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发现春之美】春水荡漾鸟翱翔 生态画卷入眼来

央广网西宁3月26日消息(记者张海东)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西宁市内的各湿地、河道等水域冰雪消融,开始迎来春天的第一波“访客”。

在北川湿地公园里,白鹭、渔鸥等禽类已经到来。春日阳光下,成群的水鸟聚集在湿地水面上,或嬉戏、或觅食、或飞翔在蓝天上,引得游人们驻足观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图片

成群的白鹭已经到来(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据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每年惊蛰以后,伴随湖面冰雪陆续消融,大批的水鸟纷纷到来,目前已观测到白鹭、渔鸥、赤麻鸭、白骨顶鸡等十余个品种的涉禽和游禽聚集在北川湿地公园及周边的水域中。

北川河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姜阳告诉记者,北川湿地公园是以高原湿地生态为基底的人造城市湿地公园,也是水鸟在西宁市内重要的迁徙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截至2024年,共记录水鸟6目10科32属45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种(阔嘴鹬、白琵鹭、斑头秋沙鸭等)。当地优势水鸟是白骨顶鸡、斑嘴鸭、普通秋沙鸭和绿头鸭。

目前,北川湿地公园区域内水域景观面积1665亩。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和自然湿地净化形成天然湿地效应,水体清澈透明,水质较好且保持较稳定,呈现出北川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貌,凸显高原水城独有的魅力。水面吸引了多种候鸟及鱼类栖息,河岸生态绿地景观形成乔木、灌木、地被、草本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向好趋势明显,形成了北川片区湿润的小气候。河岸文化景观长廊和休闲设施日臻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往休憩,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图片

白鹭在湿地中觅食(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白鹭成为湿地公园的一道风景线(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白鹭在蓝天下飞翔(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成双的野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觅食的绿头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水鸟“组团出行”(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渔鸥从空中俯瞰水面寻找猎物(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游弋在清澈的湖水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渔鸥踏浪而飞(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嬉戏时光(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白骨顶鸡(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野生鸟类与人类和谐共生(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野生鸟类融入城市之中,成为高原古城的组成部分(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高原古城水鸟家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图片

共同的家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