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17

2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问渠人物 | 北大教授姚洋:还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完全替代房地产

AI划重点 · 全文约3673字,阅读需11分钟

1.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表示,尽管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重大,但还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完全替代房地产。

2.他认为,依靠老旧小区改造来推动房地产发展,这个任务更艰巨,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激活资产。

3.为此,姚洋建议扩大工具箱政策,一要全面降息,二要改进“白名单”制度,让银行来决定救企业还是救项目。

4.此外,他呼吁取消中考分流,从小学就开始进行AI等现代技术教育,以培养更多适应AI时代的人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出品 | 凤凰网问渠人物

采访 | 陈婷婷

摄影 | 梁成 清鹏

三月春暖,两会胜利闭幕,2025年以此开局。

随着“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房地产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从过去三十年狂飙突进到近四年深度调整,这座曾贡献GDP近四分之一体量的巨型引擎,迎来系统性重构的关键窗口。

政策工具箱是否会再度扩容?如何平衡“保交楼”专项资金与对“白名单”房企的支持?能否依靠扩大旧改范围来拉动房地产复苏?地方政府收储存在哪些障碍?提振消费还要走多长的路?如何看待灵活就业?

带着这些话题,凤凰网《问渠人物》对话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从经济学家的视角探讨未来趋势。

以下是部分采访实录:

#01「年轻人租房都租到六环外了,房地产还存在大量需求

凤凰网:前不久,您提到的“房地产永远是朝阳产业”这条观点上热搜引发热议,您如何解读这个观点?

姚洋:其实这很简单,只要有人的地方,衣食住行四样最基本的东西,你永远逃不掉。在过去20多年里,房地产发展非常快,那个时代肯定是过去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房地产,不是说房地产就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盖了很多新房,即使新建房屋数量增多,一线和二线城市仍面临房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北京人口2200万,但其实一半都没有北京户口,又有好多人在北京是没有住房的。很多年轻人现在租房已经租到六环以外去了,说明北京还是需要房子。同时,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房屋设施陈旧,不适合现代生活需求。

房地产是一个宽泛的领域,包括新建、改造和维护等各种形式,中国还有大量人口需要改善住房条件,因此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依然充满机遇。

图片

#02「还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完全替代房地产」

凤凰网: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曾高达20%-30%,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会被其他产业替代吗?哪些产业有这种潜力?

姚洋: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被广泛讨论,2021年,在经济信心增强和政府推动下,房地产量价齐升,随后政府决定进行深度调整,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的软着陆。但是这一轮调整过快过猛,这本应该是一个花5~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软着陆的过程。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重大,产业链长,给GDP的贡献估计还在12~15%之间,还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完全替代。

目前来看,尽管汽车产业有潜力,但要超过房地产还需时日。房地产下跌不仅影响销售,更涉及消费需求,如装修、家具等大宗消费。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

#03「依靠老旧小区改造来推动房地产发展,这个任务更艰巨」

凤凰网:在您看来地产行业依然是重要行业,不过这个行业内部也在发生变化。近日住建部提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有观点认为存量改造会替代新房开发成为市场主流。

姚洋: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前我们是靠建新房来推动房地产发展,现在我们要做老旧小区改造,这个任务更艰巨。由于涉及到与房主协商的问题,面临的困难更大。对于原拆原建,虽然北京和杭州已有试点,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此外,引入市场化机制激活资产,这一点越来越重要。目前,有些案例是直接将老旧小区的建筑更新,改为商业区,但是没有商业和运营,失败的也不少。

#04「应扩大工具箱政策,一要全面降息,二要改进“白名单”制度」

凤凰网:稳楼市仍然是2025年的主旋律,您认为政策工具箱中还有哪些关键手段有待激活?

姚洋:降息,今年要全面降息。

过去降息叫结构性降息,这次是一个全面的降息,包括存款利息都要降,这样给贷款利息下降留出空间,让购房者节省按揭还款成本,这是一个工具。

另一个在供给端,拉长白名单,合格的项目应收尽收。其实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点,合格的项目为什么没有收进白名单?应该让所有的合格项目都自动进入白名单,显然他们政策工具没有充分用起来。

当前的白名单制度还存在缺陷,建议改进为根据企业做白名单,以更好地管理贷款项目。

图片

#05「应该让银行决定是救企业还是救项目」

凤凰网:刚才提到根据企业做白名单,是不是意味着救项目同时也要救企业?

姚洋:不是简单说救企业,而是应该让银行去决定。银行认为哪些企业是值得放贷的,那就应该常态化管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4.4万亿地方专项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通过政府下场收购房屋来处理剩余房产,但存在操作问题。地方政府因面临房价“止跌回稳”和还债压力,可能不愿意参与,而且担心亏损。国有企业也因商业性质及还款压力可能不愿意贷款收购。因此,建议顶层直接介入并利用专项债资金收购房屋,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06「如果国家队直接入场,可能今年下半年房市就回来了」

凤凰网:能否预测一下本轮调整还会持续多久?

姚洋:没法预测,未来走向需要看国家政策。

如果国家队直接下场,比如股市就是这么干的,国家队的存在可以稳住房价,可能今年下半年房市就回来了。

#07「网红带货之所以便宜,是因为生产过剩了,一折卖掉也好过烂手里」

凤凰网:除了房子这一居民大宗消费外,居民消费整体又有什么新变化?

姚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消费,尤其对大宗商品的购买态度冷静。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大家收入增长的预期改变了,另一方面也跟生产过剩有关。一些公司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生产大量难以销售的商品,这些商品往往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给网红和带货公司提供了折扣机会,有些网红拿到的折扣甚至低到一折。这么做,厂商肯定是亏本的,但是他不卖就烂在手里,那更亏,卖了至少还能回本10%对吧?这些产品拿到线上卖,给消费者的折扣比如三折,还能赚20%的差价。生产厂商内卷式竞争导致了生产的过度。

对于提振消费,我认为刺激消费不如直接发钱,人们不会因为要拿补贴才去换冰箱,只会因为家里的冰箱确实坏掉了,才去买新的冰箱。

直接发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发电子货币或是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此举可以有效引导消费者消费,还方便管理。

希望今年的消费刺激计划不再局限于指定产品,而是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图片

#08「如果中国经济不好,全世界都得喝西北风」

凤凰网:您怎么看中国经济的未来?为什么?

姚洋: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是非常好的。如果中国经济不好,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就只好喝西北风了。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经济太好了,过好了,我们去年的贸易盈余接近1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如果它是一个单独的国家,能排进GDP的前20,所以我们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提振国内的需求,关键是房间里的“两头大象”,房地产和地方政府。

这是一个短期问题,改革并非解决之道,应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建议。

#09「年轻人都想开了,买房不是唯一选项 」

凤凰网:房价越高租售比越低,现在房价降下来了,租售比开始上升。您现在建议年轻人买房吗?

姚洋:过去建议年轻人别买房,年轻人就租房,我还被拍砖。现在发现年轻人都想开了,他们都在租房,不愿意背上这么沉重的包袱。现在租房又很便宜,而且想住哪就住哪,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

我不相信说因为房地产稳住了,老百姓又开始疯狂买房,房价又冲到天上去了,恐怕不太可能。加上还有国家队在平抑房价,这个事是不会发生的。

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现在调整已经超调了,新房每年销售10亿到12亿平米,加上老旧小区改造,这些都加上现在已经跌到了9亿平米,超调了。

如果房地产能够稳定,说不定还有几年的增长,每年有个5%左右的增长,那就很健康了。到2030年之后,会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

#10「DeepSeek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捅破了美国的人工智能泡沫」

凤凰网:您如何看待DeepSeek带动的热潮?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与国内需求产生冲突,比如影响劳动力规模等?

姚洋:DeepSeek的出现,与其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可以达到第一阵营,不如说DeepSeek捅破了美国的人工智能泡沫。

这个泡沫戳开之后,它把人工智能的芯片泡沫也给戳灭了,最近美国科技“七姊妹”股价暴跌,这就是连带效应。

当然这也显示了中国的力量,对于我们恢复自信作用非常大,再加上《哪咤2》,现在票房冲200亿去了,这对普通大众增强信心作用非常大。

从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新技术出现,都会担心淘汰一部分行业和劳动力。但其实事后看也是对的,火车一开,你看大运河的航运没了,那些船工可不是失业了吗?但最终还是得造火车、修铁道对吧?

现在很多反对人工智能的人,说我们就业不行了,还有一大堆伦理问题等等。抱怨是没有意义的,你只能积极地应对,学会去使用,说不定还能赚更多的钱,用了AI之后,文案写得更漂亮,还能制图做小视频,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更多机遇。

图片

#11「中国灵活就业有2亿人,灵活就业不等于打零工」

凤凰网:有人说,随着互联网兴起,传统的职业路径正在被颠覆,“不是非要有份正经工作”的时代来临,您怎么看?

姚洋:人工智能时代下,传统的求职观念被打破,灵活就业的形式如自由职业者、自我雇佣者等成为趋势。

我们灵活就业的人数有2亿,而且这2亿人的就业质量越来越高,比如还有相关公司为灵活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年销售额相当可观。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而非仅仅为了生计而工作。

我们应该看到灵活就业多元化的积极方面,而不仅仅悲观地看待零工经济。

#12「建议取消中考分流,小学就应该开始AI教育」

凤凰网:您多年来一直呼吁教育改革,取消中考分流。传统教育与AI时代的人才需求是否匹配?有哪些改革建议?

姚洋:当前的职高教育是完全不能跟 AI时代匹配的,我们去看职高在教什么,可以说落后了至少10年。

未来恐怕不能再叫职业教育,而是叫技术教育。建议从小学就开始进行AI等现代技术教育,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新技术有所接触。

我一直呼吁应尽早进行教育改革,取消中考分流。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天赋。如果能避免中考分流,让他们在高中毕业后自主选择学校,可能会有更多奇才得到发展,比如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就是很好的例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风财讯”视频号)

来源: 风财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