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侦探》第六案,我之前被第五案折腾得七上八下的小心脏,可算是慢慢缓过劲、恢复过来了。
为啥我会这么说呢?是因为这一期节目,不管是嘉宾们参与的状态,还是整个案件呈现出的水准,都有了相当明显的回升,而且还让我找回了不少以往看《大侦探》时那种特别带劲的感觉。
01
精彩故事拉开序幕
《大侦探》这一季的第六案叫做《罪恶的审判》,故事设定在M211年的夕晖市,没错,这和之前那超经典、超精彩的《往日回响》是同一个背景设定。
时间再往前倒推一年,也就是M211年3月的时候,何喝喝接到了昕学生的委托。
昕学生被怀疑给实验室里的同事贾助教投了毒,就因为这事儿,昕学生被警方逮捕了。
案件在3月16日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审理。
可当时因为证据不太充足,没办法得出准确结论,所以法庭决定在两天之后,也就是3月18日重新开庭再审。
谁能想到,就在3月19日,案件里的关键证人甄教授,被人发现死在了夕晖市火车站广场上。
这一下子,这一期充满悬念与刺激的精彩故事,就从这儿正式开启了。
节目一开始,就像连环炮似的,给咱们观众抛出了一连串特别吸引人的问题:甄教授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又为啥会惨遭杀害呢?
贾助教又是谁?
她怎么就会被人投毒了呢?
那些和这个案件有关系的人,跟甄教授、贾助教这两位,到底有着怎样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仅仅是看了节目开头,我就被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心,满心满眼都是对这一期节目的期待。
为啥我这么期待呢?
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这一期的嘉宾全都是老熟人,何老师、张若昀、大张伟、魏晨、吴昕、杨蓉,他们在节目里可个个都是经验丰富、推理能力超强的“高能玩家”。
每次看他们在节目里抽丝剥茧地破案,那叫一个过瘾,就好像自己也跟着他们一起在探案似的。
第二,这一期案件是发生在《往日回响》那个背景之下,是嘿嘿嘿侦探社接手并且处理的一个案件。
只要是看过《往日回响》的观众,心里肯定都会对嘿嘿嘿侦探社充满了感情,觉得他们特别靠谱、特别厉害。
所以,大家自然就对这次嘿嘿嘿侦探社在案件里的表现格外期待,想看看他们又会怎么大展身手。
第三,这案子可复杂了,是投毒案和杀人案交织在一起的“案中案”。
这种复杂的案件设定,从一开始就把大家的好奇心和胃口都吊得高高的,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续发展。
02
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综合上面说的这些因素,看完节目开头后,我对这一期节目那真的是充满了满满的期待。
而等我认认真真看完之后,我只能说,这一期节目真的没辜负我的期待,让我特别满意。
在这一期节目里,嘉宾们的状态简直好到爆,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的推理过程当中,那认真劲儿就好像案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必须得找出真相似的。
当然了,我可不是说他们之前不认真,只是对比起来,这一期大家在节目里看起来更加活跃,氛围也更加轻松自在,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
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感受吧,但确实能明显感觉到这一期和之前不太一样。
跟前面几期节目比起来,这一案的水准那可是有了大幅提升,明显高了不少。
以前有些案子,感觉就是随便套个故事框架,到最后大家就坐在一起干巴巴地梳理时间线,一点深度和趣味性都没有。
但这一期完全不一样,嘉宾们是真真正正地围绕着案件里出现的各种证据在进行推理,每个证据都能成为他们推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而且这一次的杀人手法,也特别有讲究,有了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空间。
不再是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就发生了的巧合,也不是搞一堆复杂得让人晕头转向、理都理不清的行动路线,而是有一定的设计思路和巧妙安排在里面。
虽说和节目以前那些特别经典的案件比起来,在杀人手法的设计上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差距,稍微显得薄弱了一些,但已经比前面几期进步太多了,能看出节目组在用心改进。
在主题探讨方面,这一期节目也做得相当不错,有一定的深度,还很贴近现实。
节目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还有医疗界那些不正当的行为等等,都有所涉及和展现。
这就让我们在看节目的同时,还能对这些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真的挺有意义的。
并且,这一期的故事线特别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逻辑也特别严密,没有什么漏洞。
每个角色在案件里的行为和做出的决策,都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特别契合,就好像这些角色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让人感觉特别真实、特别可信。
最重要的是,好久都没见到的“一对一”环节,在这一期又回来了!侦探和嫌疑人之间那种你来我往、互相试探、斗智斗勇的精彩交锋场面,看得我简直太过瘾了,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以前看《大侦探》那些经典案件的美好时光。
所以啊,我觉得这一案整体质量特别高,虽然还达不到节目巅峰时期那种让人惊艳到拍案叫绝的程度,但各方面表现都很均衡,已经有了《大侦探》这个节目应有的高水准。
在我看来,这一季里,第六案和第四案是最出彩、最精彩的两期。
第四案的剧情特别吸引人,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你,让你忍不住一直看下去;而第六案则是整体表现都非常出色,不管是案件推理、故事讲述,还是嘉宾互动,方方面面都让人挑不出毛病,真正找回了一些以前看《大侦探》节目时的那种熟悉又美妙的味道。
03
深度剖析案件细节
接下来要跟大家好好讲讲这一案里的一些特别精彩的细节。
其实,当我刚知道这一案是《往日回响》的背景,而且侦探是何喝喝的时候,我这心里还有点隐隐的担心。
我害怕节目组只是想利用我们观众对《往日回响》这个特别经典的案件的喜爱,还有对里面那些角色的深厚感情,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而不是真正用心去制作这一期节目,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内容。
但等我完完整整看完节目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这一案根本不是简单地消费情怀,而是节目组精心策划、用心打造的一场推理盛宴。
一开始,我还以为何喝喝作为侦探出现在这一期节目里,只是为了满足我们观众的情怀需求,让我们看到熟悉的角色,心里能有个念想。
但当何老师在节目里提出“为什么我会在这里出现”这个特别关键的问题时,我才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何喝喝的出现,背后是凶手精心布局的一部分。
凶手看中了何喝喝超强的推理能力,想着利用他帮自己摆脱投毒案的嫌疑,好让自己能顺利实施后面的计划。
所以,凶手才特意请何喝喝为自己辩护,这一招真的太狡猾了。
这个发现真的让我特别佩服何老师,他的洞察力实在是太敏锐了。
他能从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习以为常的设定里,发现其中隐藏的不合理之处,然后顺着这个疑点,深入地展开推理,一步一步地揭开真相,让凶手最后无处遁形。
何老师的思维方式真的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他不会只局限在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而是会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去分析。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节目里才能表现得这么厉害,总是能抓住关键线索,带领大家找到真相。
当我们其他观众都觉得何喝喝出现在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何老师却能代入案件背景,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进而展开推理,这种思维能力真的太让人赞叹了,不得不服。
仔细琢磨一下,这一案其实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往日回响》为什么那么经典,那么让观众难以忘怀。
在《往日回响》播出之前,我们观众都特别想念撒老师,担心节目没有撒老师,就会失去原来那种独特的味道和魅力。
但《往日回响》播出之后,嘿嘿嘿侦探社以及里面的所有角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深深牵挂着他们。
这个案件不仅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把撒老师的形象留在了节目里,还让嘿嘿嘿侦探社和社员们成为了《大侦探》新的情怀寄托。
所以说,《往日回响》真的特别厉害,它给节目注入了新的灵魂和活力。
而这一案,也很好地呼应了《往日回响》所带来的这份情怀,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节目曾经的那种魅力。
04
魅力十足的贾助教
讲完情怀方面的内容,我们再来说说这一案里的角色。
在这一案里,有个角色给我留下了特别特别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贾助教。
虽然在节目里,贾助教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在镜头前露过面,但通过节目里出现的各种线索、证据,还有不同角色对她的描述,我们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对她的认识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好像在一点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在昕学生的描述里,贾助教是个因为嫉妒,就在网上恶意抹黑她的“坏人”,昕学生对贾助教那是一肚子的怨气。
在蓉制药的眼里,贾助教是破坏自己家庭的“小三”,这让蓉制药心里特别难受。
而在晨调查那里,贾助教又成了为非作歹、干了不少坏事的GT公司的掌控者,感觉她好像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但是,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线索被嘉宾们发现,贾助教真实的一面也逐渐清晰地浮出水面。
原来,贾助教确实在网上发布了关于昕学生的一些负面信息,可那些信息并不是完全瞎编乱造的恶意抹黑。
是因为昕学生在临床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贾助教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才提出了质疑,她的出发点其实是为了维护学术的严谨性。
贾助教也确实插足了蓉制药的婚姻,但这背后其实是甄教授在刻意引导、暗中操纵,好在贾助教及时醒悟过来,没有继续错下去,没有越陷越深。
贾助教虽然是GT公司的法人,但实际上她只是甄教授的一枚棋子,对公司那些违法违规的勾当根本不知情,完全是个被甄教授利用的可怜人。
最后,不想再被甄教授操控、摆布的贾助教,联合昕学生设局,一起杀害了甄教授。
从节目最后发现的绳索绑法等关键证据来看,很明显这个杀人计划是贾助教精心构思的,她还详细地告诉昕学生该怎么具体实施,用什么方法才能让甄教授丧命。
而甄教授呢,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能掌控身边的所有人,对自己的学生也能随意拿捏、呼来喝去,没想到最后却因为自己的傲慢自大,死在了贾助教和昕学生的联手算计之下。
贾助教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镜头前,但通过大家的只言片语,还有一个又一个关键证据和线索,我们对她的认知不断地被推翻,然后又重新建立起来。
一开始,我们听别人说她的坏话,就理所当然地以为她不是什么好人,和甄教授是一路货色,肯定也干了不少坏事。
但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她虽然在道德方面可能有些小瑕疵,做过一些不太恰当的事情,但本质上她真的不算坏人,只是年纪轻轻就被甄教授这样的坏人利用了,是个很可怜的人。
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所在,它不会让观众轻易地猜到结局,而是通过巧妙的反转,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且,故事里的人物形象也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不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好人或者坏人的单一形象。
像贾助教这样复杂多面的角色,才更有魅力,更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在这个案子里,贾助教这个NPC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存在,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的角色,就好像她真的生活在那个案件的世界里一样。
05
重拾往昔精彩味道
就像我最开始说的,这一案不管是案件的手法设计、推理过程,还是故事情节的讲述,都非常完善,真的让我找回了一些以前看《大侦探》时那种特别熟悉、特别带感的感觉。
其实,《大侦探》第十季播到现在,前面有好几期节目真的让我挺失望的,我对节目的期待值也跟着越来越低了。
我之所以还在坚持看这一季节目,更多的是因为一种习惯。
我以前就说过,因为习惯而产生的喜爱,是很难轻易就消失不见的。
我对《大侦探》的喜爱,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子里的习惯。
所以,就算有些期节目不太符合我的心意,甚至让我看得有点头疼,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继续看下去。
像之前第五案,那种没有合理动机、全靠巧合的杀人案件,真的让我看得特别难受,而且故事也讲得不够精彩,完全提不起我的兴趣。
但这一期第六案,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让我重新看到了《大侦探》曾经的那种风采和魅力。
我真心希望,这种精彩的节目风格能一直保持下去,节目组以后可千万别再出那种没逻辑、没证据的剧本了。
《大侦探》作为一档推理类节目,推理和证据始终是它的核心和灵魂。
虽然精彩的故事线确实很重要,能吸引我们观众的注意力,但逻辑严密的推理过程和丰富合理的证据支撑,才是剧本杀这种节目形式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
《大侦探》能做到第十季真的特别不容易,这是节目组和所有工作人员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观众一直支持的结果。
所以,真心希望节目组能好好珍惜这个招牌,用心去制作每一期节目,多给我们观众带来像第六案这样精彩绝伦的案件,让我们能一直保持对《大侦探》这个节目的热爱,让它能一直陪伴我们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