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一个月内,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AI大模型在旅游场景的应用正密集落地。
2.同程旅行发布“程心AI”升级版,飞猪发布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主力模型能力的“AI旅行助手”。
3.马蜂窝宣布其自研的AI智能应用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首阶段优先应用于已上线发布的“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省市景区三级AI应用生态。
4.AI大模型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有望提升旅游消费推荐精度,规划行程更科学和个性化。
5.然而,AI大模型对导游、行程规划师等职业有较强的替代性,需注意数据安全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一个月内,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AI大模型在旅游场景的应用正密集落地。3月24日,同程旅行发布“程心AI”升级版,从分析推理、产品功能、UI界面、多语种覆盖等方面实现多维度升级。3月初,飞猪发布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主力模型能力的“AI旅行助手”,并在内测后向全量用户开放。2月中旬,马蜂窝宣布其自研的AI智能应用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首阶段优先应用于已上线发布的“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省市景区三级AI应用生态。
随着多个旅游平台推出AI智能体应用,为用户打通“规划+预订”闭环、进一步缩短旅游决策链路渐成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借助DeepSeek模型和思维链推理,智能体能够更精准地勾勒游客画像,分析游客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变化,从而针对性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有助于增加平台的转化率;同时也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调配资源和预测市场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从目前看,AI对于导游、客服、行程规划师等职业有较强的替代性,此外也需要注意AI大模型的广泛接入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
几十秒生成多日游行程,文字语音交互成标配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在提问的响应速度方面,对于某地的知名景点是什么,特产有哪些等诸如此类的简单问答,马蜂窝“AI游贵州”、同程“程心AI”升级版、飞猪“AI旅行助手”基本都能即时响应深度思考,且在10秒内开始生成答案,互相差距不大。
但对于复杂问答,三者在答案生成速度、结果呈现方面展现出一定差异性。以“规划贵州五日游行程”的指令为例,“AI游贵州”从提问到生成答案耗时16秒,“程心AI”“AI旅行助手”则耗时30秒以上。
从答案呈现方式上可以看出,“AI游贵州”从“理解用户需求-寻找相关知识-设计路线-补充细节”的思考逻辑展开:先筛选景点,再根据景点间距自动计算并罗列交通时间,最后生成答案,包含行前需知、详细日程(门票+游览时长+景点亮点)、交通建议几部分。答案末尾推送卡片链接,用户点击可跳转到更具体的日程与景点介绍,但不带预订功能。整体侧重以行程规划为主。
马蜂窝“AI游贵州”。
同程“程心AI”升级版。
飞猪“AI旅行助手”。
实现“行程规划+预订执行”的闭环,是“程心AI”升级版和“AI旅行助手”的共有亮点。南都记者留意到,二者在答案呈现上较为相似,先给出深度思考结果,再生成详细日程、小贴士作为答案,尾部推送相关景点介绍和产品预订页面,用户点击可直接跳转预订。从行程来看,“程心AI”的答案细分到交通、酒店、景点,“AI旅行助手”更突出参观体验和拍摄细节,还会基于答案生成专属的路线地图。
在语言支持方面,目前,三个平台均支持语音输入,“AI游贵州”“程心AI”升级版支持多语言交互。“AI旅行助手”暂以中文交互为主,可识别英文输入,但输出语言仍是中文。同程旅行方面表示,考虑到入境游市场中“旅游信息获取难”这一行业痛点,“程心AI”产品升级过程中将支持语言扩大至英语、法语、日语等9种语言。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面市的各类AI行程规划工具提供的信息并非十全十美。比如有网友就发现,有些景区的特色体验是限时的,实际去的时候已经结束了,行程规划却仍然列出,信息同步滞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还有用户反映部分行程安排过于“特种兵”,景点间交通实际用时超出了规划用时,不得不重新安排等,建议将AI规划仅作为参考,和目的地景点、交通等官方发布的信息做交叉印证。
提升旅游消费推荐精度,规划行程更科学和个性化
目前,在调取渠道上,“AI游贵州”以独立微信小程序形式存在,这是基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马蜂窝旅游合作研发AI智能应用的背景。
南都记者留意到,相比而言,“程心AI”升级版和“AI旅行助手”主要内嵌于各平台自有APP内,作为搜索结果的补充,相当于一种咨询交互入口,通过一对一的问答形式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
旅游平台长期累积的海量旅游数据、文旅知识资源和用户行为偏好,是大模型应用的“学习库”。南都记者从三家平台了解到,不同于传统推荐系统依赖标签匹配,AI大模型能深度理解隐性需求,使得用户不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旅行规划。
例如,当用户进一步设定几人出行、预期几天、预算多少等需求,系统将综合假期人流预测、价格波动趋势及用户历史偏好,动态生成避开拥堵的个性化方案。
飞猪介绍称,基于包含数百万条行程规划数据的路线库,AI能学习不同时间长短的路线安排、地点之间的关联度、游玩顺序等原子信息,并综合考虑用户的体力值、景点游览时长、交通接驳时间等,尽量规避不合理的安排和劳累折腾的“反人类设计”。并且,它能关联用户已有的订单信息和实时位置,更精准地“读懂”用户的喜好。接下来,“AI旅行助手”将与各供应链数据进行更深度的连接,飞猪开发的文旅垂类大模型也已进入密集调试阶段。
同程旅行CMO白志伟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旅游垂类大模型面临需求模糊化、服务长尾化等难题。“程心AI”依托平台数亿用户行为数据及全品类文旅资源完成垂类训练,可以为用户的个性化意图与平台文旅资源创建快捷通道,DeepSeek则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实现高精度答案生成,二者的结合有望突破传统旅行消费推荐精准度的天花板。
“旅行是高成本的精神消费,用户对于旅游攻略、行程质量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它。哪怕是很小的错误,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旅行中的巨大困难或者糟糕体验。”马蜂窝AI项目负责人表示,“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不仅意味着AI能够为游客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答案,也标志着旅游行业从传统算法推荐向可解释、可溯源的智能决策迈出关键一步。”
AI大模型对导游、行程规划师等职业有较强替代性
智能客服问答、行程规划、智能讲解机器人、客流监控管理……如今,AI大模型为文旅行业的赋能加速落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25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业内分析认为,AI在文旅行业的应用潜力巨大,除了借助算法向用户输出知识,化身咨询师、规划师之外,未来还能洞察用户需求、反哺供给侧,成为商家的产品研发专家、客服专家、营销专家。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不仅仅是旅游平台,黄山旅游、中青旅、中旅国际、复星旅文、东呈集团、岭南控股等文旅企业,以及国内多个重点旅游城市都纷纷围绕AI开展部署,接入Deepseek或自主研发大模型,主要应用于面向用户的智能对话、智能导览、行程规划,面向商户景区或政府部门的运营管理、精准营销、AI数字人、元宇宙景区等方面。
例如,2024年4月,黄山AI旅行助手智能体研发上线,AI智能客服通过9个月的不断自主学习,结合语音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多票种一站式智能服务。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超12万人,回复咨询超90万次。2025年3月中旬,黄山旅游(600054)透露,黄山AI旅行助手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交互、场景服务、伴游体验等方面实现升级。
携程曾于2023年3月推出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机器人TripGenie,7月发布了旅游行业首个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2024年又推出基于AI驱动并融合用户搜索数据、真实评价的“旅行热点”和口碑榜。据披露,2024财年,携程聊天机器人TripGenie的流量增长了200%,浏览时长提升100%,总对话量增200%。携程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梁建章提及AI大模型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时认为,“新的AI模型呈现出了巨大潜力,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行程规划,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但AI大模型不会替代OTA,而会作为OTA很好的补充。他们可能会替换传统的搜索引擎作为流量的主要入口点,并为OTA打开新的获客渠道。”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对南都记者指出,旅游场景中,诸如买票、住宿、逛景点等行程规划比较模块化、顺序明确,在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阶段,最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往就有不少专业做智能行程规划的工具推向市场,如今AI的注入,能令这个板块有突破性的进展、取得更好的商业应用。
杨彦锋认为,可预见,借助Deepseek这样的AI工具规划行程会成为各大平台的一个重要的标配,也可能会造成导游、计调(即旅行社内部负责行程安排、业务调度规划的职业)、行程规划师等职业的门槛下降,甚至是此类职业需求减少。目前广泛使用的客服机器人、客服呼叫中心等业务重复性比较高的工种,Deepseek等AI工具也有很大的替代性。
不过,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南都记者强调了旅游行业侧重人际连接的特殊性。“目前,AI大模型在提升旅游行程规划的效率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收效。但整体来说,旅游其实更看重人的体验、人际间服务。比如现在有些酒店基本都支持无人入住,但很多旅客还是习惯人工服务。客服、导游等职业很可能被AI替代很多工作,甚至AI可以完成得更好,但这些职业不会消失,毕竟老人等不习惯使用AI技术的群体还是高度依赖人力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AI大模型在助力企业内部管理上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比如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帮平台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通过实时分析市场供需变化、竞争对手价格和用户行为,帮助平台制定最优定价策略。
周鸣岐提到,对于企业而言,接入AI大模型可以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这会是一大趋势。但大范围使用AI也可能面临一些数据安全风险,比如海量用户信息数据都拿去做AI训练,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障。头部平台使用AI技术、控制核心算法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其垄断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