规则,她甚至劝说、鼓励和强迫郭晶晶和陈若琳等麾下运动员,一起学习。

图片

除了学习英语和规则之外,另一件能够体现周继红超卓战略眼光的事情是——她主动在国内企业为国际泳联拉起了赞助,直接拿捏住了对方的钱袋子!

最终,国际泳联的裁判席上有了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跳水运动员开始进入国际泳联和奥委会高层,中国队被恶意压分的时代就此成为了过去。

2021年,周继红成为国际泳联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周太后”终于实至名归。

但若认为周继红只会玩弄权术,就大错特错。

在她刚刚就任国家队总领队时,就开始给教练放权,为教练谋福利;跳水队的商业化试水亦是诸多项目之先;她要求运动员做定期检查,还配置了心理医生,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进行照顾;甚至早在2002年,周继红就通过关系与人民大学促成合作,可以让国家跳水队员进入人大进修学习!

图片

甚至就在她退休前不久,还促成了游泳运管中心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将对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的医疗保障工作加深合作。

周继红的多年布局,林林总总,让诸多再怎么不认可她行事手段的网友也最终折服于她的能力,纷纷表示国足和体操也需要一个周继红掌门……

跳水台前的守望者

周继红的退休,引发了两极评价。

支持者称她是“金牌制度下的完美执行官”,反对者指责她“独裁揽权、扼杀个性”,但无可否认的是,她将中国跳水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所有的功过是非,远远没有数据来得直观——

自周继红掌权以来,在六届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总共收获金牌46枚;而同期中国代表团在这六届奥运会里共获得金牌304枚,跳水项目贡献了15.1%。

其中,中国跳水梦之队在巴黎奥运会包揽全部8金,为历史首次。

图片

除了奥运会之外,在周继红任期内,中国跳水队在世锦赛和世界杯分别斩获147金和180金,加上46枚奥运金牌,总计373枚世界三大赛金牌;而同期中国体育在所有项目中获得的世界三大赛金牌总数约为900枚。

不朽功勋,谁堪为比?

周继红的管理哲学充满了矛盾,她既强调集体至上的纪律,又为个体争取国际话语权;既用计划经济思维调配资源,又以市场化手段开拓生存空间。

这种“体制内精英主义”的成功,除了有着中国崛起的时代大背景外,几乎完全建立在周继红超卓的个人能力之上,在Z世代运动员个性张扬的今天,或许已难复制。但正如国际泳联官员的评价:“她证明了东方智慧能在西方主导的体育霸权中撕开裂缝。”

回望来时路,从替补选手到首金传奇,再到国家队太后,周继红的每一次转身都踩准了时代的鼓点。

图片

那个曾在悉尼痛哭的她,那个冷酷开除田亮的她,那个在裁判席前据理力争的她,那个逼着麾下运动员背单词的她,那个就任国际泳联副主席的她……

她是跳水队的历史名宿,更是跳水队的传奇功勋;她是临危受命的改革者,更是权力场上的铁娘子。

她的故事,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胜利史诗,更是共和国体育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枚勋章——冰冷、耀眼,且不可替代。

这样的周继红,恐怕只有历史才能对她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