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事贸易领域,中国对外军售政策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巴军事合作成果丰硕,巴基斯坦成为全球范围内列装中国歼-10战机的国家之一。
然而,同为“兄弟国家”的朝鲜,却为什么始终未能从中国引入先进战机?
这种差异引发了各界广泛的讨论与猜测。
中国军贸政策的历史演进
回溯历史,要深入理解中国对巴基斯坦和朝鲜在武器供应政策上的显著差异,就必须先梳理中国军贸政策的发展脉络。
冷战时期,中国秉持国际主义精神,对外军事援助多以无偿形式开展。
朝鲜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曾长期获得中国的武器援助,歼-5、歼-6、歼-7等战机相继进入朝鲜空军序列,为朝鲜构建起早期的空军防御体系,有效抵御了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军事威胁。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这种无偿援助逐渐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军售。
1979年,中国完成了第一笔对外军售——向埃及出口50架歼-6战机。这成为中国军贸走向市场化的标志性开端。
自此,中国的军售政策转变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即使是与中国关系深厚的国家,也必须支付真金白银才能购买中国的先进装备。
这一转变,在巴基斯坦和朝鲜身上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巴基斯坦:缘何成功“牵手”歼-10?
近年来,巴基斯坦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与中国的合作愈发紧密,堪称中国军售的典型成功案例。
2022年,巴基斯坦装备了中国6架歼-10C战机。
那么,巴基斯坦究竟凭借什么优势,成为中国军售的重点合作国家?
从经济实力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具备强大的购买力。
2020年,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紧张局势的加剧,巴基斯坦将2023财年的国防预算提高了11.9%。
这一显著的增幅,充分彰显了巴基斯坦对军事投入的高度重视。
同时,在长期合作中,巴基斯坦展现出卓越的资金运作能力,多年来与中国共同研发的枭龙战机项目,巴方主动承担了50%的研发经费。
这种真金白银的投资能力,使巴基斯坦有能力承接中国先进战机的市场价格。
再者,地缘政治与军事需求的高度契合,是中巴军贸合作的关键纽带。
作为印度的长期对手,巴基斯坦面临巨大军事压力。
印度近年来引进法国“阵风”战机、俄罗斯苏-30MKI战机等先进装备,空中力量得到极大增强。而巴基斯坦亟需一款性能卓越、能够抗衡印度空中优势的主力战机。
歼-10C凭借其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出色机动性等优势,成为巴基斯坦空军力量升级的不二选择。
不可忽视的是,中巴之间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是军贸合作的基础。
巴基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支点国家,更是中国在南亚地区不可或缺的战略盟友。
向巴基斯坦出口先进战机,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巴基斯坦的国防实力,强化两国军事合作的紧密度,更能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朝鲜:多重制约因素
与巴基斯坦在军贸领域的顺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鲜在获取中国先进战机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原因。
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困境的束缚。
依据韩联社数据,朝鲜2023年GDP为4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5.2亿元),同比增长3.1%,时隔4年由负转正。
2025年,朝鲜将把总预算的15.7%用于国防,国防支出略降。
相比巴基斯坦自1951年至2023年平均为3284.14亿美元的军事开支,如此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得朝鲜在面对中国先进战机的市场价格时,根本无力承受。
即便是相对早期型号的歼-10A战机,其成本也远超朝鲜的承受能力。
其次,技术能力的不足。
现代战机维护复杂,对技术支持的要求高。
以歼-10C为例,其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航电系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精细维护与操作。
而朝鲜目前空军装备中最先进的战机是苏联时代的米格-29,而朝鲜对其维护已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引入更为复杂的歼-10C战机,朝鲜恐怕难以维持其正常运作。
最后,从性价比与地缘政治风险层面考量,即便中国向朝鲜提供先进战机,实际所能发挥的军事效能也十分有限。
在当前地区军事格局下,若朝鲜想要有效抗衡美韩联军的空中力量,理论上需要列装如歼-20这样的第五代先进战机。
但以朝鲜现有的技术水平、飞行员素质以及配套保障能力,根本无法充分发挥此类高端装备的战斗力,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若向朝鲜公开出售先进武器,极有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尤其是美国和韩国。
这与中国一贯秉持的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不得不谨慎权衡。
军售政策背后的战略考量
通过对比巴基斯坦和朝鲜,中国在军售问题上的逻辑显得十分清晰。
巴基斯坦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明确的军事需求以及与中国高度契合的地缘政治利益,成为中国军售的理想合作伙伴。
而朝鲜由于经济、技术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限制,短期内难以满足中国军售的现实条件,无法成为中国重点扶持的军事装备引进对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朝鲜的安全需求漠不关心。
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框架下,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其他多元化方式支持朝鲜,如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以及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给予援助,以帮助朝鲜维持必要的防御能力,这种方式更为灵活且风险可控,也更符合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整体战略利益。
结语
中国在对巴基斯坦和朝鲜的军售问题上,充分展现出基于市场化规则的经济理性,以及从外交、安全战略全局出发的成熟考量。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军贸领域的专业性与规范性,更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进程中所秉持的战略智慧与担当精神。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观察|巴空军引进歼10C,中国高端军机出口的一次重大突破_
中国航空新闻网(CAN):5美元闯出大市场!中国军机与埃及的山海之缘
中国新闻网:中国歼-10CE战斗机首次出口巴基斯坦
凤凰资讯:中巴共同研制“枭龙/JF-17”双方各承担一半费用_
界面新闻: 印巴边境局势紧张,巴基斯坦将增加下一财年国防预算
韩联社:朝鲜去年GDP同比增3.1% 时隔四年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