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上海援疆泽普分指以“文化润疆”为使命,联动上海与新疆两地资源,累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128批次,线上线下覆盖群众逾82万人次!从乡镇舞台到国际赛场,从非遗传承到文旅融合,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沪喀情深的见证。让我们翻开这份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化答卷”!
01
文艺惠民:艺术之光照亮边疆
44场演出,4.2万张笑脸
上海轻音乐团、歌舞团、杂技团跨越千里,走进泽普县12个乡镇、8所学校和驻地部队,送上《丝路情韵》《国风雅乐》等主题演出。在胡杨林深处的叶尔羌河畔,牧民们第一次现场聆听交响乐;在泽普二小的操场上,孩子们为杂技演员的“空中飞人”欢呼雀跃……“原来艺术可以这么近!”一位乡镇干部感慨道。
非遗“活态传承”
上海木偶剧团携国家级非遗“海派木偶戏”开展13场巡演。在奎依巴格镇中心小学,木偶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引发阵阵笑声,演员们还手把手教学生制作简易木偶。“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自己能操控!”五年级学生艾力兴奋地说。目前,木偶技艺已纳入3所学校课后服务课程,8000余名学生成为非遗“小传人”。
书香浸润心灵
上海图书馆捐赠的3200册图书,涵盖国学经典、科普读物和儿童文学,为泽普县图书馆和中小学校注入“知识活水”。在“沪喀书香”活动中,上海音乐家通过视频连线,为1500名读者演绎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并讲述乐器背后的千年文化。“音乐和书籍一样,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县图书馆馆长阿依古丽表示。
02
活力赛事:体育为桥,凝聚民族情
“金湖杨杯”马拉松:跑出文旅加速度
第二届“金湖杨杯”马拉松吸引来自12个国家的5000余名跑者。赛道串联胡杨林、中心景区、长寿民俗文化村,选手们在奔跑中感受“塞外江南”的独特魅力。活动当天,4.8万名游客涌入泽普,民宿爆满、特色餐厅排起长队,直接带动消费620万元。“明年我要带家人一起来!”山东跑者王先生赛后说道。
校园赛事育新苗
“竞达杯”校园足球联赛覆盖全县16所学校,200名小球员在绿茵场挥洒汗水。泽普五中足球队队长买买提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县级集训队:“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武磊一样的球员!”同期举办的“五星荣耀”篮球赛、乒乓球锦标赛,为500余名青少年搭建竞技舞台,32名优秀苗子进入人才储备库。
新潮赛事“破圈”传播
首届汽车摩托车越野赛在戈壁滩上轰鸣开赛,25辆越野车、50辆摩托车挑战险峻赛道。赛事通过抖音、快手全程直播,单日观看量突破210万次。“没想到新疆还有这么硬核的比赛!”网友“追风少年”留言道。此外,4.5小时“文体旅融合直播”带观众云游泽普,全网曝光量726.2万次,#泽普文旅#话题冲上微博同城热搜。
03
国学传承:让经典扎根边疆热土
国学书院:播撒文化种子
联合泽普县委宣传部打造的“国学书院”成为文化新地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100名教师讲授《论语》《诗经》教学法;2000名学生参与“小小国学讲师”活动,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双语诵读经典。“孩子们不仅会背诗,更懂得了‘和为贵’的道理。”国学书院负责人李老师表示。该项目获《学习强国》专题报道,点赞量超10万次。
“沪喀文化润心”书展:音乐里的家国情怀
在上海书展喀什分会场泽普场,非遗传承人用热瓦普、艾捷克演奏《茉莉花》,上海音乐家则以钢琴呼应,上演“跨时空合奏”。1500名观众在《春江花月夜》的旋律中体验诗词之美。“音乐没有界限,文化让我们心连心。”参与者阿孜古丽动情地说。
04
文旅推广:泽普之美,走向全国
携程赋能,金湖杨景区“火出圈”
与携程集团合作推出“金湖杨四季之旅”专题,联动旅行博主“环游中国的小鹿”发布vlog《胡杨林中的星空露营》,播放量破500万次。景区全年游客量同比增长35%,国庆期间单日接待量创历史新高。“这里的美景不输喀纳斯!”一位广东游客在评论区写道。
“包机游”架起沪疆桥梁
通过上海大世界文旅推介会,促成春秋集团开通“上海—泽普”包机游航线。10架次包机带来1500名游客,行程涵盖非遗体验、民俗家访和沙漠徒步。游客张女士在朋友圈分享:“在维吾尔老乡家学打馕,比网红打卡更有意义!”
直播引爆全网关注
“魅力泽普·文旅同行”大型直播走进金湖杨景区、非遗工坊和赛事现场,主持人带网友品尝烤包子、体验木偶戏、对话马拉松冠军。直播覆盖人民网、抖音等20余个平台,累计观看726.2万人次,弹幕刷屏:“马上订机票!”“这才是真实的新疆!”
上海援疆泽普分指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文化润疆工作成效。重点推进沪喀文艺交流常态化,扩大基层文化惠民覆盖面;提档升级“金湖杨杯”赛事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级、国际级赛事资质;加快构建数字化文化传承平台,推动非遗技艺与国学教育全域覆盖;深化文旅市场化运作机制,联合携程、春秋等企业完善“引客入泽”长效机制,为泽普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