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6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黄贤君 向雨航)不久前,阿欣66岁的母亲确诊阿兹海默症,北大深圳医院在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成功为老人实施了超显微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简称LVA)创新手术治疗,术后其症状明显改善。
据了解,自2024年9月以来,北大深圳医院已完成30例LVA治疗阿兹海默症的手术,标志着该院在LVA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领域迈上新台阶,将为更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两年多前,阿欣发现母亲不时答非所问、自言自语,又有爱捡垃圾回家的“怪癖”;她的记忆也变差,说话结结巴巴,常常说不出自己要的东西或名字,连最简单的数字也说不出来,5分钟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也常忘掉。
阿欣带着母亲来到北大深圳医院,初步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俗称“老年痴呆”。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北大深圳医院已组建了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手显微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MDT),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经MDT团队评估,结合患者家属的要求,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旭辉安排阿欣母亲进行传统药物的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陈旭辉立即联系手显微外科负责人周喆刚。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多学科团队决定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
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脑内异常蛋白质沉积有关,“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就是从发病机制入手,直击“脑内垃圾淤积”核心问题。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在脖子上搭建一套淋巴循环系统,给大脑重建一条“人工渠”,改善大脑淋巴液的流动,降低颅内压力,清理脑内的“垃圾”,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病情进展。这也是LVA手术在神经内科领域的一个创新应用。
2025年1月6日,周喆刚主刀为阿欣母亲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在颈部切开一个小口后,他通过超高倍显微镜的辅助,寻找直径仅0.3mm、比睫毛还细的淋巴管和静脉,找到“隐藏管道”。随后,他再用头发丝1/10细的缝合线,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地把淋巴管和静脉像接水管一样精准对接。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周喆刚成功帮阿欣母亲在脖子上,专门造了一条“专属排污通道”。术后第三天,她就顺利出院了。
手术两周后,带着母亲来复诊,阿欣高兴地说:“母亲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说话不再结结巴巴,也不出去捡垃圾了。”术后一个半月后,阿欣母亲进行了术后PET-CT复查,FDG指标的检查结果发现,其颅内多个区域的糖代谢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这说明手术是有效果的,老人脑部认知功能在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