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加速落地一系列举措,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春日的中国,知名跨国企业掌门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至沓来,都将中国作为全球布局的重心、开放合作的伙伴。从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众多国际人士共同见证着中国高水平开放迸发的蓬勃活力和新机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埃里克·伯格洛夫:今年初出现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回暖。中国提出的提振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举措,有助于营造更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
宝马集团董事长 齐普策: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世界深度融合,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各方创造机遇。可以说,中国是我们推进技术创新、快速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产品中的理想之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行科学谋划,作出战略决策,推动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落地。不久前,在贵州、云南考察时,总书记着眼当地实际,强调“云南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贵州要“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为各地进一步扩大开放指明方向。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 崔卫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决策部署下,中国推动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今年以来,一系列开放举措加速落地。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等方面,提出20项措施。
1月1日,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双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税目数超过95%。截至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2月1日起,297项商品新增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目前,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封关运作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
首批13家外资企业正式获批经营增值电信业务;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开诊,服务业开放步伐加快。
高水平开放,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涌动。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3个月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88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4.9%。
今年前2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近60%,中欧班列进出口过货量同比增长15.4%。
今年前2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5.8%,英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7.9%和54.7%。
众多跨国企业用真金白银为中国投下“信任票”。在江苏太仓,这家德资企业每年都坚持拿出在中国30%的净利润用于再投资,企业新建的二期厂房下半年将投产,产能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
在上海,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今年夏天将正式迎客。
中国乐高乐园度假区董事总经理 史福瑞: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我们会继续坚定投资中国。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今年,我国将扎实推进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还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条目。
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