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3时55分,天链二号04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再添“金牌枢纽”。
天链二号04星是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的第四颗卫星,是航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载人航天器、遥感探测等中低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其它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承担了卫星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捕跟子系统、测控跟踪子系统等研制任务。
航天器的运行离不开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然而,传统的测控方式受限于地球曲率和地面站分布,难以实现对航天器的全天候、全覆盖测控。中继卫星作为太空“信息枢纽”链接地面站与航天器,可以实现地面站对地基测控不可见用户的建链,从根本上解决覆盖率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高速数传和多目标测控通信等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各类卫星的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2019年3月31日,随着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正式踏入“2.0时代”。从1.0到2.0,这座太空“信息枢纽”的“运输能力”“中转效率”和“辐射范围”全方位跃升。通过和天链一号完美配合,我国天地信息传输的稳定性、精确性和速度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即使面对多“车道”数据“齐头并发”,也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运输”和“中转”任务。天链二号是当之无愧的天地信息传输“金牌枢纽”。
天链二号04星的入轨,再次织密了我国的天基测控网,使得测控覆盖布局更优、并行服务目标更多、通信质量更好。这背后,离不开西安分院研制团队多项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的突破。
和天链二号01-03星相比,天链二号04星拥有更高的“配置”。西安分院的研制人员为天链二号04星“量身定制”了许多单机产品。这些产品犹如给信息上了一道道“保险”,确保卫星在发射、变轨、定点等过程中与地面联系畅通,有效保证卫星的测控安全。
天链二号04星天线分系统由多副天线组成。天线在轨展开需要多个层级、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技术难度大,固有风险高。新增的视频监视设备,让研制人员有了一双“千里眼”,天线在轨展开实时过程尽收眼底,一旦发现问题可快速处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新增的S频段多址相控阵实时波控上注通道,是“信息枢纽”的“交通指挥官”,它通过高速的数据处理功能,提高了S频段多址相控阵工作的时效性,减少了通信链路“拥堵”和延迟。同时,天链二号04星还与天链一号系统保持良好的兼容性,丰富了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体系的协同工作模式,可为航天任务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实施方案。
从天链一号系统到天链二号系统,西安分院的研制队伍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航天测控从单一“地基”走向“地基”与“天基”共存,我国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从第一代走向第二代的历史跨越。西安分院研制队伍大力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坚持大力协同和自主创新,突破了技术上诸多的艰难险阻,将我国的天基测控网建设得功能更加强大。
如果说天链二号04星是太空通信的“金牌枢纽”,那么,坚持实干和创新的西安分院研制队伍就是太空“金牌基建队”。这支队伍,将始终牢记航天强国使命,以担当和实干,让动人的天地“链”曲响彻宇宙。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