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从“一餐之变”到“治理之新”——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以智慧食堂推动清廉高效新风尚

图片

龚 裕 吴汶奕 建湘轩 刘晓娜 杨 威 黄利飞

数智擎动,湘水奔腾;金融赋能,治理革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场悄然而深刻的变革正在食堂这一方小天地里发生。曾经烦琐低效的机关食堂管理,如今变得井然有序;曾经难以监管的校园消费,如今清晰透明。近年,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南建行”)创新推出“机关食堂一卡通”模式,以金融科技为杠杆,撬动政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让机关食堂更清廉,让校园消费更放心,让基层治理更高效。

公务餐的“新食尚”——

刷脸取餐,各扫各码,吃出清廉新风

食堂虽小,却承载着作风建设的大命题。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公务接待等现象逐渐被刹住,但在基层,公务用餐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吃饭是基本需求,来访者与接待者总要解决就餐问题;另一方面,待客之道根深蒂固,公务接待往往被视为“人之常情”。公务接待“吃还是不吃”成了一道难解的选择题,而干部职工的日常就餐也因传统食堂管理模式受限,饭卡易丢失、补办烦琐、财务结算周期长,不仅影响效率,也增加了管理负担。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在严守规矩的同时,让就餐回归本真?湖南建行给出的答案,是用科技搭建“清廉食堂”。

图片郴州市安仁县行政中心干部职工排队使用“一卡通”在食堂扫码用餐。 

“机关食堂一卡通”模式一经推出,便迅速在郴州市试点落地,随后推广至市、县、乡三级机关食堂。如今,干部职工在食堂就餐时,无需再刷卡、付现,只需轻扫二维码或刷脸识别,系统便自动从个人账户扣款,整个过程既方便快捷,又清晰透明。

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搭建起了双账户体系,实现了财政资金的精准流转。单位餐补资金直接划拨至干部职工的虚拟账户,专款专用、不可提现、不可转账,真正做到“公私分明”。同时,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统计就餐数据,食堂可依据大数据精准采购、优化配餐,减少食材浪费,提升运营效率。公款吃喝的空间被压缩了,食堂的管理更精细了,干部职工的就餐体验也得到了提升,一举多得。

在安仁县,一位基层干部笑言,以往乡镇公务接待“吃饭难”是一种尴尬,如今“各扫各码、各刷各脸”,既合规又便利,基层干部不用再因公务餐而左右为难,也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民生服务上。

图片

校园餐的“明白账”——

孩子刷脸,家长付款,消费尽在掌握中

如果说“机关食堂一卡通”优化了公务用餐模式,那么它在校园场景的拓展应用,则让无数家长的心落了地。学生带饭卡、用现金消费的时代,存在着诸多管理漏洞——饭卡丢失,补办麻烦;现金在手,难以监督;家长想知道孩子每天吃了什么、花了多少,却往往得不到清晰的答案。

如何让校园消费更加透明可控?湖南建行依托“机关食堂一卡通”技术积淀,给出了“校园食堂监管平台”的全新解法。

在郴州的试点校园里,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全新的就餐方式——站在取餐窗口前,他们无需掏卡、扫码,只需面向刷脸设备,系统便能自动识别身份,完成支付。而家长在家中,只需打开“建行生活APP”,便能清楚看到孩子当天的就餐记录——消费时间、金额、菜品,一目了然。过去“孩子拿了钱去学校,到底买了什么”的疑问,如今终于有了答案。

这不仅让家长安心,也让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平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确保食堂的收支运行规范,账目清晰可查,杜绝了账务混乱和资金挪用的可能。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是一场消费习惯的培养和塑造——以往,零花钱多了,可能用来买零食、饮料,如今,消费行为被记录、被引导,孩子们的饮食结构也更趋健康合理。

家校共育在智慧科技的赋能下,找到了新的落脚点。目前,建行郴州分行已成功为全市20所学校开立食堂专户,智慧食堂模式正加速覆盖,为校园管理和家庭教育提供更完善的数字化支持。

图片

数字食堂的“最优解”——

科技加持,多方协同打造智慧新食堂

一顿饭,看似微不足道,却折射出治理现代化的大课题。

食堂管理的数字化升级,不仅优化了支付方式,更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从公务食堂到校园食堂,从干部职工到广大学生,“一卡通”正在打破传统管理的桎梏,让就餐更加透明高效,让公权运行更加规范可控,让廉洁作风在科技赋能下落地生根。

依托银行级支付安全标准和全链条数据追踪体系,“一卡通”实现了食堂管理的可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每一笔支出、每一次交易都清晰可查,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运营状况,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就餐情况,干部职工的公务用餐也更加规范高效。同时,智能管理系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为就餐人数预测、食材采购优化、成本控制提供科学决策支撑,让“智慧食堂”真正从概念落地为现实。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政银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目前,在郴州市委、市政府等多方支持下,“机关食堂一卡通”已覆盖全市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1980个机构,服务超过11万人,成为智慧政务的一张亮眼名片。作为这场改革的协同者,湖南建行始终以金融科技为驱动,以社会责任为担当,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助力智慧政务、数字乡村等创新场景落地,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建行方案”,为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注入更强动能。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