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 山西沁县3800亩沁州黄拉开春播序幕

春回大地,科技“焕”新。在山西长治市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旋耕机进行着碎土平地,播种机随即进场作业,取土、覆膜、播种、铺埋一气呵成,田间地头洋溢着勃勃生机,一幅“春耕”画卷徐徐展开。据了解,沁县有7个乡镇采用早春播沁州黄谷子种植模式播种,种植面积达3800亩。

图片

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沁县融媒供图)

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正在进行的早春播谷子作业,是专门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旱作农业新技术,于上年立冬后土壤封冻前或来年早春刚解冻时播种,不仅能大幅延长播种期,还能有效利用土地化冻时的墒情,保证出苗率,起到防春旱、增产的作用。

这一作业的核心就是水分的利用,把秋天的雨水冬天保存起来在春天来使用。由于每年3月中旬到4月初这段时间处于干旱的季节,随着耕地水分的散失,土壤变干,面临着难播种的问题,而现在播种则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如今,正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沁州黄产业赋能,让国米“沁州黄”这个“金”字招牌不断“焕”新出彩。

近年来,在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指导下,沁州黄镇连续三年进行了早春播谷子种植,解决了谷子春夏连旱难播种难出苗问题,并能有效接纳和利用春夏季的降水,维护谷苗在春夏干旱季节的正常需水要求,使得生长出来的小米具有色泽蜡黄、圆润饱满、富含油质等独特品质。

图片

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正在进行的早春播谷子作业(沁县融媒供图)

“早春播谷子在我们村种植已经三年,帮我们解决了难逮苗、卡脖旱等问题,它比传统种植的谷子早20天左右收获,正好能赶上中秋节前后上市,小米能卖出好价格,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今年,村民们种植沁州黄谷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其中早春谷子530亩。”南凹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峰高兴地介绍说。

贾玉峰说,今年老百姓播种早春谷子的积极性特别高,早春谷子前两年都是村集体种植,老百姓看到了早春播谷子的收益不错,今年仅农户就种了400亩。

如今的沁州黄镇南凹村,依托“沁州黄”的核心产区地理优势,坚持“扩产量、提品质、创品牌、增效能”工作思路,倾心做好“米”文章,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是自成立南哇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来,从集体先行先试种植200亩有机谷子,发展到现在集体+个人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有机谷子,并且把以往每斤四元的谷子价格提升到六元,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并在农忙时节,解决40余个村民在公司打工,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村民们平均每年增加收入约3000元。

图片

今年,村民们种植沁州黄谷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其中早春谷子530亩(沁县融媒供图)

沁县大胆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从早春播谷三年前开始试种、村民持观望态度,到如今村民采用新种植模式的积极性大增,这不仅是种植模式的改变,而且还是依靠科技种田的观念在村民心中扎根发芽。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以科技之力让沁县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用“智慧”浇灌沃土,沁县广袤的田野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李玉娥 王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