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革命性:不足600元,变态560mW输出,能推好森海HD800S的手机小尾巴

谈下飞傲去年秋季推出的新品“手机小尾巴”KA15。它是2023年KA5的替代者,初上市售价699元,如今价格在600元内浮动,非常诱惑。

厂商企划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功能设计最为创新,兼容性也最为稳定的“趣听小尾巴”,给人以好用、好玩和好听的三好印象。

我初听它时,觉得它声音好“正”,有种“巍峨感”。后来就忙的不行,只偶尔听,但每次听都觉得很不错。直到最近几日才完全抽出时间全方位折腾它,发现它确实牛。不论输出功率,还是功耗优化,亦或是音色都令我叹服。考虑到比初上市时价格优惠许多,在此不得不“提前推荐”。

和竞品不同,KA15更重视“专业性”。如支持十段专业级高精度PEQ (参数均衡器),且该PEQ不论手机APP,还是PC网页端均能编辑。借助它,你可以补偿耳机频响曲线的缺陷,亦或是调出自己喜好的任何一种声音风格。又比如屏显示方面的专业性乐趣,具体是配备有仪表级检测芯片,可智能实时精确显示当前功耗情况。

此外,KA15还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支持CTIA美标耳机的线控和通话功能。

(文末是基于对比的各种折腾和听感心得)

图片

新品的外形和UI设计都比较时髦,在性能和功能方面也都比KA5优秀不少。

厂商商品页对它有大片细致的描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下。

图片

硕大的飞傲logo彰显了自信和时尚感。

图片

目前在便携解码耳放屏显效果上大做文章的,好像就飞傲一家。

KA15采用了一枚0.96 英寸LCD彩屏,并参考了曾经风靡一时的磁带作为UI设计。当音乐播放时,转轮滚动,暂停时停止,着会有种心灵上的慰藉。我觉得对广大70、80后(我)来说,这个界面会很拉好感。

滚轮下方是实时电压、电流检测,我是头次见这东西,觉得还挺好玩的。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通过它,再配合一些科普文章,摸索“小尾巴”产品在功耗方面的情况。

图片

说到功耗,厂商表示,相较于前代KA5,KA15在暂停播放时的功耗降低了约80%,深度休眠时的功耗降低了约93%。也就是说,新品可以大大降低用户在“没听歌也没拔小尾巴”时的手机电量消耗。对临睡前喜欢听一会歌的人来说,它会让你睡个好觉。

图片

侧面按钮设计的很有匠心,有些不可思议。顶部的台机模式开关,在开启后,超出500mW的输出功率会让人爽到飞起。而这等威力,甚至是很多千元级小尾巴也没有的。彩色按钮负责播放暂停以及进入模式菜单等。中间按两个按键有两套操作模式,如下:

A模式:

单击+键:音量加1级;

单击-键:音量减1级;

长按+键2s:切歌至上一曲;

长按-键2s:切歌至下一曲

B模式:

单击+键:切歌至上一曲;

单击-键:切歌至下一曲;

长按+键:音量连续加;

长按-键:音量连续减

——

以下是硬件配置

DAC芯片:双CS43198(Cirrus Logic旗舰级

运放芯片:双SGM8262

输出功率:单端:180mW+180mW(32Ω)平衡:560mW+560mW(32Ω)

音频性能

解码规格:PCM 768kHz/32bit、DSD256

信噪比:≥123dB(A计权,32Ω)

THD+N:<0.0004%(-4dB,32Ω)

底噪:单端:1.7μV(A计权)平衡:3.2μV(A计权)

物理规格

尺寸:52×25×11mm

重量:裸机约21g

接口:Type-C输入 / 3.5mm单端+4.4mm平衡输出

颜色:午夜黑、晨曦银

小结,KA15声底够干净,输出电流够大,适合驱动各类高阻耳机,尤其平衡输出更具音响性。

图片

整体尺寸不错,算是比较小巧的,绝不肥大。

图片

底部有数据线接口,和出于便携时尚角度而设计的挂绳孔。

忽然察觉到飞傲在KA15的设计上,有挺多索尼的影子。

图片

发热控制:

和一些很超轻量HIFI级小尾巴不同,较大体积的KA15即便开启台机模式,使用4.4口听音,也不会在几分钟内就有发热感。数十分钟后的最高温度通常是在40摄氏度左右,总体比较理想。

图片

声音特征:中性、润泽。

极低频到极高频都颇具声音感染力,五个细分频段给人中正均衡感。

音色不干、不暗、不乏味。声场打得很开,尤其纵深感很不错。好听。

“台机模式”下,能明显挖掘出高档耳机在频宽、声场和动态上的潜力。会有明显的音质振奋感。

单端和平衡口的音色和素质都非常不错,但听久了,感觉单端还是不如平衡口更具震慑力,与个别耳机搭配时,还会觉得这单端口略微闷了点。但若不较真的话,我觉得仍是高水平。

事实上,我手上一些定位较高的手机小尾巴,但凡有俩耳机孔的,基本都存在单端不如平衡口调音扎实的情况,但这个“不如”表现的却也各有千秋。有的是动态明显不好,有的是音色有一点“噪”,显得不顺滑,还有的是“素质”和入门级小尾巴没明显差别。若横向对比的话,飞傲KA15算是其中做得比较好的了。

平衡口这块,KA15的平衡性、音色中正感和通透感都非常不错,尤其台机模式下,那种立体感和结像的扎实度都极具信服力。

图片

那么它值这个价么?或是说素质、音色到底好在哪?这些还是需要通过对比,才可以更明确的感知。

先谈飞傲KA15的3.5mm耳机孔。

图片

对比天使吉米星门2(新品型号),前端IPHONE 16 PLUS:

如果搭配入门级的好推的有线耳机,听一些常规编曲的流行音乐,那这俩的差异并不会多明显,我只是偶尔会察觉KA15的音色更润厚一点,星门2相对偏亮一点。另外,随着音量的不断增加,两者的响度表现也没多少差距。

如果搭配潜力大些的中、高档耳机,如索尼头戴监听MDR-MV1,那么两者的音色差异和素质差距就比较明显了。具体体现在KA15可以让MV1发出更为深邃的低音和更加凝聚的线条,整体有着更好一些的音响级感染力。相对的,星门2就略显单薄和平面了点,极低频的表现力也相对略逊一筹。

花絮:与很多年前的国内动铁耳机经典型号自然声NS2(作曲家)搭配,音量需开到至少7成才会有澎湃有力的效果,不算很理想;与早已停产的VSONIC GR07 CLASSIC搭配,6成左右即可饱满有力,整体感受算是不错;与森海塞尔IE200搭配,全频舒展,宽广,有力,推动效果很满意;与TWISTURA SIGMA搭配,人声有些过亮,不够好听,但推动效果是很不错的。

与音特美ER3SE搭配,乐感相对上述几个不算好,响度还行;与天使吉米BUNNY搭配,推得非常好,也很悦耳,除了潜力有限,其余难以挑剔。

图片

与索尼MDR-SA5000(头戴耳机)搭配,出乎预料的好,切低频下潜很不错。众所周知,这耳机强于“分离度”和“高频泛音”,唯独人声略单薄,且下潜也不太到位,但在KA15的驱动下,它的缺憾却得以改善,整体暖意提升,响度也没问题,完全称得上是好听和耐听。建议持有此型号耳机的老烧友试下。

结语,KA15的3.5口的推力已经非常充沛,按说只要是这两年热卖的那些有线小耳机,它都能推得非常好,但也不排除一些灵敏度和频响特性结合的比较特别的型号,可能会有声音不够舒展的情况发生。

若想彻底发挥它的威力,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连电脑使用,此时它的3.5口会因电流的充分进入而完全爆发,尽显大动态音乐作品振奋人心的魅力。(ER3SE此时会有远超以手机为前端的饱满度,从低音到高音都非常参考级)


然后是KA15的4.4mm平衡耳机孔。

对比IBASSO DC04(停产多年的经典):

DC04只有一个4.4孔,在“手机小尾巴”中是很罕见的设计,音质非同小可,是我当年推荐的最适合IER-Z1R的最便宜前端。

数年过去,把它再翻出来对比飞傲KA15,同样是接IER-Z1R,DC04竟然显得“肉”了,耳朵感受最明显的泛中频区间因“过于偏软”而显得不够清晰和欠缺朝气,反观KA15,同一首音乐下,它的推力、动态和解析都明显处于更高的档次,领先幅度也可谓巨大。

对比飞傲KA5(2023年的型号):

KA15的声音是那种略显保守的音色,外加很强的凝聚力。发布初期因性价比和声价比皆出众,获得了不少好评。但如今,KA15却几乎全方位的超越了它。调音层面,不论单端,还是平衡口,它的动态和声场都明显胜出,听着更澎湃,常有“豪迈俊朗”的声音气质。

对比ONIX ALPHA(2024年型号):

ALPHA的三频分布比较特殊,像是带有某种染色。它气韵庞大,低频汹涌,还有略显纤细的高音,适合追求某种金字塔型乐感的烧友。相对而言,KA15就明显中正,且因硬素质到位,整体听感也告别了前作KA5的轻微“保守”和“拘谨”,尽显豁达和开阔。

花絮:KA15搭配水月雨KADENZ,音量三成就很响了,真是惊人。听感上,韵味浓郁,动态强劲,爽感足,无奈这耳机高音太保守,显得中频有一点淤堵;搭配索尼MDR-MV1(达音科升级线),低频因声场的扩大而有了清晰度的提升,全频都悦耳,相比3.5口下的它,此时是真正有了“高解析度”的意思,我很喜欢。

额外一提,我一直很重视音频设备的“单端”模式,但MV1的单端,我是一直没有太大好感,不过,这次的KA15平衡口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这只耳机的认知。所以,如果你有MV1,且觉得它下盘闷糊,那是可以考虑买个KA15体验下它的平衡口解析。

图片

与森海塞尔HD800S(4.4插头)搭配,在台机模式下,其饱满度、声场以及动态响应都很不错,响度也足够,没想到音量开到6或7成就有大声量了。缺憾就是人声乏味。后来我把前端换成电脑,发现这耳机的潜力又有被进一步的挖掘,能明显感到规模感和厚实度的进一步增强,真的是很沉浸。

出于好奇,我拿ALPHA又对比了下,同样是连接HD800S,ALPHA响度特征比较接近KA15,整体音色相对偏暗,低频偏多,中高频不太明朗,动态相对逊色。它将HD800S这个均衡型的高解析耳机推出了一种略带黄昏感的味道,电子或古典尤其不合适。从HIFI角度来说,我认为KA15是明显胜出,其声场的纵深和高度,以及挺拔豪迈的气势都非常适合“泛科学HIFI”类的耳机。

图片

关于滤波、参数均衡器和音效玩法:

KA15支持FiiO Control APP控制,但仅限于安卓系统设备,我试了下在苹果手机安装这个APP,发现是找不到KA15。安卓手机确实没问题,连接数据线即可自动识别并快速进入功能界面。然后你可以在这里调节EQ、滤波器等各种音频相关设置。

一、滤波器

图片

滤波器是芯片原厂自带的一些效果,对声音的调整较为细微,以下是不同滤波器的听感说明,这里我就直接摘抄吧。KA15有些地方需要看说明书的,厂商很细心,

1.短延迟陡降:中性,中等混响,声音更加厚实,偏中频,厚暖,适合人声和节奏较慢的音乐。 

2.陡降相位补偿滤波器:中性,微量混响,还原为自然的声音,音色中性,自然,急凑感强烈快速的音乐。

3.短延迟缓降:中性,少量混响,声音更加温暖,偏中频,声场大,适合交响乐等大编制。 

4.缓降相位补偿滤波器:锐利,少量混响,还原为原始的声音,音色中性,细节好,偏监听风格。

5.非过采样滤波器:NOS滤波器模式的特点是采样率与信号频率相等,即不对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

二、参数均衡器和音效调节

每一种预设音效的音质都很好,有些出乎预料,但是在音效切换和PEQ微调的过程中,手机端的APP并不那么“智能好用”,甚至偶尔还会有一些爆音或是某种耳机振膜轰鸣的情况,很无语。

总之,这套基于专业性的调音玩法有着很不错的最终音质效果,但在操控过程中的稳定性确实不佳,厂商有必要继续优化。

最后,KA15的设计较为精密,功能也比较多,建议买到手的哥们先看下官方网站对它的使用说明,这很有必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