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4

评论

11

1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国反制直击美国市场核心,曾经的特朗普支持者,如今成最大受害者

2025年3月10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农产品启动最高达15%的关税。

近年来,美国频繁将关税作为经济和外交博弈的工具,不仅针对竞争对手,也对盟友毫不手软。

图片

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极力打压中国,将加征关税视为遏制中国发展的关键手段。

然而,中国的反制措施却让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迅速展开反击,特别是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行业的精准打击,直接威胁到了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基础,也让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深远变化。

美国挑起关税战:从中国到盟友无一幸免

美国近年来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愈发激进。

上一届美国政府曾对英国、印度等六个盟友强推关税加征计划,引发国际社会不满,但最终以谈判妥协告终。

然而,现任美国政府延续并升级这一策略,不仅对盟友强硬加税,还将矛头对准中国。

图片

2025年2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10%的关税,涵盖所有输美的中国产品。

同年3月,美国对全球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的关税,并取消豁免待遇。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入全面升级阶段。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指控和施压并非个例。

美国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先后加征25%的关税,并对欧盟出口企业施加压力。

图片

美国毫不留情的贸易政策让盟友和对手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其的贸易关系。

中国精准反制:农产品受重击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迅速展开强硬反击,特别是在农产品领域实施精准打击。

2月10日,中国率先对美国的原油、天然气和部分工业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

紧接着,3月,中国进一步扩大反制范围,将目标对准美国农产品,包括玉米、小麦、鸡肉、大豆等。

具体加征税率为10%至15%不等。

图片

这一策略直击美国的软肋。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大豆、玉米和牛肉的出口在美国出口中位居前三。

然而,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的头号买家,迅速减少了进口。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的玉米量主要来源国转向巴西和乌克兰。

与此同时,巴西的大豆供应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70%。

图片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通过加征15%的关税暂停了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农业州受重创,美国政策反噬

中国的反制措施对美国农业州造成了直接冲击。

随着中国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农业州的收入锐减。

这些地区在政治上是现任总统的重要票仓,如今却成为贸易战中的最大受害者。

图片

美国农业协会公开表示,如果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美国农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而这一损失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正在显著下降,巴西、乌克兰等国家正加速填补市场空缺。

反观美国,面对农产品出口锐减的困境,逐渐开始失去在全球农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即便美国试图开拓其他出口国家,但进口需求的总量有限,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巨大缺口。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这场中美贸易战已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开始影响全球贸易秩序。

图片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捍卫自身经济利益,但却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

中国的反击不仅让美国付出沉重代价,还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以钢铁和铝为例,美国的高额关税政策对欧盟出口形成直接威胁。

欧盟内部相关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同时也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方向。

一旦欧盟和其他国家调整供应链,美国的钢铁和铝行业可能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巴西和乌克兰在农产品出口中的崛起,也表明全球生产和贸易链条正在发生变化。

图片

中国通过供应链调整降低对美国的依赖,而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可替代性”被打破,这种错判使美国在这场博弈中付出了惨痛代价。

结语

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本意是通过加征关税遏制中国,却未料到中国的反制如此精准且有效。

从农产品到能源,从盟友到对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面临双重夹击。

一方面,中国通过供应链优化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另一方面,贸易摩擦让美国农业州和工业链承受了巨大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场贸易摩擦的后果不仅局限于中美之间,全球贸易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可以预见,美国贸易政策的“三板斧”或许最终会砍到自己身上,而中国已在战略调整中为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做好了充足准备。

参考信息

参考消息 “奉陪到底”,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生效

红色文化网 国对盟友的打击也绝不留情,拟对英国印度等六国加征报复性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联合早报 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铝征25%关税

新京报 替代方案充足,国内养殖业可沉着应对美国农产品关税浮动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