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赶大集》©曹兆谦(河南濮阳)
▲ 《莆田元宵摆棕轿》©许沐儒(福建莆田)
2025年2月14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南门街道。莆田全境都有摆棕轿习俗,属正月十五的南门棕轿规模最大,被列入非遗民俗。
▲ 《延安过大年秧歌汇演》©白宝东(陕西延安)
2025年2月9日拍摄于陕西延安,宝塔庆丰年腰鼓过街汇演。传统的民俗表演,充满欢乐和喜庆,让人们感受陕北文化的魅力。
▲ 《南尖魅影舞新篇》(组照)©卜霞(江苏无锡)
“南尖魅影舞新篇,夜色流光映笑颜。”在乙巳年春晚分会场的无锡南尖公园,这片璀璨的夜色中,魅影如诗如画,仿佛在轻盈的舞步中谱写崭新的篇章。流光溢彩的灯火与星光交织,映照在每一张笑颜上,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动人的画卷。这里,夜晚不仅是静谧的归宿,更是活力与希望的绽放。南尖的夜色,如同一场华丽的盛宴,将人们带入梦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感受时光的流转与美好的永恒。
▲ 《龙腾虎跃》©崔明启(湖北襄阳)
2025年1月26日,摄于襄阳市唐城景区、舞狮表演。
▲ 《戏龙》©杜焱(安徽淮北)
2024年12月31日安徽省濉溪县跨年舞龙活动。
▲ 《舞龙贺新岁》©琚琦(四川成都)
2025年1月29日拍摄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古镇举行了金龙巡游庆新年活动。
▲ 《山村送火神》©孔祥达(山东临沂)
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五,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都要举行规模很大的送火神民俗(非遗))活动,这个仪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到这一天,都吸引着省内外两万多人前来观看,场面非常壮观。
▲ 《铁水火龙闹新春》©黎明鑫(重庆)
2024年2月24日,重庆荣昌区人民广场,举行了打铁水花、玩火龙非遗文化表演祝贺元宵佳节,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 《龙腾迎春》©李果(贵州贵阳)
2025年2月11日,贵州省石阡县迎新年活动。
▲ 《龙吟巳舞国民欢》©刘晶晶(安徽马鞍山)
2025年2月11日拍摄于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大陇孙赵村。作为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遗产,孙村龙灯以其独特的舞龙表演方式而闻名遐迩。表演需要百余人密切配合,协作完成“卧龙”“盘龙”“送龙”“抽龙”“踩水口”“盘衙门”等系列表演,其中以“二龙望娘”“双龙戏珠”最为精彩。此次在孙赵村的表演,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更传递出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祈佑平安、风调雨顺”文化理念。
▲ 《五谷丰登庆盛世》©刘士义(江苏连云港)
2025年2月11日,拍摄于河南省陕州地坑院。为庆贺第一个非遗春节,当地处处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年味十足,节日氛围浓厚。
▲ 《山乡盛会》©马会平(新疆伊犁)
2025年1月15日,美丽的远山牧区,绽放着冰雪激情。新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呼吉尔提村大巴扎(集市),来自周边的各族牧民群众汇集一起,载歌载舞,赛马,叼羊,摔跤,姑娘追,打雪仗,购年货,品美食,乐享美好幸福生活,迎接庆祝新春佳节,祈福明天更美好。
▲ 《开心秧歌舞起来》©钱有为(天津)
2025年2月12日拍于天津市宝坻区了凡公园庙会。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要举办民俗表演,一派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
▲ 《欢乐时刻》©孙广仁(山东东营)
拍摄于2025年2月9日(农历腊月正月十二)。位于山东东营的垦利区由各乡镇街道组成的秧歌队伍在城区主要路段进行展演,镜头捕捉到了舞狮者与观众互动的欢乐时刻。
▲ 《张灯结彩》©田野(北京)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庙会上,一组彩灯被悬挂在树枝上,为新年添加了无限的喜庆气氛!
▲ 《西北马社火》©魏小军(甘肃天水)
2025年2月6日,甘肃张川县恭门镇。“马社火”在过去的西北农村很常见,但时代变化,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马匹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在靠近秦岭关山的村庄,还保留着不多的马社火风俗。
▲ 《双龙会》©吴华群(浙江杭州)
2025年2月8日拍摄于浦江县环城东路,板凳龙踩街表演。
▲ 《龙灯璀璨踩街行》©袁泽荣(浙江诸暨)
元宵佳节,本就是团圆与欢乐的象征,而龙灯踩街更是将这种喜庆氛围推向了高潮。画面中,色彩斑斓的龙灯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龙灯造型精美,龙身蜿蜒,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龙头高高扬起,气势磅礴,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龙灯的颜色鲜艳夺目,红色、黄色、绿色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视觉效果。表演者们身着传统服饰,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舞动着龙灯穿梭于街道之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神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展现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热爱与尊重。
▲ 《猜灯迷闹元宵》©张刘丽(安徽亳州)
拍摄于2025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谯城区文化馆举行的灯会上。
▲ 《烟花璀璨迎新春》©张鹰(山东青岛)
2025年1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龙之梦乐园,游客观看烟花秀表演。
▲ 《赤脚滔火》©郑建平(福建莆田)
2024年2月26号,正月十七拍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松东村,福寿宫摆棕轿赤脚蹈火闹元宵。
▲ 《非遗里的中国年》©周勇(四川成都)
春节期间,去现场观看非遗打铁花。艺人们将高温熔化的铁水挥洒向空中,瞬间化作千万朵绚丽的铁花,在空中绽放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犹如繁星坠落人间,每一朵铁花的绽放,都是力量和美的完美结合。作品采用横构图形式,画面大部分的铁花和铁花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
▲ 《红红火火迎财神》©朱琪(广东东莞)
夜色中的火盆燃烧着熊熊火焰,照亮了四周,火花四溅,烟雾缭绕,背后财神的花灯鲜艳夺目,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亮色,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神秘感,寓意着红红火火迎接财神的到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财富。
▲ 《灯海人流》©朱耀忠(上海)
摄于2024年1月27日上海豫园。用手机慢门表现头顶上的鱼儿与观灯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