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子劝阻二手烟被怼”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城市晚报记者走访调查公共场所
你被室内二手烟困扰过吗?
3月23日,一条“女生劝阻吸烟被怼 不闻烟味别出来吃饭”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激烈讨论。在长春,众多公共厕所、写字楼、饭店等公共场所,是否存在室内二手烟带来的困扰?对此,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公共场所,实地查看室内二手烟状况。
禁烟标志
在工农大路上的一幢写字楼里,到处贴着“禁止吸烟”标志,但走廊过道里,男厕所里仍然有人抽烟,楼道间里满地烟头,加上大楼空间密闭通风条件差,深处其中的人被呛得反胃。
在亚泰大街一公共空间内,尽管多处贴着“禁止吸烟”标志,但男卫生间洗手台仍摆放一烟灰缸。“禁止吸烟,为何还放烟灰缸呢?”面对记者的疑问,保洁人员无奈地摇头说,“没办法呀,不放烟灰缸的话就会有人随意扔烟头,多次发生小便池被堵死的情况后,无奈之下只能摆放烟灰缸。”
公共卫生间内的烟灰缸
同样的情况在饭店更是司空见惯。一家烧烤店入门处和餐台都贴有禁烟标志,但仍有人无视劝阻继续吸烟,服务员也只能默认,只有其他顾客反对时才会出面劝阻。也有咖啡店划分了吸烟区和无烟区,以此缓冲二手烟导致的顾客冲突和矛盾。
某饭店负责人范先生说,起初曾严格禁烟,但面对很多男性顾客不悦时,也只能让步,尤其是老顾客,饭店既没有执法权也要兼顾自身效益,难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业主气愤贴字对抗二手烟
本组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摄
和李女士一样,杨先生最近与一名网约车司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上车就闻到烟味,我故意打开车窗,没想到等红灯时,他居然点燃了一支烟,我立即让他掐了,但他只说开窗户又不影响……”杨先生说,自己付钱坐车还要吸二手烟,气恼难耐,争执了几句后,付钱就近下车了。
“除了传统的二手烟,电子二手烟也需警惕,我老公的一朋友经常来家当着孩子的面吸电子烟,说也不是,不说也不行。”刘女士说,她发现越来越多人投入电子烟的“怀抱”,丝毫没有考虑到电子烟同样存在二手烟问题。
你遇到二手烟现象最多的地方在哪?综合受访的10余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市民反馈,公共厕所、饭店和电梯是存在最多二手烟的地方。其次,公交站、办公室也是高发地。
不过,对于日常的二手烟问题,寄希望于戒烟显然不现实。对此,曾有长春市政协委员专门提交《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无烟环境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强化执法力度”和“建立举报奖励机制”等建议。长春市相关部门答复称,2014年《长春市防止烟草烟雾危害办法》(简称《办法》)实施以来,监督部门将控烟工作融入公共场所日常卫生工作,持续加大控烟执法力度。截至2023年4月,全市控烟执法检查出动执法次数近1万人次、检查各类公共场所近3万家次、发放宣传资料7.5万余份、劝阻吸烟次数6000多次、对场所处罚次数1800多次,对场所罚款金额总数近28万元。
同时,为有效落实控烟政策,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长春市采取了设投诉举报热线、聘用义务监督员等措施。2009年,聘用100名控烟义务监督员带头履行控烟职责,劝阻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下一步,将对现行《办法》进行修订,修订后将采取多部门执法模式,改变目前单一执法现状。
“除了监管部门严格执法,破解之道的根本还要倡导社会公德,形成无形的压力和约束,同时借鉴外地经验!”采访中,有市民举例上海,实施“最严控烟令”多年,而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全面禁止吸烟的场所,明确了违规惩罚条款,对禁烟范围的单位违规处以2000元至30000元罚款,个人违规不听劝阻的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同时鼓励举报,并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监督管理部门。
编辑:赵明明 主编:王首道 审阅: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