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把减肥说成一件小事,表面看属于战略上举重若轻,而究其本质则纯属避重就轻,只因这是我多年的痛点。我大约是从人生第三个本命年开始发胖的,与之如影随形的是三件事:生活自由安逸,饮食无节制,运动量骤减。此间因果显而易见。
面对恣意增长的体重,我并不甘心,谁不想玉树临风,步履轻盈?尤其当旧年衣裤不再合身,隆起的肚皮将第五粒纽扣频频绷飞,滚到床底,连弯腰去够都变得吃力时,危机感便瞬间达到峰值。于是经过内心挣扎,一次次立志,节食、运动、规划作息……折腾不息,但每一轮都超不过一周,因而收效甚微。
直到2018年,我体重超过八十五公斤,看见镜中矩形的自己渐变为纺锤体,便又到了自我励志之时。我终于下决心砍掉夜宵,规定自己一天只吃两顿:中午起床吃早饭,入夜吃午饭,配合适量运动。
啥运动?饭后百步走。我反复跟自己做心理建设,“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某天突然觉得“饭后床上趴,活到九十八”也很押韵,也不无道理,且并非不能接受的时候,便为如此辛苦才多活区区一年而感到不值,于是我很愉快地与自己和解了。这一时期的我,拍照片时努力吸吸肚子,后期再走心地修一修,总算还能看出点人样,但大效果谈不上,整体仍是浑然一坨。
长期实践告诉我,瘦不下来的根源在于一个懒字,而懒的根源在于缺乏自律。随着体重居高不下,我的血脂血糖也升至创纪录的高水平,直到“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高”的时候,危机感进一步转化为恐惧与焦虑:怎么办?躯壳早晚不堪重负。
这时内子终于看不下去,向我施以重压:“让开点啊,你挡我Wi-Fi了!”言毕自己笑了,却又绷起脸正色道,“再胖下去,我又要给你买加肥裤子了,你看你两条腿中间还有缝隙吗?”我也只能苦笑着自嘲,“古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今有老夫一块腹肌走天涯。”说笑归说笑,内心压力山大,发狠道:不仅要认真动起来,还要多吃蔬菜少吃肉。
内子的理论总是很扎实,不仅向我普及“汤糖躺烫”的危害,还说按我目前体重,选择跑步肯定伤膝盖,游泳才最适合我。我觉得可行,她便给我办了卡。可当她一个月后在游泳馆看到我躺在沙滩椅上刷手机时,又改变了策略:“卡给我用,你骑车吧,也不伤膝盖,还能沿途看风景,每次走不同路线,保证不会枯燥,偶尔还能帮我从超市带点菜回来。”从此我隔天出门骑行,每次一小时,最忙时也能一周两次,每次两小时以上。这项运动让我走遍了平常不去的周边郊区。
东拉西扯讲得这么闹猛,分享经验成果似的,具体效果怎样?瘦了吗?像有强迫症似的频繁上秤,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每次验收的都是失败,我挺佩服自己的心理素质。所以,减肥怎么可能是件小事呢?所幸我至今仍未放弃,仍在持续摸索中。内子一本正经告诉(安慰)我,平台期,覅灰心。我说两年平台期,闻所未闻。不过这次我有数,哪怕再来三年平台期,我也抱定不瘦不休了。愿天下胖子以我为鉴,铁下三年死磕之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