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多家媒体2025年3月24日援引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办公室的声明报道说,一名工作人员当天收到一条含有“炸弹威胁”的短信,办公室工作人员被紧急疏散。
这一事件让人不禁关注,菲律宾内部的权力斗争究竟将走向何方?
家族政治一直是菲律宾政坛的显著特征,而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近年来的关系更是复杂。
从2022年总统选举中短暂联盟到如今的分裂,两大家族的权力博弈逐渐浮出水面。
3月24日,莎拉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收到了恐吓信息称有炸弹已安置在副总统办公室。
警方随后对整栋大楼进行排查,未发现爆炸物,但整个事件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者形成心理震慑。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发生时莎拉本人正在海牙,与律师团队商讨针对其父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的国际刑事法院案件应对策略。
这是否是一场政治威胁,目前尚无定论,但外界猜测事件可能与马科斯支持者有关。
炸弹威胁事件并非孤立存在。
就在数日前,杜特尔特支持者在多地举行声援大会以表达对老杜及其阵营的支持。
杜特尔特支持者在菲律宾多地举行声援集会
会议期间,大楼突然停电,导致集会被迫中断。
当地政府声称停电是由于壁虎卡住电网系统引发故障,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民愤。
民众普遍认为,这次突发事件是马科斯阵营试图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声势的手段。
这两起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
权力争斗下的民意反弹与国际介入
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矛盾不仅反映在事件中,也体现在民意支持率的变化上。
这一趋势表明公众对现任总统执政表现的不满正在扩大,尤其在经济问题、政策摇摆与权力斗争方面,马科斯显然未能满足民众期待。
在国内矛盾加剧之际,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访问菲律宾,为这场政治风暴增添了国际因素。
赫格塞思此行有三大核心议题:一是继续怂恿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二是推动超高音速导弹部署计划以及“肩并肩”八国军事演习的准备工作;三是通过地缘政治压力帮助马科斯政府稳固权力。
然而,美国的介入是否能为马科斯政府“镇场子”,仍存在较大疑问。
菲律宾在中美博弈中的处境十分微妙。
一方面,南海问题使其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重要棋子;另一方面,国内政治危机使马科斯政府的稳定性越来越低。
当前局势不仅是两大家族的权力较量,也是一场国家与区域政治的深度博弈。
菲律宾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寻找出路,不仅取决于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也关乎国际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