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璧山区举办了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政策解读活动。深入解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强其发展信心和活力。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代表、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璧山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林介绍了发改委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政务服务优化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渝快办”平台,拓展“一网通办”“全区通办”等服务事项,以最大限度实现“一次都不跑”,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这些举措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璧山区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璧山区科技局副局长陈志强详细解读了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措施。他提到,璧山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每年组织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提供科技创新奖励申报审核服务,确保政策奖励落实到位。
同时,璧山区还推动实施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参与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申报,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此外,璧山区还创新打造科技金融产品,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璧山区经济信息委经济运行科科长钟龙则重点介绍了璧山区在服务企业方面的新举措。他提到,璧山区出台了《璧山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4-2027年)》,旨在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璧山区还设立了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建立了问题诉求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企业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璧山区还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首次获得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称号的,一次性分别给予15万元、5万元奖励;首次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
璧山区工商联秘书长陈楠分享了工商联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璧山区设立了线上线下多渠道的诉求收集平台,如“投诉吐槽”窗口、96006热线电话、“政企通”微信公众号等,确保企业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璧山区还定期开展“领导坐班·直通直达”活动,邀请区领导现场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此外,璧山区还实施了“党建聚链”工程,深化开展“红链惠企直通车”暨“书记听你说”主题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璧山区金融中心主任陈永星则着重介绍了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有关举措。他提到,璧山区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璧山区还将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并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加强风险防控,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在活动现场,企业代表和市民也积极参与互动,就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相关部门负责人耐心解答,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指导和建议。
一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代表表示,企业今年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在此次活动中了解到的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将积极申报相关政策,争取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另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在现场就创业扶持政策提问,称自己对于场地扶持和激励扶持等措施很关注,计划毕业后在璧山区创办一家科技企业,为璧山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秉持“只要企业有需要,我们随时‘在线’、永远‘满格’”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璧山区也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易守华 摄影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