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

评论

5

1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庚欣:俄乌和谈方向对了,慢一点也可以接受

图片

直新闻这次美俄乌三方的交叉会谈似乎没有达成明显的共识,有人说是“破局”了,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庚欣我不赞成“破局”的说法,这次会谈虽然没有达成大家所期待的、很明确的类似“联合公报”等突破性的共识,但从各方发布的信息来看,俄乌虽仍然缺乏互信,但也没有“掀桌子”,各方都没有拒绝谈判的意向。

可见,打了三年的俄乌战场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只打不谈”走向“边打边谈”,即从以军事手段为主实现政治目标,逐步转向从“打谈结合”过渡到“以谈为主”方式,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最近俄乌虽然军事上还没有停手,但根本目的已不单纯是追求战场成果,而是意图增多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迫使对方在谈判中作出更大让步。这实际上就是标志着俄乌冲突正在逐步走上“政治解决”的轨道,方向是积极的,基本面应该肯定。


我认为现在这个“边打边谈”的阶段,应该采取的具体方针有十六个字,就是“先和后谈,先易后难,由点到面,谈而有信”。


所谓“先和后谈”,是指各方必须要先有走向“和平”、“和解”的意愿,才能有谈判的进展;所谓“先易后难”,是指可以将“领土”等最艰难的课题放在后面,先从比较易于达成共识的话题做起,培养互信,积累共识;所谓“由点到面”,是指要紧紧抓住达成的共识点,切实落地,不怕少,但要实际兑现承诺,一步步扎实地向前走,逐步扩展;所谓“谈而有信”,是指即使目前谈判刚刚起步,但“互信”仍是最根本的,说好的就一定要履行,不要言而无信。


这两天,大家似乎对这次美俄乌会谈失望的情绪比较多,因为仗打了三年,所有人包括当事方,都希望尽快走向政治解决的方向。以美国为代表,各方都有一些要价太高、操之过急的感觉,但欲速不达。毕竟延续三年的铁血战争,我们想要以三天就解决问题,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有一句话叫“打一谈二”,也就是说打了一年需要至少双倍的两年时间来进行和谈、磨合。今天俄乌战火烧了三年了,还不要说美俄之间30年的悲情对抗和80年的冷战遗存,这些都不会在一个早上得以解决,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来面对这个长期形成的历史难题,并且争取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永久性的和平稳定局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当然不是一日之功。尽管我们希望打了三年的仗,不一定非要谈六年才解决问题。但谈6个月还是有可能的,我们不能仅仅谈了12个小时没有突破性进展,就说是“破局”了。


我最近常说。俄乌形势就像一条大船,船的方向是最重要的。方向对了,慢一点也可以接受,但如果方向错了,速度快或慢都会带来灾难的后果。现在谈判已经开始,说明这条船正在转向一个政治解决的方向,这是好事。


图片


直新闻最近有关美俄乌会谈,有很多议论,有人说美俄在餐桌上,乌克兰等似乎在菜单上,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庚欣我很反感这种说法,前不久有美方的高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这种说法首先是很不严肃的。他把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用一种轻飘的、并不贴切的比喻来开这种外交玩笑,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典型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丑恶逻辑,是一种陈词滥调,既不符合今天时代主流的现实走向,也和今天交战各方的实际定位和处境并不相合。三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战争无赢家,美俄在乌克兰都是输家,都是失败者,尽管乌克兰是这种失败的最直接的受害者。

其实马克思年轻的时候就说过,“奴役别人的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锻造镣铐”。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辩证法,而且也正是美俄在今天这场战争中的具体现实。


比如美国,似乎在这三年中占了一些便宜,挑拨了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自己又得到了一些能源、军火买卖上的好处,还重整了所谓北约的盟友体制,而且是用俄乌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方式来消耗俄罗斯的综合实力。但是美国的最大失败,就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因为拜登的操作已经使美国在战略格局上陷入了一个四面受敌的困境之中。特朗普不惜丢掉国家的信誉脸面,出尔反尔,转向讨好俄罗斯,不过是杯水车薪,恐怕也很难摆脱这种困境。俄乌战事使美俄关系必然掉进一个长期对抗的陷阱,并进而可能延伸到中东、伊朗、朝鲜等方面,都对美国形成压力。特朗普复归的短期效应,能否真正缓和这种局面,依然还是个问号,而他的“反复无常”更使美国内政外交面临更大的变数和挑战。这次会谈中特朗普表现的困境,让内外舆论都认为美国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放在了菜单里,成了一个“骑虎难下”的被动角色。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全面,可能主要是出自对特朗普的反感,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普京是赢家,因为似乎俄罗斯获得了一些战前没有的利益。但是,打了三年多,俄罗斯这么一个号称仅次于美国的核大国、军事大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俄罗斯最根本的损失,一是自己二战流血牺牲努力建构的政治军事大国的“威慑”形象,这次褪色不少。目前的转圜主要还是出于美国特朗普“逢拜必反”的内部政治需要,并不是俄军的英勇善战,也不是俄罗斯的战略成功。二是美俄更加坚固的结构性对抗已经形成,特朗普毕竟只是美国政治的一个非常态的特例,今后美俄关系还会有起伏。而且北约东扩,瑞士芬兰入约已成定局,即使乌克兰暂时难以加入北约,这也使得俄罗斯这次对乌行动的最初目标已经破产。这些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世界级大国,已经是一个悲剧了,目前会谈的进展,似乎国际舆论等又在营造“俄罗斯成为停火主要障碍”的氛围,历史是否会再次将俄罗斯推上火炉,普京能否经受住新的考验,又是一个未知数,摆在大家面前。


至于欧洲和乌克兰的损失则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多提了。总之,今天的美俄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为实现停火多做些实事,和平实现了,大家就都坐在餐桌上了,战争不停,谁也逃脱不了被动、失败的结局。



作者丨庚欣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张思南
审校丨吴蔚
监制丨池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