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记者先后来到西塱站、五凤站探营,了解十号线的建设进展,抢“鲜”打卡新线的主题车站。
广州地铁宣传部温美春介绍,地铁十号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全长19.3公里,共设13座车站、1座车辆段。线路是荔湾、越秀、海珠、天河四大组团中心区的“加密线”,也是外联线,其西端与广佛线、二十二号线衔接,对实现人口向外围城区转移、加强广佛两市地铁衔接、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截至目前,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13座车站中5座已“三权”移交,7座已封顶进行机电施工;13个区间中,12个已贯通并完成机电施工,1个进行土建施工。十号线西塱至广州大道中段的轨行区、广钢新城车辆段已“三权”移交。根据计划,十号线西塱至广州大道中段将在年内建成通车,该段长17.2公里,共设12座车站。
与体育西路站相距数百米的天河路站,由于周边环境敏感复杂、紧邻商业和地下空间,施工受到诸多限制,采用暗挖施工的工效低、工期长。该站仍处于土建阶段,将无法同步开通。记者了解到,由于涉及地铁三号线支线(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段)是否拆解、如何拆解的问题,天河路站即便后续土建完工,何时开通仍是未知数。
在被誉为广州“地铁起点”的西塱站,设计师们也是巧用心思。记者在西塱站看到,作为4线换乘的枢纽,车站整体空间以“纯净白”为主色调,设计从“众人携手”与“树木生长”中提取灵感,天花造型以流畅的菱形模拟枝叶交叠的形态,通过白色金属格栅与木纹饰面的结合,既呼应“向上生长”的活力,又以木质纹理的温润质感柔化现代交通空间的冷峻感。西塱站站厅
目前,西塱站是一号线、广佛线的换乘站,未来该站将接入十号线、二十二号线,分别位于一号线的东西两侧地下。车站在地下二层设置换乘大厅,连通四条线路。随着十号线的开通,换乘大厅将同步启用,取代现在一号线换乘广佛线的通道,缩短换乘时间。

广州地铁介绍,十号线以“宜居广州,多彩生活”为设计主题,展示广州“创新、开放、绿色、活力”的宜业宜居城市风貌。线路共设置3座特色站,分别为广钢新城站的“活力生活”、西塱站的“和谐生活”、东湖站的“休闲生活”。十号线将以往“一站一色”理念提升为“一区一色”的鲜明风格,根据各区段环境底蕴选取主色调:主题色应用在墙面、天花,同时对空间进行了优化提升,运用了丰富的灯光变化,呼应了多彩生活的主题。广州地铁设计院十号线装修总体苏文华告诉记者,十号线标准站点站厅天花的综合管线布置有别于以往中间高两侧低的传统形式,全线标准站首次将管线集中放置公共区中部,获得更高的内部空间,同时释放出2/3的公共区空间,提升了车站的整个空间感受。五凤站站台,内部空间更高
同时,采用“共性+个性”设计手法,共性区域运用天墙一体化设计,释放两侧建筑空间;个性区域中部运用装饰灯具作为引导,强化中部楼扶梯洞口垂直交通核心,在天花设计上,通过三种规格的不锈钢板和两种色彩的变化,与灯具、垂网相结合,实现规律标准又不单一的丰富造型变化。
五凤站站台
3月26日,广州地铁首次将10号线的车站数量表述为13座,较此前的14座减少一座。
10号线平面示意图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10号线要在署前路设站,覆盖东山口商圈,以及周边的学校、医院、写字楼,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该站可进一步建设换乘通道,连接1号线、6号线的东山口站,提升线网通达性。署前路站需要拆卸的房屋分为两片:庙前直街北侧、署前路东侧。两片分别对应不同的建设内容,前者是10号线署前路车站建设范围,后者是署前路站与东山口站换乘通道建设范围。征地补偿方案在2020年9月公开征求民意,社会各界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有市民误以为东山口要连片拆除,在线上线下表达不舍,支持建设的市民则相对安静。其后,广州地铁通报,署前路站缩小拆迁范围,只拆除车站建设范围内的房屋,换乘通道按远期实施思路进行研究,换言之,署前路东侧不拆,但庙前直街北侧仍不得不拆,否则无法建车站。时至今日,庙前直街北侧依然没有动迁的迹象。记者此前了解到,有住户希望通过拆迁改善居住环境,但也有知情者透露:“有业主提出1:1原地回迁,在核心位置有若干户居民要求维持现状。”地上房屋分毫不动,署前路站无法开建。“即便是改为预留远期设站,依然需要在盾构通过前完成拆迁,提供施工场地,预留未来建设车站的条件,才能不影响线路如期开通。”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广州地铁公布的最新进度,10号线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东湖站出发的盾构机,不仅已穿过署前路站到达寺右新马路站,完成隧道掘进任务,而且该段也已完成了机电施工。盾构通过,意味着署前路站建设的时间窗口关闭。如果有朝一日完成拆迁,补建车站,需要破拆隧道“加站”,中断运营长达数年,这将是难以忍受之痛。3月26日,广州地铁首次将10号线车站数量表述为13座,不再提及前期准备的车站,意味着署前路站已确定取消。(注: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