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央视直播!东源航天紫云英霸屏6分钟!

3月25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
聚焦东源县柳城无人智慧农场
通过直播连线
全景展示东源无人智慧春耕景象
生动呈现东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成果
其中
东源推广种植的“太空紫云英
尤为引人注目

太空紫云英

图片

  

紫云英素有“中国绿肥之王”美誉。东源县柳城镇种植的航天品种“航紫5号”紫云英今春盛放,目前正在翻耕还田,化为肥料滋养大地。由神舟十三号搭载的紫云英种子,经国家植物航天育种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两年攻关后,成功培育出6个兼具早熟、高产、耐逆特性的新品系,“航紫5号”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试验数据显示,这批“太空紫云英”萌发率较常规品种提升7%,鲜草亩产预计突破2000公斤。传统双季稻种植让土壤“连轴转”,有机质流失严重。而“太空紫云英”不仅能固氮增肥,还能吸附重金属,配合无人机飞播、微生物菌剂等技术,构建起“太空基因+智能农机+生态修复”的立体改良体系。初步试验显示,该模式预计可使稻田化肥使用量减少25%-30%,稻米品质提升1个等级,每亩增收预计超300元。


  当天上午,在东源柳城无人智慧农场,与传统春耕大不相同,田间不见农民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有序作业的无人农机,它们在智能系统指挥下高效工作。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翻耕土地,深浅一致,整齐划一;智能插秧机匀速前行,将嫩绿秧苗有序插入田中,株距、行距均匀精准,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列阵。这些无人农机协同配合,让春耕变得高效又精准。


图片


  在央视直播中,农场技术人员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展示对农机作业状态的监测和调控。管理人员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时时查看农场的气象环境、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信息,依据数据精准决策,实现科学种植。



图片

  此次央视直播报道,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展示了东源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实践。近年来,东源县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以创新开展“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重要抓手,聚焦柳城镇丝苗米全产业链升级,全力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稻智慧无人农场——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集成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实现从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据介绍,东源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探索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图片



图片


深河消费帮扶平台——“河源优品汇”广电商城,是助力河源农产品融深融湾的主平台和主渠道。商城秉持“消费帮扶,共赢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集产品展示、销售、宣传推广以及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河源特色文化和农产品展销窗口。


更多新闻资讯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东源发布

编辑:曾佳颖

一审:刘金明

二审:郑志豪

三审:董   涵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