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孕棒上出现两道杠的那一刻,你的心情会如何?”
是喜悦、激动,还是夹杂着一丝担忧?从那一刻起,你不再只是“自己”,你怀揣着一个小生命,开启了一段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可随着孕期的推进,新的困扰也悄然而至——
“为什么自己胖了,肚子里的宝宝却发育迟缓?”
“怀孕后为什么反而还瘦了?”
“是不是多吃才能让宝宝更健康?”
“反复孕吐,体重下降,我的宝宝没问题吧?”
耳边总是充满善意的叮嘱:“多吃点,孩子才能长得好。”但现实却是,体重增长或减少,都会影响母婴健康。如何在孕期保持气血充盈,身材得当,胎儿健康?其实根源在于——脾胃是否强健、气血是否充足、阴阳是否平衡。
现代医学讲究“卡路里管理”,而中医更注重“阴阳调和,脏腑协同”。《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孕期体重管理并非简单的“少吃多动”或“多吃少动”,而是要顺应生理规律,调理脾胃,平衡气血,在孕育健康宝宝的同时保持母体健康,实现“管重又养胎”的双重目标。
一、孕期体重为何会失控?
中医认为,孕期体重失控,常见的原因包括:
1.脾虚生湿,痰湿内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虚则生湿,湿聚成痰。孕期若饮食不节,久坐少动,贪恋甜腻、生冷的食物,则容易损伤脾胃,水湿失运,导致痰湿聚集,最终表现为妊娠期水肿、肥胖、糖尿病等。
2.气血亏虚,营养不足:《素问·调经论》提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若孕期气血虚弱,胎儿难以充分吸收营养,容易导致母体虚胖、头晕乏力、胎儿发育迟缓。
3.肾虚失调,影响代谢:《素问·水热穴论》言:“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肾气亏虚时,体内水液代谢失衡,容易导致浮肿、代谢缓慢,进而引起体重异常增加。
所以,孕期的体重管理,核心在于“健脾化湿,调补气血,平衡阴阳”。
二、孕期体重增长多少才合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孕期体重增长并非固定模式,而是包括个人基础体质、胎儿发育节奏,以及孕前体重状况等。参考《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建议孕妈妈因体质而异进行个性化调理。【BMI=体重(kg)÷身高²(m²)】。
1.气血虚弱型(孕前体型瘦弱,BMI<18.5):此类孕妇多气血不足,脾胃运化无力,饮食摄入少且吸收不佳,孕期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无法为胎儿提供充足营养,影响胎儿体重和器官发育,使胎儿体重偏低、出生后抵抗力差,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或早产等风险。
体重管理建议:以补气养血、健脾养胎为主,增强母体与胎儿的营养供给。建议孕期体重增长11-16kg。
2.平和体质型(孕前体型适中,BMI:18.5-24):此类孕妇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协调,体型匀称,体重增长较为规律,孕期适应性强,胎儿发育相对平稳,易保持母婴健康平衡,孕期并发症风险低。
体重管理建议:均衡调养,注意饮食多样性,荤素搭配,保持适度运动。建议孕期体重增长8-14kg。
3.脾虚湿阻型(孕前超重,BMI:24-28):此类孕妇多因脾虚痰湿,表现为体型偏胖,湿浊堆积,孕期易出现体重增长过快、妊娠期水肿、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风险。
体重管理建议:以健脾化湿为主,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增长,预防妊娠并发症。建议孕期体重增长7-11kg。
4.痰湿壅盛型(孕前肥胖,BMI≥28):此类孕妇多痰湿壅盛,表现为形体肥胖,体内湿浊阻滞,代谢缓慢,容易出现体重严重超标,并诱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易致胎儿过大,增加早产、难产风险。
体重管理建议:以健脾降浊、化痰消脂为主,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增强脾胃运化,改善代谢状态。建议孕期体重增长5-9kg。
三、如何养胎不养肉?三大中医调养法
1.饮食调养:健脾化浊,补而不腻
脾胃者,乃气血生化之源。孕期饮食需要注意健脾益气,祛湿化浊,均衡五味,避免过度滋腻,现代医学建议孕期每日补充400μg叶酸,中医可通过食疗协同补充。
①健脾益气:小米、山药、莲子、枸杞、红枣等。
②祛湿化浊: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冬瓜等。
③均衡五味:甘味(红枣)、酸味(柠檬)、咸味(紫菜)、苦味(苦瓜)、辛味(生姜)等。
④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一些粗粮,包括糙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等。
⑤饮食禁忌:禁忌油炸食品,如烧烤、油条、炸鸡、炸薯条等;禁忌甜食,如蛋糕、冰淇淋等;禁忌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等,以免伤及脾胃、阻碍运化。
2.适度运动:调畅气血,增强代谢
《吕氏春秋》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孕期适度运动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气血运行,防止气滞血瘀。
①适宜运动:散步(每天30分钟)、孕妇瑜伽、八段锦。
②穴位按摩:
足三里: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按揉此穴可健脾和胃、促进消化。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约三寸,胫骨后缘。按揉此穴可调理脾、肝、肾三经,促进水液代谢,缓解孕期水肿。
关元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下三寸,按揉此穴可温补肾阳、固本培元,有助于温阳化浊,并增强孕妇免疫力。
3.规律作息:养精蓄锐,安神助眠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孕期,为助宝宝发育,母体阳气本有耗散,若再熬夜耗损阳气,更易导致代谢紊乱,使脾胃运化受阻,湿浊内生,进而出现体重增长失控、水肿、疲乏等问题。
建议孕妈妈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每天晚上10点左右入睡,睡前可听舒缓音乐助眠。
孕期体重管理,不只是单纯的“管住嘴、迈开腿”,而是一个气血同调、阴阳平衡、脏腑协同的过程。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养护脾胃,顺应身体自然规律,孕期注意监测体重,控制体重增长在安全范围,就能让胎儿茁壮成长,自己也不易发胖。愿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养胎不养肉,远离肥胖,迎接健康宝宝的诞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钟欣 尹慧 田梦影 汪雨娜 邵将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