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24

2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揭开罕见病——ANCA相关性肾炎的面纱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63字,阅读需4分钟

1.安然相关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

2.由于血管分布全身,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受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

3.早期识别诊断及综合评估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至关重要,需完善血、尿、大便常规,ANCA滴度检测等相关检查。

4.安然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包括初始治疗和维持缓解治疗,旨在尽快控制炎症和保护肾功能。

5.患者的预后与治疗依从性、定期随访和避免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苏州市立医院肾内科 王悦至 靳政玺 黎曼

截至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的《罕见病目录》中共包括207种罕见病,旨在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罕见病患者正在承受着身心与经济上的双重煎熬,其中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常常因肾脏受累就诊于肾内科,近年来该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今天我们来走近ANCA相关性肾炎,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ANCA?

ANCA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存在于患者血液中会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的抗体,参与介导全身小血管坏死性炎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ANCA滴度,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辅助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需要注意的是,ANCA阴性并不能排除ANCA相关性血管炎。由于血管分布全身,因而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常见的症状包括低热、乏力、体重减轻、关节肌肉疼痛等,如累及肾脏、肺部、胃肠道、神经系统、五官等,可出现明显症状,甚至犹如火山爆发般迅速进展成急性器官衰竭,是具有破坏性和潜在致命风险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之一。

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复杂,免疫失衡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小血管壁炎症,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均可加重已有的免疫紊乱导致发病。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丙硫氧嘧啶、肼屈嗪、卡比马唑、左旋咪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也可诱发疾病。

什么是ANCA相关性肾炎?

由于肾脏血运丰富,因此容易受到该病累及。当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血尿、泡沫尿、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无尿、恶性高血压、肾功能快速进展,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等。同时大多数患者存在血管炎的其他全身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皮疹、指端溃疡、眼葡萄膜炎、中耳炎、鼻炎、声嘶、喘鸣、咯血、咳嗽、呼吸困难、手足麻木、抽搐、意识障碍、心绞痛、腹痛、便血等。可见,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需仔细观察、全面检查。

需要完善哪些检查?

对于血管炎患者,早期识别诊断及综合评估尤为关键。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误诊。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尿、大便常规,ANCA滴度检测、体液免疫、抗核抗体谱、肾功能检查、影像学尤其是肺部CT检查等。对于存在活动性血尿或进行性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建议完善肾活检穿刺,肾脏病理主要表现为坏死性新月体肾炎,很少或几乎没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病理学依据是诊断ANCA相关性肾炎的金标准。同时,肾脏病理也是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应加强免疫治疗,如慢性化病变突出,则提示预后不佳,强力的免疫治疗可能带来的获益有限,需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的获益及风险。

如何治疗ANCA相关性肾炎?

ANCA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包括2个阶段,即初始治疗和维持缓解治疗。初始治疗重在尽快控制炎症,维持缓解治疗重在防止复发,保护肾功能。其中糖皮质激素因其快速强大的抗炎作用,使用广泛。糖皮质激素在早期应用后应快速减量,减少药物相关损害,同时根据器官损伤严重程度,联合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对于存在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如需要透析或血肌酐迅速升高、弥漫性肺泡出血且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快速清除致病性ANCA。

ANCA相关性肾炎的预后如何?

不能根治、容易复发是ANCA相关性肾炎面临的挑战,未经积极治疗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使75%患者达到缓解,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需要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切勿随意停药或减药。治疗过程中还需保证充分休息,每日监测体温、血压、尿量及体重,避免感染,关注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校对 陶善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