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纪委监委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 田源)在云岭大地腹地,一项项民生工程正以监督之力破除梗阻,将群众期盼转化为幸福实景。近期,玉溪市纪委监委以“小切口”监督撬动“大民生”改善,通过系统性监督推动交通出行、农田灌溉、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民生工程落地生根,用执纪温度丈量民生幸福刻度。
华宁县甫甸社区的下拖卓大桥凌空飞架,结束了华溪镇下拖卓小组五年出行困境。这座曾被资金链断裂拖成“半拉子”工程的民生桥,在2024年迎来转机。华宁县纪委监委启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通过专项督查倒逼资金拨付与项目复工。历时7个月,这座桥梁终于成功通行,这不仅打通了村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更成为柑橘产业发展的运输动脉,疏通的更是老百姓的心。“现在运柑橘再不用绕山路,省时又安全!”村民李大爷的感慨道出下拖卓小组村民的共同心声。
相距百里的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新修的1.32公里乡村道路正改写山乡命运。峨山县纪委监委组建专项监督组,紧盯54万元项目资金的招标使用、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推动交通部门优化施工方案。当中村到上村的路程从半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村民毕大哥望着门前坦途感慨:“路通了,心气都顺了。”
民生工程的温度在澄江市广南营二组有了新注脚。面对巡察组反馈的社区操场泥泞问题,65万元专项资金迅速落地。龙街街道与广龙社区协同改造,将曾经的“烦心地”变为集停车场、健身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巡察回访时,塑胶场地上跃动的身影与健身器材间的笑声,正绘就最生动的民生画卷。
监督执纪的触角同样深入田间地头。元江坝子的春耕时节,纪检监察干部踏着墒情奔走督导。针对灌溉难题,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乡党委政府组织疏通沟渠、协调水库科学调水。联合监督组督促农业部门提前储备农资,市场监管人员严查假冒伪劣产品,为粮田保驾护航。看着清流汩汩入田,张大哥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有了及时水,丰收底气足。”
玉溪市构建的立体化监督体系,通过“派发——督办——验收”闭环机制,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实效。从下拖卓大桥的复工通车到元江灌渠的清流润田,从泥泞操场的华丽转身到乡村道路的提质增速,每个民生工程背后都跃动着监督保障的脉搏。纪检监察机关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担当,让监督力度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
随着监督治理效能持续释放,玉溪大地的民生图景愈发多彩。在这里,执纪监督不仅是祛除顽疾的手术刀,更是丈量初心的温度计,见证着“民之所望”向“政之所向”的生动转化,铺展出安居乐业的幸福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