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2025年3月21日文章,特朗普正谋划行政令助力美国造船业发展,当中有项计划为向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取最高150万美元费用。
不过,由于该举动会极大冲击美国商品出口,已招致美国众多领域人士的强烈抵制。
观察者网消息,美国不少的企业家以及专家都不认可这个计划,并且表示相对于关税战,这个计划对于全球贸易的扰乱程度更高,甚至可能会出现“贸易末日”。
那么,为何会引发如此广泛的担忧?这些行动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政治与经济逻辑?
美国贸易“新策略”剖析
美国在贸易领域的动作可谓是激进又频繁。
自特朗普政府1.0时期起,贸易保护主义的火苗便开始蹿升,到如今,这股势头不但没减弱,反而越烧越旺。
美国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策略,已远远超出传统关税战的范畴。
传统关税战主要靠加征关税,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以此保护本国产业。
可如今,美国不仅加征关税,还使出了一系列更为复杂、隐蔽的手段。
比如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设置严苛的技术壁垒,限制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
美国对中国所加征的关税,平均税率已处较高水平,这直接导致中国输美商品的成本显著攀升。
技术壁垒的设置,更是让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
像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本是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积极力量,却遭到美国的百般打压,海外市场拓展严重受限。
相较关税战,危害几何?
关税战已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而美国如今的所作所为,危害更是远超以往。
关税战主要影响贸易成本和规模,这次美国的全方位贸易遏制,则是从根本上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全球产业链是在长期国际分工中形成的,各国各地区相互依存。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关键基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都有着重要位置。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遏制,让原本紧密协作的产业链出现断裂。
许多依赖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企业,有可能会面临着供应短缺的难题。
这不仅使企业生产受阻,还引发全球范围的物价上涨。
以汽车行业为例,新华网消息,即便是在关税战开打的背景下,2020年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都仍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
美国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致使美国本土汽车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扬。
为保障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抬高汽车售价,进而打压了市场需求。
该连锁反应从美国向全球扩散,让整个汽车行业深陷艰难处境。
美国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施行这般激进贸易政策,背后有着繁杂的政治与经济因素。
经济上,美国妄图借遏制中国发展,稳固自身在全球经济里的霸主之位。
中国经济迅猛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优势,特别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中国竞争力持续提升,给美国带来极大压力,故而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来护持本国产业。
通过加征关税和设置技术壁垒,美国期望减少中国商品进口,增加本国产品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美国意图大力扶持本土企业,促进产业回流,以此来复兴美国的制造业。
但实际上,这类举措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美国经济所遭遇的难题,反倒会打破全球经济原有的平衡,影响其稳定性。
从政治维度而言,美国的贸易政策是其地缘政治战略布局的构成要素,美国企图借由在贸易方面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其他诸多问题上作出妥协。
此外,美国还想拉拢盟友,共同对中国实施贸易遏制,巩固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地位。
但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中美两国利益,也让美国盟友陷入两难。
许多国家明白,与中国合作对本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不愿轻易追随美国。
结语
美国推行的贸易遏制策略,给全球贸易秩序笼罩上了浓重的不确定性阴霾。
长此以往,全球贸易必将陷入无序混乱,各国经济都难以独善其身,遭受严重冲击。
众多国家纷纷重新考量自身贸易政策,探寻应对之策。
部分国家通过强化与他国合作,尝试构建全新贸易伙伴关系,以此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
中国一贯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倡导自由贸易。
面对美国的贸易挑衅,中国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国家展开贸易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全力拓展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开放国内市场,拉动内需增长,逐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
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遏制行径,其危害程度远超关税战,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这一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中美两国,更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只有摒弃错误的贸易政策,与中国及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全球贸易“末日”的到来,实现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
参考资料:
环球网:扰乱国际航运,影响美国出口,美欲对中国船收费引多个行业担忧,2025-03-21
观察者网:“美国对华这么干,比关税战还恐怖,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2025-03-24
环球时报:商务部: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坚决反对,2024-12-03
海外网:环球时报:美不顾一切打压华为,让中国人怎么看美国,2019-05-16
新华网:从零部件进出口看中国汽车产业链,20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