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肥城:“红色”小镇激活“绿色”动能

作为陆房突围战斗的发生地,肥城市安临站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红色研学产业,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积极推进红色教育。同时,拓宽绿色生态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和美乡村,让红色基因根植于绿水青山之间,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红绿”融合乡村振兴之路。

图片

安临站镇位于肥城市中部,是著名的陆房突围战发生地。这里红色遗产和革命遗址丰富,红色,是其最鲜明的底色。为盘活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东陆房村修复了115师686团指挥部旧址、战地医院、战时库楼,新建了陆房村乡村记忆馆、红色文化长廊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景观,并于2023年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陆房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些举措不仅让红色资源得以保护,更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片

景区内的国防教育研学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了解,这个总投资3亿元的项目,既是陆房景区的核心项目、重要支撑性产业,更是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该项目以打造成省内知名的红色研学品牌、国防教育基地为目标,主要建设军事模型博物馆、实弹射击馆、炮兵阵地、红色文艺礼堂、VR展厅、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团队、游客约16万人,年营业收入约2080万元,提高景区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临站镇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为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乔界首村和郝家峪村便是该镇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乔界首村利用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无害化厕所改造等,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打造“桃都水乡”文旅项目。“我们村集中300亩连片水域发展小龙虾、毛蟹、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推动‘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双奔富。”乔界首村党支部书记乔洪良说。

郝家峪村通过小流域治理,发展休闲垂钓,曾经的“臭水河”而今水清岸绿,成为垂钓者的好去处。同时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采摘大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绿色发展。安临站镇积极探索红色资源转化利用的创新路径,同时敏锐把握工业发展新机遇,将建安制造产业园打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百凤来。”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建安制造产业园,施工人员正在各个施工点位间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一根根崭新的管道被精准吊运至预定位置,即将被铺设进地下,这里便是总长度达63.16公里的雨污水管网建设现场。建成后的雨污水管网不仅能够收集处理镇驻地及园区的雨、污水,减轻水体污染,同时,项目中融入的工业污水中水回用的理念,也将极大提升园区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力,为后续优质项目的招引落地筑牢根基,推动园区产业迈向绿色发展。

而在建安制造产业园的山东科耐特管业有限公司,也是一片生产繁忙的景象。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不锈钢管材经过成型、自动焊接、整圆等步骤处理,生产流程的每一步都实现了精准高效。

“我们对现有14条不锈钢精密焊管生产线升级改造,增加智能中控,实现了远程诊断、数据存储、生产统计等功能,同时新上14台进口焊接设备,对焊接部分进行升级,焊接速度比原来提高30%以上。”山东科耐特管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加新介绍说。

如同陆房战斗胜利突围,红色基因的根植,让山区小镇工业经济强势突破。去年,园区内15家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7.08亿元、总营收7.4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今年,安临站镇将继续高效推进园区建设,坚持做大园区平台,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建设总投资30.49亿元的14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李耀文 陈晓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