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5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牙科学公布
3月1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多所大学在55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此外,还对五大学科领域(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评估。
其中「牙科学2025」榜单前10如下。
图源:qs
中国地区有香港大学进入QS「牙科学2025」排名前十位,以88分的成绩位于第二名,仅次于密歇根大学的88.3分。目前港大牙科学暂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包含港大在内,中国地区共有7所大学进入QS「牙科学2025」的前120名:
香港大学,以88分,排名第2位;
四川大学,以80.1分,排名第12位 ;
武汉大学,以74.3分,排名第25位 ;
北京大学,以71.2分,排名第39位;
中山大学,以70.8分,排名第43位;
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排在第51-120位;
图源:qs
而QS「牙科学2024」的情况如下:
香港大学,以87.6分,排名第3位;
四川大学,以81.7分,排名第12位 ;
北京大学,以73.9分,排名第33位 ;
武汉大学,以73.7分,排名第36位;
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排名第51-100位。
2025与2024年相比,香港大学成功超越了阿姆斯特丹牙科学院,以1.1分的优势跻身第二名;四川大学分数降低了1.6分,但排名不变,依旧处于内地口腔医学榜第一位;武汉大学分数提升了0.7分,排名上升11位,以25名的身份成功挤进前30名;北京大学分数降低了2.7分,排名下降6名,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排名和分数暂未公布明细,但仍然保持上榜;而中山大学最为亮眼,从去年的未上榜一举进入前50,以70.8的成绩排名第43名。
02|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
这是QS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排名,凸显了全球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虽然传统上在排名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地区仍保持着其优势地位,但它们正逐渐受到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这种转变从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的骄人表现中可见一斑。
美国:美国高校在32个学科中遥遥领先。哈佛大学排名最好,在15个学科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麻省理工学院,在11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英国:英国院校在17个学科排名中领先。剑桥大学在四个学科中名列前茅,牛津大学在三个学科中排名领先。
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大放异彩,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加拿大: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学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200名的数量最多(55个),排名上升的学科最多(47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 43 个学科排名上升。
03|聚焦中国(内地)高校
中国(内地)获得1230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的3245个学科排位和英国的 1662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2%(24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新增358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159个排位。其中65%(103个)排名上升,18%(29个)排名下降,12%(19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8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QS的五项指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处于飙升阶段,该指标整体提升了64%,在拥有10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中国(内地)高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该校在这一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11。
材料科学是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共有66所大学入选,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 20。清华大学是全国的领头羊,排名第六。
艺术史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大学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大学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表现突出,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201-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251-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601-700)。
北京大学在语言学和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跃居第二,分别上升了21位和10位,令人印象深刻。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10位,位居第二,这要归功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这两所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也有学科跻身全球前十,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同样,北京师范大学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13个学科。
04|内地多所大学排名上升
早在去年6月5日凌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就发布了 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
据介绍,本次排名覆盖来自106个高等教育体系的1500所大学,排名基于1700万篇研究论文、1.76亿次引用(不包括自引)、190万份学术回应、66万份雇主回应、来自全球5600所院校的数据、23万个单独的数据、175,798名学者和105,476名雇主的深度洞察等诸多方面。
在本次排名中,近7成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上升,五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全球前50: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跻身全球前20,北京大学排名由去年的全球第17上升至全球第14名;清华大学位列全球第20;上海交通大学重返全球前50,从第51位上升到第45位;浙江大学排名全球第47名。
此外,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武汉大学也纷纷跻身全球Top 200高校,其中同济大学更是首次跻身全球前200名,从全球第216位跃升至192位。
据介绍,排名考量指标依然是基于学术声誉、雇主声誉、论文篇均引用率、H指数以及国际研究网络(IRN指数)进行评比。每个指标的精确权重因学科而异,以反映各学科不同的特点。例如根据文献计量数据库 Scopus/Elsevier的分析,医学学科高度依赖于研究成果的传播,而表演艺术学科的职业性更强,因此医学学科的研究绩效被认为是衡量院校实力的更有力指标。
2025年的高考百日誓师早已结束,大战在即,希望此文章能对想要报考口腔医学以及其他专业学科的考生起到参考作用,祝广大考生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考入心仪的大学。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