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1

评论

25

7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自我家庭治疗”期间,孩子需要定期到精神科复诊吗?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01、孩子患抑郁、双相,“自我家庭治疗”比找大夫更重要!

如果孩子得了阑尾炎,父母二话不说,直接送医院,放心交给大夫就行了。

只要好好配合手术,过不了几天,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出院了。

但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有病就交给大夫”的传统观念,就不见得行得通了。

很多父母天真地以为,只要给孩子找个精神科大夫或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就能像“一键修复”一样,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结果呢?分分钟被现实“打脸”,看着孩子怎么都好不起来,美好的幻想就像泡沫一样,“啪”的一声就破了!

阑尾炎好治,因为那是病灶非常明了,切了就得了。包括很多躯体疾病都这样,病因都搞得明明白白了,药到病除!

但精神心理障碍不能。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界都还没找到真正的病因,能缓解表面症状就不错了。

所以,父母不能把所有的康复希望都交给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发现了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的根源都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是病理性记忆不断累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片

点击可查看大图

换句话说,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其实是因为病理性记忆太多了!

而这些病理性记忆里面,有很多是父母无意中造成的,尤其是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

父母一定要记住:

孩子生病了,其实是整个家庭系统出“故障”了,只不过,孩子是最先亮起的故障灯!

再说得直白些吧:

就算你们不管什么家庭系统不系统的,要是你们不赶紧自我反省、改变、提升,孩子就真的很有可能好不了!即使暂时好转也很容易复发!

只要你们积极改变了,就相当于进行了一场“自我家庭治疗”,不但不花钱,还有效,能帮孩子加快康复!

02、“自我家庭治疗”不是万能的,药物和电休克可救急

不过,有些父母可能理解错了,误以为只要进行“自我家庭治疗”,其它治疗方法全都不需要。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想跟大家解释说明:

虽然“自我家庭治疗”是必备良药,但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孩子被诊断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了,在大部分情况下,光靠“自我家庭治疗”是不够的。

这里面分为不同的情况。

有的孩子和父母做得很好,看病看得早,去找精神科大夫的时候,孩子的病情还不严重,属于轻、中度抑郁症。

孩子虽然是出问题了,但还没有强烈的自残自伤念头,情绪波动也不是特别大。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和孩子可以商量着吃不吃药,尤其是如果孩子很抗拒吃药的话。

但父母要赶紧进行“自我家庭治疗”,争取用这个方法把孩子慢慢带回正轨。

可要是病情恶化了,那就最好要用药物控制下症状,避免孩子出意外。

那如果孩子第一次看病,就被诊断重度抑郁症、双相障碍的话,这意味着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了!

这时候,最好还是借助精神科药物治疗、甚至物理治疗,先稳住病情,别出意外。同时父母也要尽快进行“自我家庭治疗”。

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因为“自我家庭治疗”虽然更加深入,但是它的效果显现慢一些。

你想想,你们那么多年来不小心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怎么可能在几天、十几天之内,就扭转过来?

就算你们改得很快,那孩子是不是也要多观察观察,才敢确定放下“戒心”啊?

尤其是如果孩子有强烈的自杀念头、有幻觉妄想,发生意外的风险很高!

这时赶紧上精神科药物、甚至是改良电休克,必须跟“要命”的病情抢时间!

所以,整体上,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自我家庭治疗+规范化精神科治疗”是对多数家庭比较合适的方法。

如果孩子能接受的话,还可以结合适当的运动、营养疗法等等,多管齐下。但是,自我家庭治疗始终是最核心的、不能少的!

03、父母要提前了解药物和电休克的副作用

虽然说药物是可以吃的,甚至有时是必吃的,但临床大夫可没那么多时间给患者和父母科普药物知识。

父母对孩子吃的药不能完全不懂,闭着眼就让孩子吃,不然的话,一旦孩子出现副作用,父母就傻眼了。

有些孩子吃药之后变得嗜睡,在家睡了几天几夜!父母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孩子昏迷了,赶紧把孩子送医院!

结果医院大夫淡定得很,“这是副作用,刚开始吃药是这样的”。

还有些孩子吃药之后,食欲亢进,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体重像吹气球一样,一个月胖了20多斤!

如果父母和孩子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的话,心里肯定很难受。

尤其是有的孩子以前因为胖,被人嘲笑,有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压根接受不了自己发胖。

要是父母没有提前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孩子看着体重秤的数字蹭蹭地往上涨,很容易情绪失控,甚至病情加重。

还有些孩子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转躁”。大夫一听,马上把诊断改为“双相障碍”。

父母一听,简直懵了,孩子成“重性精神病”了?

所以,父母要了解常用精神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

精神科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安眠药,孩子免不了跟这“四大金刚”打交道,父母得提前做好功课。

还有,有些孩子病情紧急,大夫会让做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放心,这不是杨永信的那种电击。孩子不会感到痛的,而且效果奇快。

可能上午电休克完,孩子下午醒来情绪就稳定很多了,也不说想死了,幻觉妄想也少多了。

但是电休克治疗还是治标不治本,还容易导致短暂性“失忆”,孩子整个人变得有点儿迟钝。

当然了,这些副作用都是可逆的。可要是父母和孩子不知道的话,分分钟以为脑子被电傻了,就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惊慌。

包括中药、针灸等中医疗法,如果能找到真正技术高超的大夫,也能缓解症状。

但父母也得提前做好功课,别到时候出问题了就手忙脚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04、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坑”,父母要擦亮眼睛

现在很多父母都意识到,孩子得病的真正根源是心理问题,心病还得心药医,想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这个思路也是ok的。父母做“自我家庭治疗”的同时,如果还能找到真正专业、适合孩子的心理医生,多管齐下,康复速度自然更快。

只不过,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不少“坑”,父母得擦亮眼睛,别被收了“智商税”!

很多父母砸钱给孩子找了心理学教授、心理学专家,结果专家名气是挺大的,但解决实际问题可真是不管用。

网上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分享过,有一对父母,他们都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而他们14岁的儿子却罹患了抑郁症,觉得活着没意义,想自杀。

心理学教授跟男孩聊完后,发现根本说不过男孩,最终只能建议父母让男孩养只猫,这有可能能打消男孩自杀的念头。

很多时候也不是那些心理医生“骗人”,而是国内外主流的心理学水平就这样,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了解,还停留在外显记忆层面,找不到真正的根源。

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在记忆的“深水区”,但主流心理学总在“浅水区”划水,解决问题简直“龟速”,甚至解决不了。

所以,父母可以试着给孩子找心理医生,但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那最多只是锦上添花,最主要的还是“自我家庭治疗”。

而且,青少年患者要避开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特别容易把所有问题都“甩锅”给父母,动不动就说父母“控制欲强”、“攻击性强”,不知道的还以为父母是十恶不赦的“大反派”!

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要是孩子中了精神分析的毒,就很容易变得偏执、固执,把父母当仇人看。

有个患者小璇,她老爸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给她带来了大量的心理创伤。小璇恨老爸恨得牙痒痒,见都不能见,一见就急。

但她刚患病的时候,跟老妈的关系还可以,觉得只有老妈能理解自己。

可后来,她接受了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师反复给她“洗脑”,说她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尤其是父母的控制欲。

这下好了,小璇觉得“原来老妈也不是什么好人!假惺惺!”“我的病全是父母害的”。

她在家动不动就辱骂父母,老爸躲着她,出去住了,她就逮着老妈动手。

小璇妈妈不敢反抗,其实是怕刺激了女儿。小璇反而觉得是老妈心虚,变本加厉的把老妈逼到角落,一边骂一边打。

小璇妈妈跟我说这些的时候,老泪纵横,浑身颤抖,哭得跟个孩子似的,真的很痛苦!

所以,父母千万别带孩子找精神分析流派,要不然,家庭关系很容易直接崩盘!

至于认知行为疗法(CBT),整体的疗效比精神分析好很多,也安全很多。

尤其是第三代CBT,比如正念认知疗法(MBCT)、辩证行为疗法(DBT)、接受承诺疗法(ACT),效果会更好一点。

当然,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认知行为疗法(CBT)已经能升级到第四代,也就是CBT4.0——高维度认知行为家庭治疗(HDCBFT)。

CBT4.0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更加注重“疾病、个人、家庭”的联系。

相当于在CBT第三代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超强大的精准精神心理插件,给全家提供系统化的治疗,让父母加速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不过,这个技术现在还没普及。

至于人本主义疗法,在国内其实并不算主流,想要找到也不容易。

人本主义疗法的优点是很人性化,对来访者很包容,有点像一个又温柔又有爱的幼儿园老师,希望帮助来访者自己努力成长起来,发挥潜力。

但它的缺点还是——太慢了,甚至对很多孩子来说没用。

当心理问题又多又复杂的时候,不是光靠鼓励、陪伴、打气就能解决的。

有些父母想一步到位,或者对自己进行“自我家庭治疗”没啥信心,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这当然也是一种途径。

毕竟,对比起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3PT简直是“降维打击”——深入、高效、孩子很快能实现减药撤药,甚至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但还是老问题,我们能接收的患者太少了,父母要理性对待。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如果希望孩子真正康复,这个家越来越好,孩子以后能越来越幸福,父母的“自我家庭治疗”不能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47
别笑!这爆率真的高,你来你也能躺着爆神装!
广告热血传奇-2025高爆服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