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生前照片。图/网络截图
日前,一则“湖南株洲14岁少年在特殊学校身亡,疑遭殴打虐待”的消息引发关注。
3月25日,据新黄河记者从死者家属处获悉,其14岁儿子小周进入湖南株洲启航教育辅导学校10天后突然身亡,身上多处伤痕,疑生前遭人殴打虐待,“脑袋、耳朵、身上全是伤”。
死者家属还从警方处得知,参与围殴的5名教官已被刑拘,目前警方仍在调取监控,继续侦办该案。株洲市教育局及天元区三门镇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已注意到此事件,正在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根据《株洲市教育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株教许字〔2024〕第3号》,株洲市启航辅导学校是一所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株洲市启航辅导学校有限责任公司,学校办学类型为专门学校,办学内容为专门教育。
也就是说,这所特殊学校,是具有合法资质的专门教育学校。而其刚举办一年左右,就发生学生疑遭殴打虐待致死事件,对建设专门教育学校敲响了警钟。
建设专门教育,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行矫治教育,是我国近年来特别强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
早在2019年3月,中办、国办就印发工作意见,对专门教育的定位和专门学校的建设、管理、运行及保障机制作出规定,并提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门学校”。
2021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一步明确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的法律定位,规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但从现实看,我国的专门教育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矫治教育需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7月,我国有专门学校230所。一些地方还没有专门教育学校,导致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仍旧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引发家长和社会舆论不满。
鉴于专门教育学校,基本上都是对学生进行“军事化、封闭化”管教,这对其师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矫治教育模式。
当然,社会也需扭转对专门教育学校的偏见。如一些家长就担心孩子被送进专门教育学校,会被贴上以往类似“工读学校”的标签,遭遇歧视。
近年来,因网瘾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未成年学生矫治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没有合法资质,其矫治措施就是体能训练,甚至是体罚,因此不时传出未成年学生被打骂、虐待等丑闻,没有起到矫治作用,反而制造了新问题。
尤其对于营利性专门教育学校来说,为了逐利,还可能节省师资建设和教学研发投入,聘请无资质人员担任教官,对学生进行粗暴管教。
就此看,当地也需对这起事件进行严肃调查,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对这所专门教育学校的师资、教学、管理,进行全面审查。
只有加强对专门教育学校办学的依法监督,确保专门教育质量和成效,才能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涉罪未成年人,得到良好有效的矫治教育,而不是“遭围殴身亡”这样的悲剧结果。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