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Yole Group:ST如何在中国“本土化” ?

图片

意法半导体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雄心,致力于深度本土化,以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那么,这对意法半导体的长期发展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趋势:

  • 本土厂商的巨额资本投入:为了获取核心前道及后道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并建设生产基础设施,中国企业在过去五年中占据了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的 30%数据来源:Yole Group《Wafer Fab Equipment Market Monitor, Q4-2024》 

  • 制造能力持续增长:截至 2024 年,中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已占全球 15%(数据来源:Yole Group《Overview of Semiconductor Foundry Industry 2024》)。目前,国内厂商主要生产较为简单的产品,但在逻辑芯片、存储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 未来 5-10 年,非中国半导体厂商将面临激烈的本土竞争:当前,中国厂商的工艺能力覆盖的半导体器件种类仍较有限,全球市场份额约 5%(数据来源:Yole Group《Overview of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Industry 2025-H1》)。 

  • 政府政策推动国产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各类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在智能手机、汽车、医疗、工业等领域采用更多本土生产的半导体产品。



图片

图片来源:Overview of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Industry, 2025-H1 - Yole Group



面对这一趋势,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正在积极深化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Yole Group 总裁 Jean-Christophe Eloy 与化合物半导体及计算领域分析师团队共同深入解析意法半导体如何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从微控制器(MCU)到碳化硅(SiC)及氮化镓(GaN),意法半导体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在中国市场建立稳固的地位。那么,他们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意法半导体如何在中国“本土化”?
在中国,非中国设备制造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进入或保持在关键中国 OEM 的供应链中。而这些 OEM 的战略是逐渐从中国的 IDM 和无厂半导体公司采购更多设备,这使得本地竞争愈发激烈。那么,针对中国市场,什么样的策略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呢?以下是一些数据示例:2024 年,全球 MCU 市场总收入为 275 亿美元,全球 MCU 出货量为 306 亿颗,其中约 25% 的收入和 33% 的出货量来自中国大陆,这反映了中国强大的电子设备供应链。

图片

Jean-Christophe Eloy

Yole Group 总裁

“意法半导体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强化其在中国的运营,即:在中国成为中国企业。为了理解这一策略,我们需要关注意法半导体近年来达成的几项重要合作协议:与三安光电合作成立 32 亿美元的 SiC 器件合资公司、与华虹半导体合作生产 40nm 汽车 MCU,以及对 GaN 领域领先企业 Innoscience 的战略投资。”


这些布局的意义何在?
意法半导体的这三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且非常创新。半导体行业中没有其他公司在中国推行如此雄心勃勃的战略。那么,这对意法半导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这三大布局均指向同一目标:意法半导体愿意在中国“本土化”,以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并在中国电动汽车及工业市场实现更大增长。

图片

图片来源:Power SiC/Ga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Market Monitor, 2025 Q1 - Yole Group


目前三安光电的合资公司已完成,预计将在2025年底开始生产,我们将看到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同样,华虹半导体的生产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


展望未来:意法半导体在中国能走多远?
Jean-Christophe Eloy 认为,意法半导体通过这三项协议在 SiC/GaN 器件以及汽车应用 MCU 方面的潜在增长非常显著,预计将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对意法半导体的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当前的趋势,Yole Group 预计到 2030 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全球 MCU 收入和出货量分别可能分别增加至 27% 和 40%。

当然,这一战略也伴随着风险。意法半导体通过这些合作无疑加速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历史经验表明,技术与供应链的转移往往会促进本土企业的快速成长。因此,意法半导体需要尽快扩大市场份额,以在中国市场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而从长远来看,意法半导体的中国战略极具创新性,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仍取决于执行速度与市场应对能力。


(完)


4月11日,聚焦“AI+智能硬件”,共探行业新局
华强电子网+芯榜+深科技+亚太芯谷:AI眼镜、DeepSeek、AloT、硬件出海、AI芯片散热等主题。


欢迎参与芯榜50榜单(金榜奖!微信:105887)

芯榜(ID:icrankcn)中国芯片排行榜。芯榜+(ID:icranktech)

欢迎参与芯榜50榜单(金榜奖!微信:105887)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