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化浪潮奔涌,随着我国对《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并实施以来,积极引导住宿业(酒店)数字化水平提升,在智能化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饭店信息安全等多方面丰富和完善内容,提高条款和评估分值。据了解,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将出台《北京市东城区住宿业(酒店)管理办法》,针对入境旅游增量市场,加快研究出台包括酒店等文旅资源的促进入境游相关措施,加强对酒店的服务和走访,为企业对接各类优质资源,不断丰富和创新产品供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饭店星评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秘书长谷慧敏表示,酒店业应加大对数字化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如智能客房、智能接待服务机、智能安防、智能能源控制等,同时要提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例如基于Deep Seek等生成式大模型在预定推荐、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还要加快对从业人员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的培训。
图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饭店星评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秘书长谷慧敏面授课堂实况
“旅游饭店星级最新评定标准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强化宾客体验为核心,促进旅游饭店提质增效。”谷慧敏具体举例,一是在标准中的条款和分数设置上,从“大而全”更加聚焦核心产品的品质。如大幅提升自助早餐分数,对早餐品种、冷菜和热菜保温措施等细化要求。二是从方便客人使用角度,增加对影响宾客体验的便利性要求。如规范客房电源插座数量及使用位置需求,还强调智能设施的便利性,像客房窗帘条款加入“方便开闭”等。三是基于市场需求和饭店运营实际,删除了原标准中不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的项目和要素。如减少套房及套房种类,以及五星级、四星级饭店在餐厅、宴会厅数量方面的要求,优化客房浴缸数量。
“不再对‘交通图’‘ 报刊’等有强制要求,重点放在宾客体验的关键要素上。如五星级饭店“浴缸配置数量”由70%下调为50%,删除客房不低于20平米面积要求。”在谷慧敏看来,新版星级评定标准的核心逻辑是“做减法”“抓重点”。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标准将可持续发展要求全面升级。据谷慧敏介绍,新标准高度重视落实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对饭店提出了在绿色环保、制止餐饮浪费、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禁烟等方面的要求,且在标准中的条款和分数设置上有了较大提升。包括所有星级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增设新能源充电桩分值,提升节能与环境管理的分数等,还将客房床单由“日更”改为“要求更换”,以及降低四星级酒店对客房微型酒吧配置要求等。
“这些条款既响应环保趋势,也兼顾了企业降本需求。”谷慧敏还指出,国际国内各大酒旅企业都在加快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布局,比如希尔顿“旅行有心益(Travel with Purpose)”;万豪推出“善行360度”、洲际推出了“明日方舟计划”、悦榕启动“向善而栖”战略等。而中国本土企业起步较晚却加速追赶,正如国内酒店集团及上市公司像锦江、首旅、华住、君亭、桔子、亚朵等,开始发布国际ESG评价体系报告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行业向绿色要效益的决心。
“酒店不仅是住宿空间,更应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新标准不是终点,而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谷慧敏认为,对于增设“文创产品展示区”,推广旅游资源等条款和分数,从服务细节传递独特价值成为“文旅融合”新窗口,这一变化意义深远。(光明网记者 王一涵 文/图)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