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化 | ​​山里捎来春的消息

当灞河源头的冰层裂开第一道细微的缝隙,春的使者便揣着用山桃花汁书写的信件,在秦岭褶皱间悄然奔走。这些带着松针清香的信笺,藏在迎春花鹅黄的蕊心,隐于解冻溪水的叮咚韵律,抑或是农家人播种时挥洒的汗珠里,将春天的消息传递到每个翘首以盼的心灵深处。

惊蛰那日,背阴山崖的冰棱仍如水晶帘幕般悬挂,向阳坡地的迎春花已换上嫩黄裙装。她们挨着村舍篱笆蜿蜒生长,在古老的石桥旁肆意绽放,纤细的枝条上缀满了黄金铃铛,在料峭的寒风中轻晃,仿佛在温柔地叩击着冬天的门环,宣告着春天的临近。

方婆婆蹲在田埂边,布满皱纹的手抚过花瓣,如同抚摸岁月的纹路。她微微眯起眼睛,轻声说道:“花开三日后,灞河的冰就该化咯。”果然,第三日冰层下传来“咔嚓”的轻响,沉睡的溪流苏醒过来,唱着《诗经》里的歌谣奔向远方,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图片

春分细雨飘落时,青石板老街溅起的泥点是春天的鼓点。屋檐水顺着瓦当滴落,形成晶莹的珠帘,断了线般滚落。田埂边湿润的泥土散发着陈酿般的气息,蚯蚓在其中书写着古老的楔形文字,记录着春天的最初篇章,这些文字里,满是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郝大叔戴着斗笠在自留地忙碌,胶鞋踩出的“吧嗒”声与雨声合奏。他埋下洋芋种子的动作如同在泥土里绣花,每粒种子都是写给秋天的情书。“春雨贵如油啊!”郝大叔直起身子,望着远处烟雾缭绕的山峰,声音里裹挟着泥土的厚重,更蕴含着对土地深深的敬畏。

图片

清明雨后的山林是块温润的碧玉。竹林深处,鲜嫩的竹笋顶着褐色的笋壳破土而出,如同大地举起的毛笔。田埂上,蒲公英黄花开成繁星,蕨菜在青苔石缝间舒展卷曲的嫩叶,仿佛在认真地临摹春天的图谱,努力描绘出春天的模样。

马婶挎着竹篮带孩子们采野菜,手指在草丛间翻飞如蝶。竹篮里荠菜与马齿苋叠成翡翠塔,孩子们追逐蝴蝶的笑声惊起山雀,那雀鸟振翅的声响,也融入了这场春日狂欢。“回去做荠菜豆腐羹。”马婶的话语里,满是山泉水般的清甜,还有对生活最朴实的热爱。

图片

谷雨时节,灞河的水位明显上涨了。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青山和绿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河面上,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水花。河边的芦苇丛中,不时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仿佛是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呼。

老周头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静静地聆听着溪水的声音。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这潺潺的流水声,就是春天最动听的旋律。“再过半个月,河里的鱼就该产卵了。”仿佛是在和春天对话,又仿佛是在和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交流。

当最后一缕春风拂过山岗,灞源镇的春天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里传来秦腔唱段,苍凉的曲调在山谷里回荡。老周头忽然觉得,这满山遍野的春色,这灞河日夜不息的涛声,何尝不是一封永远写不完的信?它从远古唱到如今,从山里飘向远方,把春天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给那些懂得聆听的人……

来源:各界导报文化版
作者:徐静(图源包图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