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回归白宫以来,美国政府的对外宣传呈现出“赢麻”的特点:只要是特朗普施行的政策,无论实际成效如何,都会被赞颂为“带领美国人走向胜利”、“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的行动力也确实很强,他信守竞选承诺,在开疆拓土,加征关税,调停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的存在感都很强。
(特朗普现在焦头烂额)
一、特朗普犹豫不决
可直到现在,特朗普还没有办成任何一件大事,哪怕是最简单的关税问题,他也开始犹豫不决。据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暂缓在4月2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但并未撤回,白宫需要进行更多讨论,以确定加征关税的措施是否可行。
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是今年2月,特朗普刚上台后不久就宣布的。当时他说,多年来其他国家卖到美国的汽车几乎没有关税,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保护美国本土车企。话音未落,台下掌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些在美国车企中工作的工人,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
在他们看来,特朗普的政策将大幅提升本土车企的竞争力,这是天大的好事,长此以往,制造业何愁不回流美国,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都知道,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对汽车的需求量非常大,按说有市场规模,造车的难度也不高,美国车企还有物流优势,应该能轻松击败他国竞争对手。
二、雷声大雨点小
但事实上,日韩车在美国的份额占比相当大。那你说,是美国消费者不愿意买美国货吗?当然不是,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日韩车相对便宜,满足了一部分底层民众的需求。现在特朗普把进口汽车拦在外面,让底层民众加钱去买美国货,多出来的这部分成本,美国政府给报销吗?
同样的道理,特朗普在半导体、医疗用品、木材等产品的关税政策上,都开始犹豫,他好像终于被告知,真这么干的话,美国经济用不了多久就会崩盘,还是谨慎点好。这几天,特朗普谈到4月2日开征“对等关税”,口风也谨慎了不少,他一边说不会有太多例外,但也说会比对等原则宽松一些。
(盲目加关税,只会反噬美国)
真正讽刺的,还不是特朗普说要“宽松”,而是他的关税政策,始终没有落地。不管是这次的对等关税,还是之前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的关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以各种方式推迟,进行新一轮谈判。
三、动嘴容易做事难
特朗普团队称之为“极限施压”,总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其实,这纯粹是在透支美国的国家信誉。如果一国领导人,能在关税问题上如此反复,那他以后说的话,还要不要相信?比如特朗普反复强调,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要吞并格陵兰岛,这些国家的人,会怎么看待美国?
可以说,眼下的特朗普政府正在受困于竞选期间作出的种种承诺,为兑现这些承诺而感到焦头烂额。那有没有一种可能,特朗普当初做出这些承诺时,就是随口胡说,根本没考虑过能否实现呢?
(马斯克头戴“特朗普永远正确”帽)
动嘴皮子容易,做事却太难,无论是调停俄乌冲突,还是制造业回流美国,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做许多实际的工作,绝非一句加关税,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偏偏现在,特朗普又被塑造出“永远正确”、“战无不胜”等光辉形象,估计等特朗普执政百日后啊,关于他竞选承诺的乐子,还会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