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

评论

9

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大国权力和国际体系的更迭有不同模式,未来道路摆在中美脚下

大国地位的更替不仅仅是实力和权力的对比变化,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是一个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主导者,相应的,这个国际体系背后有一套国际秩序,这就像是大国主宰的一个王朝。在实力上超越一个大国容易,想构建一个新的国际体系难。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成功的大国崛起是有几种模式的。

(1) 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内涵分上下三个层次

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其实就像一个分层蛋糕,从上到下分三层,最高的层面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最低的层面是经济贸易层面,而当中是军事和战略的层面。相应的,一个处在领导地位的大国或者说是有全球霸权的大国,有文化软实力、军事战略能力和经济能力,才能完全领导这个体系和秩序。同样,一个发起竞争和挑战的崛起中大国也必须有这种领导力才能取代原有领导者,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和秩序。

图片

(2) 单纯是综合国力的崛起很可能实现两个大国的合作

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衰落,于是出现了春秋五霸,来代替周天子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不管是齐桓公还是晋文公,都没有想推翻周朝,来取而代之,相反,他们都玩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五霸和周天子合作,共享领导权。这是因为尽管齐国、晋国、秦国都有很快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发展,也能提供对外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但他们都无法撼动周王室在宗法制体系里“天下共主”的地位。在五霸出现以前郑庄公已经“射王中肩”,周王朝失去了讨伐诸侯国的军事能力,只是一个脆弱的政治领导者,但这种地位有强大的文化基础,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支持,也有软实力的效应。霸主诸侯国既然无法在经济和军事之上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秩序,就不能去挑战周朝。霸主和天子的共治是事实。一方有实力,一方有影响力,合作领导秩序。直到秦始皇的父亲做王的时候,秦国才最后灭掉周。

图片

(3)大国不具备领导品质,崛起会碰到天花板

如果一个崛起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取得重大发展,唯独在文化和精神层面无法取得全球性的引领能力,那它不要选择“取而代之”,要选择合作共治。硬干,效果绝对不好。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不管是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还是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欧洲确实首屈一指,但是它的制度和文化在全世界,哪怕是在欧洲都不是一流的,相反,德意志帝国君主专制和领主制度残余严重,在纳粹德国更是实行残暴的法西斯制度,在精神文化领域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就是“不得人心”。可是不管是威廉还是希特勒都是寄希望于用钱袋子兑出来的枪杆子来闯世界,结果就是自取灭亡。苏联曾经想和美国竞争出个高低,只有经济和军事的成就,结果最多建立了一个平行的体系,不能完全取胜,最后对外竞争的失败反而对国内社会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压垮了自己。

相反,中国古代郑和下西洋就是正面的例子,明朝当时不仅国力强大,制度和文化也具有先进性强大吸引力,故此在亚洲沿海建立了一个国际体系。

图片

(4)中美应当争取走合作的道路,而非恶性竞争

历史的发展表明,只有国力和制度文化的全面崛起才可能实现国际领导权的彻底更迭。

“中美国”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在2007年提出,以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但是当时西方很多人认为无法接受这种模式,太没面子,但是宝贵的机遇被耽误了,现在很多人后悔也来不及。现在美国特朗普正在破坏美国精神里面支持国际体系和秩序的部分,自毁领导力,历史发展的前途未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