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1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未售先火的Chanel新面料改写流量规则

前段时间结束的四大时装周不缺热点,比如一些大牌设计师更替首秀,但在国内社交媒体讨论度最高的是Chanel的一块面料。
Chanel2025秋冬发布因为新旧创意总监交替的尴尬时期仅仅是团队作品,大牌惯例,团队作品一定很安全、漂亮,但不会有任何突破性的风格化设计,所以火的并不是这场秀,而仅仅是单一look,甚至可以精确到面料。
图片
时至今日,Chanel这场秀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在小红书搜索Chanel的名字,关于这款面料的讨论排序依旧非常靠前,其中有大量业内人士,大家争相探讨Chanel这款服装从牛仔渐变到透明面料到底用的什么工艺。
图片
说法不一,基本集中于烧花、植绒、印染,看客们甚至能在评论区吵起来。很快,就有诸多面料商宣称有Chanel同款面料,这类笔记也相当受关注,评论区几十甚至上百的留言咨询如何购买以及是否可以寄样的不在少数。
事实上,这次Chanel发布的新款中,一共有3款采用了类似面料,另外两款是黑色。
图片
图片
应该是由于整体黑色,导致不同面料拼接的效果不如牛仔与白色透明面料那般明显,所以这两款的曝光度降低很多。
图片
图片
从细节图来看,牛仔与“雪纺”质地的区别非常明显,个人看法是不太可能单独靠印出这个效果,即便加入水洗也有难度,具体是什么,感觉大家都在等Chanel揭晓最终答案,估计相关新款信息出来,又能赚一波流量。
其实,不同面料的渐变拼接效果以前就有,并且有好几种方式可以实现,最早出现于Alexander Wang 2011秋冬发布,彼时他还是国际时尚业备受期待的年轻设计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清晰记得当年在网上看到这场秀的图片时极为惊讶,Alexander Wa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这个工艺,他说:“从厚实的安哥拉毛手工编织到缎子的神奇变化,这是你在T上从未见过的特殊效果,来自意大利新合作的工厂。”
图片
后来没多久国内就有品牌开始采用这类工艺了,在今天来看已经不算稀奇。
之后,国外有更多品牌尝试不同面料的渐变拼接,而效果以及涉及的工艺也越来越多。Yohji Yamamoto 2016秋冬系列推出了皮革与呢料的渐变拼接。
图片
图片
向来将工艺看作是创意表达的Loewe,在2017秋冬系列中采用了三种不同面料的渐变拼接,我感觉方式类似Alexander Wang。
图片
去年,LOEWE在上海很火的“匠艺天地”展还展出了这款。(当时写过《火出圈的LOEWE上海展刺破了时尚营销的惯例》)
图片
之后在LOEWE2018春夏系列,再一次出现了不同面料的渐变拼接。
图片
图片
LOEWE2024春夏系列中将牛仔与皮革的渐变拼接做到男装的上衣和裤子。
图片
图片
该品牌正在销售的新款中,也包含一款一看就很贵的皮革大衣,看起来是牛皮与鸵鸟皮的拼接,但这款并非真正的两款面料,应该是牛皮进行色彩上的渐变处理之后,再压出驼鸟纹。不得不说,创造力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这可比印个logo有意思太多了。
图片
有一个品牌比LOEWE在这方面玩得更花,它就是Diesel。以我孱弱的面料知识来看Diesel,简直叹为观止。
Diesel在处理渐变的时候,烧花、提花工艺用得很多,这在外媒对该品牌的报道中也提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Diesel2023春夏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下近几年Diesel一些标志性渐变拼接的处理手法,2023秋冬还是烧花为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iesel2023秋冬
2024春夏的款式层次感更多了。
图片
Diesel2024春夏
刚刚发布的Diesel2025秋冬系列工艺似乎又升级了,应该是新的方式,其中PVC(疑似)面料与粗花呢的渐变拼接相当精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iesel2025秋冬
国内有位设计师也非常喜欢做不同面料的渐变拼接,他叫王晨光,刚刚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的作品中就包含类似Chanel新款的面料,不过他几个月前就已经做了,至于是不是完全同款面料,暂时无法确定。
图片
我在后台随手拍的,凑活看
2020年的时候,他就在小红书发过自己做渐变面料的工艺过程,看的人很多,有烧花有拉毛,还有刺绣等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他大多是自己实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自王晨光小红书
Chanel因为一块面料在中国的社媒引发了如此大的流量,而且是自然流量,估计品牌方也没想到,从面料出圈到传播规则都算得上标志性事件,可以从中读出好几层意思。
1.流量规则确实在发生改变,以往更容易被讨论的是离经叛道,是天马行空,是离谱,是怪奇,但是现在,一件工艺突出的衣服居然也可以被大肆传播,可以将此看作是大众社媒不再是审美猎奇的专属。
2.Chanel三个款用了类似的工艺,但是只火了这一件,这件除了视觉上工艺更明显,更重要的是款式更符合大众审美。对渐变工艺探讨得最多的是Diesel,但是它并没有获得如此广泛的讨论,很大一个原因还是在于Diesel的视觉效果离大流量的审美基础有偏差,大众偏好依旧在一个相对稳定又稍有惊喜的范畴。此刻,我需要再次引用贡布里希说过的一句话:“审美经验的一个最基本事实,即愉悦在于乏味和杂乱之间。单调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则会使我们的知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它的欣赏。”
当然,我们设计衣服不是为了流量,只是以此作为探讨的依据之一。
3.将创造力融入工艺和面料,会是时尚消费接下来的重点,也真心希望我的同行们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做属于自己的开发,而不是跟着国际大牌已经验证过的路子走。另外,靠一条腿走路的好日子早就过了,什么渠道为王,什么内容为王,没戏。时尚行业的本质是创造力+服务,靠其他那些只能在风口上飞,过了风口自然要倒。
共勉。

一些零碎的对设计的记录会发在小红书同名号,欢迎关注。


文刀米


20年的时尚业工作经验,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多年来与头部品牌、新生代品牌以及权威机构有合作,熟悉传播规则,信奉以设计、工艺为导向的产品为核心、数据与史论为辅助的分析逻辑,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

业务板块:
1. 品牌塑造:品牌重塑、创始人故事等
2. 时尚讲座:定制课程+经典课程
3. 时尚咨询:行业洞察分析、商品企划等
4. 策划展出:策展,艺术家跨界合作,艺术设计落地指导


还可以看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