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前,玉泉区大召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玉泉区领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棉纱为经 彩线为纬”非遗苗银冰箱贴手工制作活动。
活动伊始,主讲人通过生动的讲述和精美的图片展示,介绍了扎染与苗银的悠久历史。居民们认真聆听,沉浸在非遗文化的魅力中。“原来苗银纹样里的蝴蝶象征祖先,扎染的冰裂纹是时间的馈赠。”居民王女士边记录边感慨道。这些曾闪耀国际舞台的传统技艺,此刻在社区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实践环节中,指导老师现场演示了苗银“锻、刻、镶”核心技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居民们化身匠人,手持特制工具,将银片塑造成寓意吉祥的蝴蝶、锦鸡造型,再以彩线缠绕出扎染般的渐变效果。
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破单向传授模式,构建“文化解码—技艺体验—情感共鸣”的沉浸式传承链条。社区负责人表示,选择冰箱贴作为载体,正是看中其“小物件承载大文化”的特质:“当非遗从展柜走进厨房,传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现场多位年轻参与者将作品拍照上传社交平台,自发成为非遗“代言人”。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还通过集体创作强化了社区凝聚力,为非遗活态传承探索出“可触摸、可参与、可延续”的社区样本。(泉媒体记者:张婷 通讯员:张蓉微)
编辑:王晓宾
复审:郑轩
终审: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