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 杨涵
《善意的竞争》剧照
高中食堂里,响起塑料袋摩擦和药物糖衣碰撞的声音,几乎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小包药吞下去,像吃保健品一样寻常。这是近期打破豆瓣历史最高热度值的韩剧《善意的竞争》中的场景。剧里的悬疑部分以一桩命案秘密为主线,另一条贯穿全剧的暗线则是出现在片名中的“竞争”。
“聪明药”的疑问
剧里,首尔一所重点高中里的学生们,纷纷瞄准顶尖院校的高分专业。某种意义上,激烈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对身体的改造——有人通过手术在身体里植入节育器,以避免经期影响考试成绩;也有人左手静脉输液,右手拼命做题;更常见的情况则是,服用药物以提高专注度,从而改善成绩。如剧中台词所说:“在江南,几乎找不到不用吃药的学生。”
剧集完结后,小红书、豆瓣上对剧的讨论仍在延续,其中一个热度颇高的话题是:他们吃的是什么药?真的能提高高考成绩吗?
《善意的竞争》剧照
从女主角禹瑟琪(郑秀彬 饰)为了开药走遍医院,被医生要求做ADHD(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检测的情节来看,她服用的是被称为“聪明药”的专注达。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人服用“聪明药”,并不会变得更“聪明”,更不会直接带来学习成绩的提高。服用者感受到的药效,只是一种“安慰剂”效应——激励你更有信心、有干劲地完成学业和工作。《善意的竞争》中,禹瑟琪在服用了刘在伊(李惠利 饰)提供的药物后,复习得格外用功。剧末,刘在伊告诉禹瑟琪,那些药片其实只是维生素而已。
“自我开发”的挤压
在剧中的顶尖女子高中里,高三学生报补习班、服用药物已是标配,为了不落人后,学生们还会极力缩短睡眠时间。剧作背后,是韩国真实的严酷教育体系。韩国EBS台(Educational Broadcasting System)纪录片曾揭示,韩国高考生之间存在“四当五落”的说法——每天睡4个小时可以考上大学,多睡1个小时就可能落榜。另据韩国教育部发布的信息称,韩国私人辅导已形成庞大产业,助长了人们对教育的痴迷,超过七成的学生参加过不同形式的课外辅导。
YouTube上,许多韩国学习博主以极致的时间管理著称,通宵学习后仍能兼顾外貌管理。关于韩国人不睡觉、“血液里流淌着冰美式”的都市传说,“三抛世代”(放弃恋爱、结婚、生育)、“六无世代”(无法拥有工作、收入、房子、结婚、后代甚至希望)等新名词,也不断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和共鸣。
财新mini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