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人队在交易得到卢卡-东契奇后一度打出连胜势头,但在詹姆斯受伤期间,球队状态受挫。
2.与步行者队的比赛中,詹姆斯在第四节关键时刻完成压哨绝杀,帮助湖人取得胜利。
3.本场比赛中,詹姆斯在防守端表现出色,贡献了13个篮板和7次助攻。
4.除此之外,詹姆斯在进攻端状态欠佳,全场只得13分,但成功帮助队友东契奇找到进攻节奏。
5.尽管面临质疑,詹姆斯依然用事实证明自己,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泰瑞斯-哈利伯顿双手抱头,迷惑的眼神折射出内心的难以置信。球场另一端,40岁零87天的勒布朗-詹姆斯,右手前伸,做出两分算进的手势,一群兴奋的湖人球员簇拥在他身旁,笑着,闹着,庆祝这场来之不易,又无比激动人心的胜利。
来之不易的胜利
说这场胜利来之不易,首先源自双方状况的现实对比。
湖人在交易得到卢卡-东契奇后一度打出近年少有的连胜势头,但3月9日客场与绿军之战成为一个转折点。那场比赛湖人与卫冕冠军鏖战到最后一刻仍遗憾败北,雪上加霜的是,詹姆斯还在终场前拉伤了腹股沟,因此缺席了接下来的连续7场比赛。
在詹姆斯受伤期间,湖人前进势头受挫,7场比赛仅仅收获3胜4负。与此同时,因为伤病引发的阵容试验,在詹姆斯伤愈复出后继续对球队形成干扰,即使詹姆斯复出之后,他们仍然连续惨败于公牛和魔术,遭遇“东皇”时代最大信任危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步行者虽然本赛季开局挣扎,但全明星后随着当家球星哈利伯顿的状态复苏,重新找回去年一路挺进东决的气势。今天之前,他们刚刚收获一波5连胜,过去8战7胜1负,是目前全联盟状态最火热的球队之一。
除此之外,本场比赛的具体过程,也是跌宕起伏。湖人今天调回惯用首发,开局6-0先声夺人,但步行者迅速回应8-0完成反超。经过短暂相持之后,雷迪克摆出“迷之五小”,让湖人一度陷入被动,好在他纠错及时,恢复“全锋线”阵容,通过无限换防遏住对手攻势,加上里夫斯状态火热,湖人第二节单节打出40-22,领先13分进入中场休息。
或许是雷迪克有意试验阵容,下半场到了轮换阶段,他再次摆出古德温、文森特的双矮后场搭配无中锋阵容,结果再次被对手凿穿。第四节开始后,詹姆斯连续砍分奋力将分差重新拉开到两位数,但步行者此时信心已经恢复,一波13-0将双方拉回同一起跑线。
决胜阶段,八村垒背靠背两记三分让湖人形势大好,但也麻痹了他们的神经——两次防守漏勺让内姆哈德和哈利伯顿轻松上进空篮,终场前42.2秒,当哈利伯顿军训东契奇打成2+1,步行者119-118完成比分反超。
此时湖人还手握两个进攻回合,第一次,詹姆斯找到空切的东契奇,后者接球之后面对补防选择将球分给底角的芬尼-史密斯,“电风扇”虚晃之后的攻筐被对手成功防下,好在马瑟林接下来的三分出手也未能命中,这才给了湖人起死回生的机会。
直到此时,詹姆斯仍没想要霸占生杀大权,他在转换中把球交给了弧顶的东契奇,后者一步加速杀进禁区,迎着三个人的前堵后追抛投不中。而就在全场观众——包括步行者助教团——已经准备欢庆胜利时,詹姆斯神兵天降,在终场哨声响起的几乎同时,将球点进篮筐。
随后的慢镜回放显示,红灯在皮球完全离来老詹的指尖之后才亮起,绝杀确定有效。而此时此刻,信心满满的詹姆斯,早已和他的队友们抱成了一团……。
“追梦化”的勒布朗
对于詹姆斯来说,这绝非一场完美的比赛。半个月的伤停,显然让他背上了锈迹,相比受伤之前,他又进一步让出了进攻的主导权,今天的比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加强版的追梦格林。
事实上,打从浓眉换东契奇的交易拍板定案时起,詹姆斯就已经悄然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大转型。
面对交易发生时外界对于两位持球大核能否共存的普遍质疑,詹姆斯很早就想通了应对之策,无论是公开表态支持东契奇,还是打独行侠末节16分杀死比赛后提前退场把舞台留给主角,都是他大将之风的完美体现。
包括球场上的具体角色分配,詹姆斯也主动做出了调整。数据显示:本赛季在东契奇加盟之前,詹姆斯场均触球次数达到85.6次,场均控球时间为5.7分钟。而在东契奇加盟后,他的场均触球次数下降到83.9次,场均触球时间降低到5.1分钟。东契奇加盟前,詹姆斯每次触球控球时长为4秒钟,平均运球3.04次,而在东契奇加盟后,他的每次触球控球时长降到了3.67秒,平均运球2.73次。
也许有人质疑:超巨合体平摊球权,各让一步不是很正常吗?那我们不妨再看看东契奇的数据:
加盟湖人之前,他本赛季的场均触球次数是82次,加盟湖人后增加到了84次;加盟湖人前,他场均控球时间是6.3分钟,加盟湖人后,增加到了6.9分钟。还有就是每次触球的控球时长和运球次数,东契奇加盟湖人之后,也从之前的4.67秒和3.86次,分别提升到了4.9秒和3.87次。
能够证明詹姆斯为适应东契奇主动牺牲的数据还有很多,包括出手选择方面,在东契奇加盟后,他接球出手的占比从16.9%增加到20.7%,相应的,持球干拔出手占比从35.4%降到了28%。简单来说,打了20多年持球大核的他,这一次真的退居人后,干起了辅助。
相比进攻,防守端的蜕变更具战略价值。以往在詹眉时代,尽管也是号称两位超巨,但浓眉终究只是个终结点,詹姆斯在梳理进攻,包括个人得分方面,都压力巨大。加上年龄增长带来的体力下滑,让他没有余力倾注在防守端,因此遭到不少诟病。
现在有了东契奇,詹姆斯组织压力骤减,于是在防守端的能力,重新展现出来。雷迪克曾称赞詹姆斯在40岁的年纪打出了防阵级别的表现,NBA官网的高阶数据也证实,东契奇加盟后,詹姆斯几乎所有防守数据都出现上扬。
今天的比赛,尽管詹姆斯最后一秒完成压哨绝杀,但他全场只得13分,却拼下13个篮板,完成7次助攻。这份“追梦式”数据背后,手感欠佳是事实,但他总共只出手12次,少于里夫斯的16次,更比不了东契奇的21次,也不容忽视。
包括最后的绝杀球,詹姆斯本没想亲自操刀,而是连续两个关键回合,都选择把球传给东契奇。只不过最后发现,还得自己出面解决战斗。
赛后接受采访时,用关键进球挽救球队的詹姆斯,却专门提到了防守。他说,“我知道我能得分,但在我们不断寻找进攻节奏之前,做好防守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赢球,我们必须防守,而这需要从我做起。要打小个阵容,我就必须帮忙保护好篮板,担当防守核心。”
相信他,不会错!
所谓人红是非多,在詹姆斯整个22年的职业生涯里,从不缺少质疑,大多数时候,他都不屑于口舌之快,而是用事实做出还击。
2007年,22岁的詹姆斯初露锋芒,东决第五场面对活塞的铁桶阵狂轰48分,其中第四节和加时赛连得25分的壮举仍是NBA史上最震撼的个人表演。那一年的骑士,除詹姆斯之外仅有大Z进过全明星,阵容中充斥着德鲁-古登、帕夫洛维奇等角色球员,却硬生生被他带进了总决赛。
2010年,詹姆斯“决定”转投热火,引发的舆论海啸,将詹姆斯推向职业生涯首次全面质疑。铺天盖地的“背叛”指责中,他用事实说话,连续四年打进总决赛,两夺总冠军,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帮手,他就可以抵达篮球之巅。
2014年,功成名就的詹姆斯选择重回骑士,将一支乐透球队迅速带回总决赛,尽管遇上了巅峰勇士,却在2016年面对拥有历史最佳战绩的对手,在1-3落后的绝境中完成史诗级逆转,当他高声喊着将冠军奖杯“献给克利夫兰”时,也从此赢回了家乡的尊重。
2018年,完成救赎的詹姆斯选择加盟更有利于家庭的洛杉矶,接下来的赛季,由于腹股沟重伤,湖人无缘季后赛,一时间“过气皇帝”的嘲讽充斥各大媒体版面,而詹姆斯用NBA最年长的助攻王(2019-20赛季场均10.2次助攻刷新生涯新高)作为回应,并且成为以核心身份先后带领三支不同球队夺下总冠军的历史第一人!
时至今日,当40岁的詹姆斯已经达成高山仰止的“411工程”,拿下或许永远没人能够打破的常规赛+季后赛50000分纪录,依然有人说三道四。
今天与步行者之战,当詹姆斯进攻明显不在状态,三节打完还没有任何运动战进球,人们纷纷开始怀疑他连续1282场得分上双(算上今天是1283场)的历史纪录就要终结,可他却在第四节的前两分半钟连续打成4个回合,轻松续写神话。
而到了比赛的最后时刻,当所有人以为四连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他又神奇地出现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完成了职业生涯第8次压哨绝杀。
站在2025年回望,原来那些围绕詹姆斯的质疑,永远是他下一个奇迹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