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一种皮肤脱色素性疾病。通常认为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肿瘤发生率升高。同时,白癜风也可作为副肿瘤综合征而伴随肿瘤出现。
本期分享一例前列腺癌伴发白癜风的病例。对于白癜风患者也应注意是否同时存在其他部位症状体征,排除可能存在的肿瘤情况。
图 1 患者皮肤改变(来源 DOI:10.7759/cureus.59349)
为明确诊断,于右膝和左肘部行皮肤活检(图 2,图 3)。右膝皮肤标本显示几乎无炎性浸润,轻微过度角化,结缔组织黑色素细胞大量丢失,脱色素区域还具有不一致的色素沉着。左肘部皮肤标本具有同样表现。活检均符合白癜风,而真菌阴性,因此诊断为白癜风。
图 2 标本黑色素染色(来源 DOI:10.7759/cureus.59349)
图 3 标本 T 细胞识别黑色素瘤抗原染色(来源 DOI:10.7759/cureus.59349)
患者既往具有前列腺癌病史。2018 年,患者主因下腹部疼痛就诊于泌尿科。行经直肠超声指导下前列腺活检,显示 3/12 针为前列腺癌。前列腺左侧中部,右侧基底部,右侧中部区均为前列腺腺癌,肿瘤累及 30%,<5% 和 10%。Gleason 评分为 6,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PI-RADS)评分为 2,提示低转移风险,生长缓慢,发展为临床显著肿瘤可能性低。
由于相对低风险,患者行积极监测,未行抗肿瘤治疗。在 2018 年 ~2023 年定期复查,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
2023 年 8 月,患者血浆 PSA 从 10.4 ng/mL 升高至 13.57 ng/mL,引起关注。2023 年末,因白癜风恶化就诊后数日,患者接受前列腺癌 12 针活检,显示仅 1/12 针为前列腺癌阳性,在左侧中区。Gleason 评分 6 分,PI-RADS 2 分,类似于之前活检,累及 5% 活检区域,严重性低。
患者同时具有尿流变细症状,但是稳定。因此患者和医师均同意暂缓前列腺药物治疗。患者接受 1.5% JAK1/JAK2 抑制剂 ruxolitinib 和 0.1% 他克莫司局部治疗白癜风[1]。
约 20% 的肿瘤患者可发生副肿瘤综合征,也即出现肿瘤远隔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副肿瘤综合征可能和肿瘤释放肽类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抗肿瘤抗体和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有关。
皮肤副肿瘤综合征包括皮肤瘙痒,潮红,角化症,色素沉着,天疱疮,迁移性坏死性红斑,皮肤红肿性乳头状瘤病,恶性黑棘皮病,掌性棘皮病等。而白癜风是其中较少见的一种。
白癜风是皮肤脱色素而出现的边界清楚的白斑,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达到 2%。常在身体两侧对称出现,多首先出现于指端,上肢和面部。症状主要对外观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患者也可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形象恶化等精神心理表现。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机制包括自身免疫病,遗传和氧化应激。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是白癜风的主要发病机制,由于产生色素的黑素细胞被破坏而导致皮肤脱色素。白癜风自身免疫紊乱常伴随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狼疮等[2]。
同时,白癜风还可伴发胃癌、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有研究报道白癜风患者前列腺癌等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 2018 年的研究中,白癜风男性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平均男性人群的 3.1 倍,且其他恶性肿瘤发生率也更高(0.71/100 人-年 vs 0.28/100 人-年)[3]。而一项 2021 年的研究显示白癜风患者总恶性肿瘤发生率并未升高,为 0.62/100 人-年 vs 0.73/100 人-年。研究依旧发现白癜风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性[4]。
尽管白癜风和前列腺癌的病生理潜在相关性还不清楚,两种情况可能有共同的机制。白癜风和前列腺癌的潜在机制包括细胞因子和维生素 D3 的作用。白癜风和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血浆维生素 D3 水平常低于对照组。一项研究显示 68.9% 的白癜风患者缺乏 25-羟维生素 D3[5]。
同时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细胞含有维生素 D 受体,可结合 1,25-二羟维生素 D3。这一通路导致编码 CDK 抑制剂的基因转录,促进快速细胞分裂[6]。因此,更高的血浆维生素 D 浓度可能抑制前列腺肿瘤增殖。此外,还有研究显示维生素 D 可抑制前列腺癌进展。一项研究显示更高水平的血浆维生素 D 水平和较低的前列腺癌侵袭性相关,每 20 nmmol/L 25-羟维生素 D3 浓度可将死亡率降低 9%[7]。
另一个白癜风和前列腺癌相关性的重要因素是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机制。IFN-γ 是白癜风发作和进展的驱动力。IFN-γ 可通过 JAK-STAT 通路介导免疫反应,活化转录因子 STAT1。STAT1 促进编码 CXCL9 和 CXCL10 的基因转录,这是招募 CD8+细胞毒性 T 细胞的细胞因子。而 IFN-γ 对前列腺癌同时具有促癌和抗癌效应。IFN-γ 信号可导致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导致癌细胞转移。
因此白癜风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可能来自于降低的维生素 D 水平和增加的 IFN-γ 水平,但是确切机制还需要更多研究。
白癜风可在肿瘤诊断前或诊断后发展。部分病例中白癜风可反映肿瘤动态变化。一项病例报告中,一例患者发生白癜风后,检查发现既往切除的肾上腺皮质癌复发,切除肿瘤后 2 周白癜风退缩[8]。而在该病例中,白癜风和前列腺癌严重性并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