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东莞松山湖召开综合网格管理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工作,通过“多格合一、多员合一、联合巡查、协同处置”的综合网格管理模式,探索打造全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松山湖样本”,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东莞市副市长、松山湖党工委书记陈庆松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阳为园区综合网格管理指挥中心及四个片区分中心授牌。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四大片区党委负责人及综合网格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专班人员,综合网格指导员,全体松山湖综合网格员约220人参加会议。
松山湖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基层治理面临人口密集、情况复杂等挑战,此次改革旨在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条块分割、协同不足等难题。园区党工委制定《关于推进松山湖综合网格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一张网、一个中心、一支队伍、一套清单、一套制度、一个平台”的“六个一”总体框架,整合智网、城管、应急等146名巡查力量组建综合网格员队伍,科学划分15个综合网格、29个智慧网格,梳理349项入格事项,涵盖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民生服务等领域。
陈庆松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强调综合网格建设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举措。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多网合一、多员合一”破解条块分割、协同不足、响应滞后等治理痛点;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党工委-片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党建管理体系,推动职能部门、片区党委、网格员协同联动;坚持科技赋能,升级改造智慧网格管理系统,与“智慧松山湖”结合建设。全体网格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根一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
会上,社会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了松山湖综合网格管理总体部署情况,综合网格管理片区分中心代表及综合网格长代表先后作表态发言。
根据方案,每个网格配备1名年轻干部担任指导员;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主动融入网格,形成多元共治合力;建立“发现上报-分类推送-协调处理-跟踪回访-评价结案”闭环机制,限时办结网格事件;在现有市智慧网格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新增入格事项在园区正常流转;配合园区“智慧松山湖”项目,整合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数据资源,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文、图 | 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松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