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影灯照不到的监护仪屏幕前,麻醉医生的指尖正在毫米汞柱的刻度间跳动着生命的节奏——这方常被忽视的战场,实则是每台手术中无声的决胜局。值此2025中国麻醉周之际,全球医疗科技巨头碧迪医疗旗下智能血流动力学监护(APM)业务团队发起“隐形的生命守门人”麻醉医生图文故事征集活动,通过40余件麻醉医生的真实故事首次向社会揭示这群“生命守门人”的职业图景,通过麻醉医生的第一视角,揭开这一群体的职业日常与价值。
此次活动是碧迪医疗首次面向麻醉科医生群体的深度互动。2024年6月,碧迪医疗完成对APM业务的全球收购,将其在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50余年的经验融入现有产品线,覆盖手术室、ICU及麻醉科场景,形成“监测-输注-药物管理”闭环生态。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指出:“通过技术协同,强化临床决策支持的意义重大,这与我们APM业务在'互联护理'战略中提升围术期安全性的核心诉求高度契合。面对中国老龄化催生的复杂手术需求激增,麻醉科与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协同创新,已成为解决手术安全与质量的关键钥匙。”
被低估的"生命防线":30万人才缺口背后的认知鸿沟
麻醉医生的工作常被误解为仅仅是在手术前为患者“打一针”。然而,患者能否平稳走下手术台并顺利康复,实则取决于麻醉团队的专业能力与临床决策。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护,再到术后管理,他们为患者构建起了全周期生命守护体系:
术前
麻醉医生需要详查病历,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全身状况,进而制定涵盖药物选择、剂量滴定、麻醉方式等核心要素的个体化方案。
术中
麻醉医生与外科团队精密协作,为患者构建生命防线——通过动态监护系统实时捕捉各项生理参数的毫厘变化,以专业的药物管理和全程监护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让患者即便在经历复杂手术、成功切除病灶后,能够平安、稳妥地离开手术台。
术后
麻醉医生需要持续调控药物代谢进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波动,助力患者安全、快速地恢复意识,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后遗症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尽早顺利出院,早日回归生活。
而《中国麻醉医生职业现状白皮书》揭示的30万人才缺口,折射出这一群体的三重困境:生理极限、技术壁垒与社会认知偏差1。 数据显示,麻醉医生日均站立时间长达 12 小时,频繁值夜班,手机24 小时开机。术中平均每天处理 3.7次危机,且决策时间中位数仅 11.4 秒。综合评估下,其工作强度是ICU医生的1.7倍2。
在每分钟都需要精准决策的高压工作环境中,中国麻醉医生以三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坚守,推动中国麻醉相关死亡率从1/5000锐减至1/10万。这场“幕后”生命保卫战催生了本次图文征集活动,通过麻醉医生的工作实录与职业哲思,击碎"麻醉即沉睡"的认知偏见,让公众看见监护仪曲线背后,那群以毫米级精度守护生命脉动的无名英雄。
从"技术专家"到"使命共行者":碧迪医疗APM的深层使命
作为全球高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引领者,碧迪医疗APM事业部始终以“帮助患者早日回家”为使命,“作为麻醉医生的顾问伙伴,我们不仅是前沿监测技术的提供者,更是麻醉医生的‘使命共行者’。”碧迪医疗大中华区智能血流动力学监护事业部高级总监朱晋良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让公众看见麻醉医生群体为病患保驾护航,帮助病人早日回家的温暖叙事,更期待唤起社会对麻醉医学价值的关注,共同构筑有温度的生命守护生态。”
获奖作品直击:麻醉医生的“高光时刻”
(排名不分先后)
01
《医路童行》
获奖医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 杜春明
作品阐述:5岁小朋友做腹腔镜下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朋友术前对于麻醉很好奇,让我给他讲一讲他是怎么被麻醉的,于是我在纸上给小朋友画出麻醉的过程,告诉他是怎么睡着的,然后怎么醒来的。
02
《小儿重症肺炎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
获奖医生: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林林
作品阐述:
无影灯前银镜巡,药泉涓注润焦根。
分秒悬生死,呼吸一线系乾坤。
精准调剂量,从容稳胆魂。
回春妙手天工补,力挽初阳出劫尘。
03
《优雅永不过时》
获奖医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邢智
作品阐述:一例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急诊入院,病情凶险,血压测不出,生命危在旦夕!麻醉医生迅速进行桡动脉,股动脉的冲刺测压及心排量Vigileo监测指导下,在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加持下,血压明显好转。经过整个团队六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图为麻醉医生在手术即将结束后对患者心功能进行食道超声的检查评估。
04
《五月初夏 微笑绽放》
获奖医生:深圳市人民医院 董心童
作品阐述:我作为“微笑行动”的医疗志愿者,来到山东菏泽市菏泽医专附属医院,与国内、国际多名志愿者一起,为45名唇腭裂患儿进行免费的医疗救治,为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与国际志愿者交流讨论麻醉方案。
05
《无影灯下的守护神》
获奖医生:阳信县人民医院 李涛
作品阐述:在手术灯的明亮光束下,麻醉医生身影坚毅。他身着蓝衣,头戴蓝帽,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却遮不住专注神情。手中的器械,是守护患者无痛的“武器”。在这寂静却紧张的手术室,他如沉稳的舵手,在黑暗与光明的交界,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用专业与坚守,驱散病痛的阴霾。
06
《坚守》
获奖医生: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吴量
作品阐述:凌晨四点的等候。
07
《手术室天鹅养成记》
获奖医生:深圳市人民医院 董心童
作品阐述:这张照片向大家展示手术中,麻醉医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外科大夫的手术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这种专注力和责任感,练就了麻醉医生天鹅般的脖颈,这种专注自信就像Swan-Ganz漂浮导管一般经典----麻醉医生在手术中不仅是患者的“生命守护者”,更是手术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一如Flotrac通过精准的麻醉管理和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08
《神经外科麻醉气道管理》
获奖医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许智鸿
作品阐述:图片中显示的是,我正在为一名神经外科帕金森患者(已安转立体定向头架)进行麻醉诱导期间的给氧去氮,该过程相较其他普通手术的麻醉诱导过程难度增大,考验了麻醉医生气管插管基本功技术,为保证患者术中气道安全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09
《背后的守护者》
获奖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陈骏发
作品阐述:无影灯下骤然炸开呛咳声,混着胃液的呕吐物喷溅在手术床上。麻醉医生立马固定糊满消化液的牙套,用手托起患者痉挛的咽喉,“吸引器!”嘶吼震得手术间微微发颤。他屈指顶住环状软骨,粘稠液体粘满双手。今天全院只剩三位内镜麻醉医生上班,他肩头蹭碎的汗珠在他的眼镜上炸开冰花。监护仪恢复规律的鸣响时,走廊传来另一台内镜抢救的呼叫铃。麻醉医生匆忙手消毒后,立刻投入另一台患者的抢救,碎玻璃正映出七台同时运转的手术灯。
10
《指尖芭蕾:超声下的精准麻醉》
获奖医生: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崔志峰
作品阐述:超声辅助下,麻醉医生全神贯注地将针尖精确地引导至前臂外周的毫米级靶点神经。在保留手部功能的同时阻断痛觉,实现了选择性麻痹。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50%以上的麻醉药用量,还实现了更为完善的阻滞效果,极大地降低了术后运动障碍的风险。毫米级定位的超声麻醉技术革新,实现了指尖麻醉的精准革命,促进了术后快速恢复。在光影交错之中,现代麻醉技术正利用科技手段重塑舒适化医疗的温度。
11
《一例马德龙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腰椎手术麻醉管理》
获奖医生: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梁就庆
作品阐述:图中展现了麻醉团队为颈部脂肪堆积的马德龙综合征患者实施清醒插管的关键时刻。患者因“马颈圈”样外观及Mallampati IV级气道,传统插管风险极高。麻醉医生手持纤维支气管镜,镜身轻柔穿过扭曲的咽喉结构,屏幕实时显示声门开合的动态影像。患者在充分局麻镇静下保持自主呼吸,配合指令,喉部肌肉松弛却不失保护性反射。纤支镜前端精准滑入气管的瞬间,麻醉团队精准配合,为高危手术搭建起无缝衔接的生命通道。
采访实录1:一台手术中,麻醉医生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深圳市人民医院董心童:作为麻醉医生,我们就像手术室里的"生命守门员"。外科医生专注病灶时,我们在患者头侧的"驾驶舱"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像机长盯着仪表盘,随时调整麻醉深度,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从术前评估到术后苏醒,既要确保患者"睡个好觉",又要及时应对血压过山车、过敏反应等突发状况,把风险化解在萌芽中。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全科医生中的特工",既要懂外科操作节奏,又要精于药理生理,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实麻醉科更像手术团队的"定海神针"——患者看不到我们,但整个手术的安全航道,都由我们默默护航。毕竟,让外科医生心无旁骛施展技术的底气,来自我们构建的生命防线。
采访实录2:最印象深刻的手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陈骏发:作为麻醉医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台平平无奇却暗藏汹涌的急诊手术。在中山七院值班时深夜一台宫外孕手术,患者刚进手术室就因不明原因失血心脏骤停。我们一边胸外按压一边紧急开腹止血,我在30秒内完成气管插管和动脉穿刺及升压药推注。监护仪刺耳的报警声中,能清晰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那一刻,麻醉医生就是患者最后一道生命防线。当30分钟后生命趋于稳定,后背的手术衣已完全湿透。这场手术教会我,必须时刻保持好抢救生命的技术手感,再紧急的抢救也不能丢失冷静判断。麻醉科医生的战场是在瞬息万变的监护波形中,更在对"术程平稳"这四个字近乎偏执的追求里。
采访实录3:在医生这个职业群体中,作为麻醉医生有什么特长或者优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智鸿:麻醉医生在外科系统中需要处理患者的内科问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而在内科系统中,又清晰了解患者的解剖结构,比如气道、血管、神经位置等,以便进行精准的麻醉及镇痛操作。我们麻醉医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综合内科和外科的知识来优化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状况。作为全院平台科室,我们还积极推动无痛诊疗和舒适化医疗服务(包括分娩镇痛、无痛胃肠镜等)。
参考资料:
1 麻醉医生的青春与无奈:一场隐秘的职业困境_于社会_角色_生命
2 https://mp.weixin.qq.com/s/Kys63I1t5fQzyk9Pf7oryQ
排版:晓敏
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