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评测:内外再进化,体验很不错

AI划重点 · 全文约6352字,阅读需19分钟

1.微星推出了新款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主板,采用了荧光绿主题色,外观更具辨识度。

2.该主板将显卡插槽放在第一位,提高了紧凑机箱中显卡的兼容性,同时保留了两个M.2插槽的散热装甲。

3.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提供了12+2+1相供电,ALC4080声卡供电模块,以及WiFi 7无线网络等功能。

4.测试结果显示,该主板在供电能力、内存超频方面表现优秀,满足用户日常需求。

5.目前,微星官方定价1499元,已开启预售,首发预约可领50元券,实际到手价1449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首批B850主板发布两个多月后,微星终于带来了“万众期待”的MAG 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也就是DIY用户们十分熟悉的“迫击炮”系列。仅从外观上看,新一代的B850M迫击炮不仅使用了和MAG系列对应的荧光绿主题色,而且下方PCIe槽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显卡插槽放在了第一位,可以在紧凑机箱中容纳更厚的显卡,那么它实际的用料、供电表现和超频表现又是如何呢?别急,这篇评测将会为你一一道来。

图片

包装&外观设计:全新黑绿配色,硬核醒目

图片

外观设计是这张微星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改变最大的地方——无论是包装还是主板本身。一如我们之前评测过的B860M MORTAR WIFI那样,微星正逐步统一同一产品线的设计语言:包装上没有了经典的“炮弹”图标和银白钢板背景,取而代之的是极简风格的设计,中央简洁明了地写明了主板的型号,右下角则是醒目的B850芯片组和AIPC标识,十分简约,有点不苟言笑的军人味道。背面依旧是一些卖点信息,像是显卡插槽和M.2马甲的EZ-DIY设计、3个M.2插槽和WiFi 7无线网络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快速了解主板的信息。

图片

来到主板本体,由于采用了MAG系列专属的荧光绿作为点缀,这款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在视觉上比上代有辨识度很多。主板整体依旧以酷黑作为底色,左侧供电散热马甲上用荧光绿印上了MAG系列的标志,并有黑色亮面纹理对马甲进行分割,营造出硬核的装甲气息,上部的另一块马甲则有荧光绿的“MAG”字样,与左侧马甲的标志相呼应。两块马甲的厚度都相当扎实,并在一侧做了鳍片式设计来增大散热面积。

图片

图片

主板中部是PCIe 5.0×16的显卡插槽,下面是两个M.2插槽和南桥散热装甲。这次微星选择将显卡插槽移到首位,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显卡厚度兼容性,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合并两个M.2插槽的散热装甲,打造出更加整洁的外观,可以看到南桥装甲与M.2装甲紧密相连在一起,视觉上一体感相当强。装甲表面的磨砂处理也透露出一些高端主板的味道,使得整张主板的质感更上一层楼。

图片

主板背面没有过多的装饰,一切都以实用性为主,下方用白色箭头指出了重点走线区域,提醒用户在安装时要留意,避免其和机箱产生碰撞和挤压,否则与磕碰到突出元件一样对主板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

图片

配件方面,B850M MORTAR WIFI配备了1条SATA 3.0数据线、1个WiFi 7鲨鱼鳍天线、1条风扇PWM供电灯光二合一扩展线、1条前置面板接针延长线,以及2个M.2螺柱和1个M.2螺柱简易螺丝刀,配置上比一般B850 M-ATX主板要丰富一些,也可以算作自家MPG B850 EDGE TI的“减配”版。其中那条原本是PWM供电灯光USB三合一的扩展线变成了供电灯光二合一扩展线,配合主板上的PWM供电灯光二合一接口,可扩展出1个4pin PWM供电接口和1个ARGB灯光接口,既保障了主板的扩展性,又节约了主板的位置。

配套的M.2螺柱则都升级为了新一代的EZ M.2快拆版本,螺柱顶部圆头具有弹性,只需按下即可卡住M.2 SSD的尾部,相当方便。

扩展接口:全快拆设计,双PCIe 5.0 M.2插槽

内存插槽

图片

和很多B850 M-ATX主板一样,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配备了4条DDR5内存插槽,单根最大支持容量可以达到64GB,最高支持频率达到8200+(OC)MHz,比上代提升了600MHz,同时这个频率支持幅度在B850M主板中也属于较高水平。插槽均采用单边卡扣设计,有助于在紧凑型机箱内更换内存。

PCIe插槽和M.2插槽

图片

这代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最大的改变在于PCIe插槽和M.2位置插槽的调整。微星将PCIe 5.0×16显卡插槽放在了第一位,仅在CPU插槽之下,而正面两个M.2插槽则放在了显卡插槽的下面,最下方是一个开放的PCIe 4.0×1插槽。上调显卡插槽后,在某些紧凑型机箱中,插槽到机箱底部的空间会增大很多,有助于容纳比较厚的高端显卡

图片

那既然兼容性都为较厚的高端显卡而设计了,插槽自然要用上金属加固处理,而且还带上了快拆设计,跟之前推出的主板一样,在主板边缘有一个快拆按钮,只需按一下就会让显卡卡槽的卡扣保持开启,不需要一只手按住按钮的同时,用另一只去拆显卡,对于玩家来说更加方便。按钮旁边还有一个会随着锁扣状态变化而变换的图标,提示用户当前锁扣的状态,当然也可以通过按钮的凸起高度来判断锁扣的开合情况。

图片

显卡插槽下方就是两个M.2插槽,散热马甲也是配上了快拆设计,按动左边的弹片即可松开卡扣,拆下马甲,相当方便。两条插槽都是直连CPU的PCIe 5.0×4 M.2插槽,比上代两条PCIe 4.0×4升级了不少。靠上一条只支持2280一种规格,下方插槽的规格支持多一些,能兼容2280和2260。两个插槽的左端都配备了固定旋钮,旋转一下即可固定M.2 SSD的尾部,底部还有散热片,以提供更充足的散热条件。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使用3槽或以上的高端显卡,这两条M.2插槽会不可避免地被显卡散热器遮住,运行时显卡发出的热量会影响SSD,因此建议选择发热量低一些的M.2 SSD。

图片

剩下的一个M.2插槽被放在主板背面,这个插槽的速率就比较低了,只有PCIe 4.0×2,不过它的用处还是有的,有些用户手中有一些闲置的PCIe 3.0 M.2 SSD,这个插槽可以将这些闲置的SSD给利用起来,扩展出更多的存储空间。

板载I/O接口

图片

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的板载接口延续了前几代齐全够量的特点。提供了5个4-pin PWM风扇接口和1个水泵接口,接口分布在主板右上角和底部,方便与散热器、机箱风扇相连接。3个5V ARGB接口也是类似的分布,如果还不够用的话,主板下沿的EZ Conn二合一接口还能再提供1个4-pin PWM接口和1个5V ARGB接口。而USB接口方面,B850M MORTAR WIFI可以提供6个前置Type-A接口和1个10Gbps的前置Type-C接口,应付一般的用户需求绰绰有余了。SATA接口则位于主板右下方,共有4个,使用常规的堆叠式设计。

图片

背部I/O接口&按钮

图片

相比起板载接口的齐全够量,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的背部接口略显不够了,总共有9个USB接口,其中2个是Type-C接口,靠上的一个为10Gbps速率,靠下的一个为20Gbps速率。剩下的7个均为Type-A接口,上方3个红色接口速率为20Gbps,下方蓝色的则为5Gbps接口。除了USB接口外,背板上还有1个5G网口和1个HDMI 2.1接口,以及WiFi 7接口和3个音频接口。其中WiFi 7接口采用直插+螺纹双设计,既享受直插式天线的便利,又保留了用户更换信号更强天线的余地,相当有心。

背板顶端配有两个按钮,分别是一键刷BIOS和清除CMOS按钮,微星将这两个按钮放到背板上,方便喜欢自己折腾的用户在超频出现问题的时候使用。

主板拆解:12+2+1相供电,ALC4080声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电模块

图片

图片

这次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依然采用12+2+1相供电,其中12相为核心供电,2相为Soc供电,1相为Misc供电。虽说供电相数相同,不过每相Dr.MOS的最大支持电流有所调整,从上代的80A调整为60A,所有Dr.MOS的型号均为来自MPS的MP87661。核心和Soc的供电控制芯片则和上代保持一致,均为MPS的MP2857,而Misc供电的控制芯片则在左下角,型号为Richtek的RT3672EE。

图片

微星这代主板都在下沿加入了一个8pin的显卡辅助供电接口,本意是为了给当时尚未发布的RTX 50系显卡做额外供电的,不过如今RTX 50系显卡已经发布,我们实测后发现显卡从PCIe插槽取电极少,因此这个设计目前来讲并无太多用得上的地方,不过有总比没有好的,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有一张卡需要从PCIe槽取电,有备无患总归让人安心一点。

声卡&网卡

图片

声卡方面,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使用了来自瑞昱的Realtek ALC4080,这个芯片是中高端主板的常客,能放到这块主板上属实有点意外。芯片支持7.1声道、120dB SNR的立体声输出、113dB SNR的音频输入、以及32-Bit/384kHz回放。另外,微星还为其配备了Audio Boost 5技术,加入了抗干扰音频电路,以及5颗音频专用滤波电容,这有助于减少底噪,提高声音输出的质量。

图片

至于网络方面,有线网卡同样采用了来自瑞昱的RTL8126-VB,无线网卡则是来自高通的QCNCM865,支持WiFi 7,理论峰值速率能去到5.8Gbps,频宽可达320MHz,支持4096-QAM,比WiFi 6E提升明显。蓝牙版本为5.4,不过目前市面上支持的设备不多。

上机测试:供电能力够用,内存超频依旧优秀

测试配置说明

图片

测试用的CPU我们直接用上了AMD的Ryzen 9 9950X,看看调整后的主板供电是否能带得动这颗旗舰处理器,内存选择了AMD平台效能比较好的芝奇 焰锋戟 DDR5-6000 CL28(16GB×2),同时也看看主板能否把这两条UDIMM内存超频到DDR5-8200以上。测试时BIOS更新至最新的1.A10版本,AGESA版本号为1.2.0.3a。

BIOS体验

微星在X870系列主板发布的时候就把BIOS界面改成了最新的CLICK BIOS X,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也不例外,背景颜色从MPG的紫红色变成了MAG专属的荧光绿。简易模式下,EZ Config部分是最重要的改进点,包含了可直接提升CPU性能的PBO超频选项、显卡检测功能开关以及X3D Gaming Mode等功能,Memory Try it!功能也能够在简易模式下找到。通过上方的左右箭头可以切换到收藏栏,喜欢调整BIOS的用户可以在这里找到常用的选项设置,这样就可以在简易模式下调整不少的高级选项了。

图片

简易模式右边是当前CPU、内存、存储设备和风扇的运行状态,点击对应栏位的小齿轮就能看到详细信息。顶端则还有M-FLASH BIOS更新、常用功能收藏夹、BIOS变更选项记录、PBO超频开关等功能按键,不过图标设置得比较小,且没有什么明确的指引,建议官方后续做一些显眼的标识会比较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级模式的变化主要是变成了多层级的列表形式,在最左边选择大项后,中间会选择大项下的细节选项。在内存超频页面,新增的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功能和Latency Killer延迟杀手,以及Memory Timing Preset功能都能够很轻松地找到。其中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相当于微星自家的超频预设,如果主板识别出内存颗粒的话,就会给出微星预设的超频方案,像我们测试的芝奇焰锋戟就给出了DDR5-6000的超频方案,方便不会手动超频的用户尝试。

图片

至于Latency Killer延迟杀手和Memory Timing Preset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往期每篇微星主板的评测都有提到,前者开启后会自动帮用户降低内存延迟;后者则是一个快速调整小参的功能,打开High-Efficiency Mode后就能看到有5个选项,除了Auto外,剩余的4个选项按调参激进程度排序依次是Relax<Balance<Tighter<Tightest。

CPU供电能力测试

除了常规的PBO选项外,微星这次在PBO界面额外提供了几个预设的超频选项,分为三挡随数字增大而逐渐激进的Enhanced Mode、三挡预设温度墙的Set Thermal Point,以及两档最激进的Enhanced Boost Mode。我们的供电能力测试就围绕着Enhanced Mode和Enhanced Boost Mode,以及默认模式和AMD PBO功能来展开,测试项目依旧是在不同模式下先进行10分钟的AIDA 64 Stress FPU烤机,以观察运行CPU满载时的运行状态和验证超频是否稳定,然后再通过CINEBench R23测试超频后的性能表现,测试时室温约在23℃。

图片

在前期的稳定性测试中,我们手头上的这颗9950X在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上可以稳定跑到Enhanced Mode 3档位,比之前测试的B850 EDGE TI GAMING WIFI要好上一挡,至于两档Enhanced Boost Mode依旧是开机后还没进桌面就卡死,看来其中的参数设置有些过于激进了。

图片

烤机测试中,开启PBO和解除限制之后,Ryzen 9 9950X的温度上升十分明显,测试过程中基本都是顶着95℃的温度墙在跑,两个CCD的频率分别在5.14/5.16GHz和4.82/4.87GHz,功耗在230W左右。这时候供电模块的温度倒不是很高,只在59、60℃左右,看来散热模块的导热效果相当不错。而两档PBO Enhanced Mode的表现基本就是增强版的PBO,对9950X进行了一定幅度的降压超频,将两个CCD的频率都往上提了一截,其他方面则和PBO差不多——除了PBO Enhanced Mode 3的功耗有一些增长外。总体来说,12+2+1相、60A SPS的供电配置算是接住了Ryzen 9 9950X的“挑战”,当然更多用户会选择Ryzen 5/7级别的处理器来搭配这块主板使用,对于这种级别的处理器来说,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的供电能力完全足够了。

接下来跑跑CINEbench R23测试,验证一下各挡位之间的性能差距。

图片

CINEbench R23的测试中,5种模式下的单核性能差距不大,PBO Enhanced Mode3比默认模式才高了约1.5%;多核性能则基本和烤机测试所反馈出来的频率差别一致,两个PBO Enhanced Mode领跑,领先幅度最高可到8.7%,看来这个超频预设的优化还是相当不错的,只要选择合适的挡位就能轻松超频,唯一需要注意的点就是搭配的散热器性能和CPU本身的体质了。

内存超频测试

在开始内存超频测试前,我们先来看看Memory Timing Preset各个挡位的调整幅度如何,测试时统一使用基础的DDR5-4800频率,避免内存运行不稳定带来的读写成绩异常的情况。

图片

可以看到,开启“Relax”挡位后,内存的读写和延迟表现都有十分明显的提升。

图片

而“Balance”挡位就已经优化得相当好了,后续的两档基本上就是精益求精,表现和“Balance”挡位拉不开差距,所以后续的超频测试我们就选择“Balance”挡位来优化。

图片


可以看到,在Latency Killer和Memory Timing Preset优化下,内存的读写速度和延迟有相当大的提升。同样是DDR5-6000频率下,开启两项优化功能后,内存读写分别提升了约10000MB/s和13000MB/s,延迟也从77.3ns压到了63ns,十分亮眼。

图片

手动超频到DDR5-6400之后,读写速度双双突破了90000MB/s,同时内存延迟进一步向60ns靠近,足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内存需求了。普通用户想要优化一下内存的读写表现,那么只需要无脑开启Latency Killer延迟杀手,并选择Memory Timing Preset的“Balance”挡位,就能得到相当可观的提升。

图片

极限超频方面,我们反复尝试后,将这套芝奇的焰锋戟超频到DDR5-8200 C42,并顺利地开机并完成测试跑分,在经过和前面一样的优化流程后,内存写入带宽突破了100GB/s,同时延迟下降至65ns左右,看来官方宣传的内存超频幅度并没有打折扣。总之,在内存优化这块,微星还是十分值得信赖的,哪怕是普通用户也能通过简单的设置得到更好的性能。

总结:内外再进化,体验很不错

相比起上代的B650M MORTAR WIFI,这代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可谓内外都进化了一圈,不仅将略显单调沉闷的纯黑设计换成了更加亮眼的黑绿相配,让整块主板看起来更有质感和设计感,而且双PCIe 5.0×4 M.2插槽的配置也比上代有着明显的进步,并且还充分考虑到用户对高端显卡的需求,将显卡插槽放在首位,提供更好的安装兼容性。性能上,调整过后的供电配置对于Ryzen 5/7级别的处理器完全够用,内存超频更是微星一贯以来的优势,普通用户无需花过多的心思,即可凭Latency Killer和Memory Timing Preset两项功能获得明显的提升,省心省力。

图片

不过这也不代表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是完美的,背部I/O的USB接口和上代一样,依旧少了一些,如果能增加USB 2.0接口用于给外设连接或供电,体验会更上一层楼。至于显卡对正面SSD的散热影响,这个算是为了兼容性而作出的让步,只能说有舍有得了。微星官方给这块主板定价1499元,比上代便宜了200元,目前已经开启预售,首发预约可领50元券,实际到手价1449元,属于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当然如果后续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的话,不失为一块性价比均衡的B850 M-ATX主板。

随时查看最新天梯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