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要点速览!《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 年版)》

 图片


母婴传播是我国 HBV 的重要传播途径,围产期和婴儿时期感染 HBV 的慢性化率约为 90%.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 年版)》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时隔 5 年,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 2019 版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发布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 年版)》,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临床问题 1: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 HBV 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推荐意见 1: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若 7~12 月龄时静脉血 HBsAg 和(或)HBV DNA 阳性,可诊断发生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 HBV 感染(1B);新生儿静脉血 HBsAg 和(或)HBV DNA 阳性不作为母婴传播的标准(1B)。



临床问题 2:预防 HBV 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推荐意见 2.1: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 12 h 内尽早接种 1 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 μg 酵母疫苗或 20 μg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疫苗),并在 1 月龄和 6 月龄分别接种第 2 针和第 3 针疫苗(1A);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则在出生 12 h 内尽早接种第 1 针乙型肝炎疫苗,满 1 月龄后,再按「0~1~6 月」程序接种 3 针乙型肝炎疫苗;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 1 针乙型肝炎疫苗(1A)。


推荐意见 2.2: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 12 h 内,在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同的部位尽早注射 1 剂 100 IU HBIG(1A)。


推荐意见 2.3:未达到慢性 HBV 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孕妇 HBVDNA ≥ 2 × 10IU/mL 时,建议口服抗病毒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1A);妊娠中晚期 HBV DNA 为 1 × 104~2 × 105 IU/mL 的孕妇,建议与孕妇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口服抗病毒药物(1B);HBV DNA 定量检测不可及的地区,HBeAg 阳性可作为孕期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的替代指标,但仍建议孕妇进行 HBV DNA 检测(2B)。


推荐意见 2.4:推荐妊娠 24~28 周 HBV DNA ≥ 2 × 10IU/mL 的孕妇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1B);妊娠 28 周以后首诊发现 HBV DNA ≥ 2 × 105 IU/mL 的孕妇,建议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1B)。


推荐意见 2.5:推荐妊娠期口服 TDF(1A)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1B)阻断母婴传播。



临床问题 3: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妊娠的慢性 HBV 感染孕妇如何管理?


推荐意见 3:抗病毒治疗期间妊娠者,若口服 TDF,建议继续 TDF 治疗(1B);若口服 TAF,可与孕妇沟通后继续 TAF 治疗(2B);若口服恩替卡韦(entecavir),建议更换为 TDF 治疗;存在骨质疏松、肾损伤或其高危因素的孕妇选择 TAF 治疗(2B)。



临床问题 4:慢性 HBV 感染孕妇,妊娠期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如何管理?


推荐意见 4:慢性 HBV 感染孕妇出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排除其他因素后,建议启动 TDF 或 TAF 治疗(1B)。



临床问题 5:妊娠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 HBV 感染孕妇,产后如何管理?


推荐意见 5:妊娠前或妊娠期符合慢性 HBV 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孕妇,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并进行随访监测(1B)。妊娠期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且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产后即刻至产后 3 个月停药不增加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风险,停药者应密切监测肝脏生物化学和 HBV DNA 定量等指标(1B);若此类孕妇抗病毒治疗期间 HBV DNA 和 HBeAg 水平下降明显,预期继续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产后可继续抗病毒治疗(1B)。



临床问题 6:慢性 HBV 感染母亲产后可否母乳喂养?


推荐意见 6: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接受联合免疫后,可以母乳喂养(1B);产后继续 TDF 或 TAF 治疗者,可以母乳喂养(2C)。



临床问题 7: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接受联合免疫后评估免疫效果的时机?


推荐意见 7: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 1~2 个月,检测抗-HBs 水平评估免疫效果(1B)。



临床问题 8: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是否需要增强免疫?


推荐意见 8:阻断成功的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生婴儿仍存在 HBV 感染风险,建议动态监测抗-HBs 水平,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加强免疫(1B)。



临床问题 9:慢性 HBV 感染是否增加不孕症妇女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是否增加 HBV 母婴传播风险?


推荐意见 9:慢性 HBV 感染不影响不孕症妇女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等(2B);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风险(2B);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不增加不孕症妇女 HBV 母婴传播的风险(2C)。



临床问题 10:慢性 HBV 感染孕妇行有创检查的母婴传播风险如何?


推荐意见 10:慢性 HBV 感染孕妇有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指征时,可行羊膜腔穿刺术(1B)。对于 HBV DNA ≥ 1 × 107 IU/mL 或 HBeAg 阳性的孕妇,羊膜腔穿刺术会增加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风险(1B);若产科情况允许延迟穿刺,可在羊膜腔穿刺术前窗口期启动抗病毒治疗(2C)。


附推荐意见的简略流程图:

图片

注:HBV 为乙型肝炎病毒;HBsAg 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CHB 为慢性乙型肝炎;TDF 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AF 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HBeAg 为乙型肝炎 e 抗原;HBIG 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抗-HBs 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综合评估包括肝脏生物化学、乙型肝炎五项、HBVDNA 和影像学检查等;# 停药时间:产后立即至产后 3 个月停药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率无差别。


图 1 HBV 母婴传播防治流程

图源:指南原文




策划:sober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