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蔡宏浩入选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推荐名单(引题)
十五载光阴在田间耕耘梦想(主题)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洪铭
15年前,从事卫生行业的蔡宏浩递交了辞职报告,放弃长辈眼中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父母常说‘黄金不贵,乌金(知识)贵’,但我觉得知识不该锁在书柜里。”面对亲友的担忧和期待,他毅然踏上现代农业创业之路,押上积蓄承包了千亩地搞起了特色种植。
这个决定绝非一时冲动。在镇卫生院工作的13年间,蔡宏浩观察到中药材供需失衡的困境和现代农业的潜力,“我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家庭传承的教师基因,还有专业老师的教导,在我脑海里回旋,都在催促我做点实事。”
从租赁千亩地开始,到组建专业合作社,再到成立农业科技公司,蔡宏浩的事业版图越做越大,联农增收的能量也更强。他还成为了云浮市人大代表、云浮市青年讲师,用一线经验影响更多的人。当石斛吐出新绿,当蔬果迎春生长,蔡宏浩这位岭南“新农人”用科技之犁深耕家族传承,让“诗书传家”的家风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芽。
蔡宏浩在基地观察铁皮石斛。受访者供图
家风筑基 从书香门第到投身农业
在蔡宏浩的童年记忆里,总是萦绕着油墨香。其父母都是罗定市太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育有三个子女。自三兄妹记事起,家里就对他们的读书学习有着极高要求,家庭氛围严格而不僵化。
蔡宏浩笑称,父母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知识和学习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尊重和执着。父亲蔡福章将“黄金不贵,乌金贵”的家训化作行动,数十载任校长期间坚持事事亲力亲为,母亲陈贤芳曾连续多年每周末单次骑车往返70公里,只为进修学习。这些身正为范的印证如同无声的春雨,浸润着三兄妹的成长轨迹。
天性是种子,阅读和生活经历则给予了不同养分。兄妹几人的兴趣各有不同,大哥蔡宏其喜欢上了写写画画,父母鼓励他多尝试,把兴趣转化成特长;二姐蔡宏艺尤擅语文,常常参加比赛拿奖;作为小弟的蔡宏浩天性跳脱,父母对他作出“只要学好课程,其他自由发展”的嘱托。
“哥哥姐姐读书都很厉害,我就是那种比较能折腾捣蛋的。”作为家中小弟,蔡宏浩既和家里人一起读书学习,又要跟着哥哥姐姐做家务、干农活。
“从小就受到父母影响,一直强调要踏踏实实,做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回首来时,父母的言传身教扎根在几兄妹心中,那些共读、学习和讨论的日子熠熠生辉。蔡宏浩说其“成长于一个很幸福的环境”。
后来,蔡宏浩对化学和药学产生了兴趣,从药学专业毕业后,又分配到医院,并赴广东药科大学进一步进修。工作的稳定没有消磨蔡宏浩的斗志,学校里老师的教诲一直盘旋在他脑海里,他始终抱着要做点什么的念头。几年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想去外面闯荡看看。”
面对孩子重新创业的决定,父母不理解但没有阻拦,只是说:“你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肯定会很辛苦,但是想拼就拼吧!”于是,蔡宏浩勇敢地投身彼时方兴未艾的健康医药产业。
创新突围 以工业化思维破解种植业痛点
放弃稳定工作,返乡投身农业,做出这个人生重大抉择时,蔡宏浩32岁。出身教师世家、有着不错的教育背景,为何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
“父亲常说‘黄金不贵,乌金贵’,但知识不该困在书斋。”蔡宏浩解释。在卫生院工作的13年间,他渐渐感觉自己变得“扁平”。药学专业背景与家族传承的教育情怀,催生了他改变现状的决心。
一开始,蔡宏浩租赁了1000多亩土地建设种植示范基地,种植蔬菜、中药材、夏威夷果等特色农作物。事业慢慢步入正轨,他又于2012年成立罗定市宏扬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一起种植增收。
过去的工作经历让蔡宏浩学会以更高站位来思考问题。受到行业巨头的启发,蔡宏浩明白,农业要做起来,还需用工业化思维破解痛点。2016年,他创立广东宏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广“公司+合作社+科技+培训+托管+种植户”的发展模式。
“农业要做好,和农民、后端市场的关系要处理好。”大渠道是蔡宏浩推动农业规模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完善蔬菜协会机制,建设蔬菜行业标准,蔡宏浩打通了更畅顺的销售大渠道,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市场,带动了云浮域内和周边地区种植辣椒面积5万多亩,带动3000多名农民就业增收。
在蔡宏浩看来,技术革新持续驱动了农业产业升级,他借力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抗病种苗技术,并推广托管模式管控产品质量,目前在榃滨镇建设了肉桂产业研究基地,在罗平农场建设了100亩“不休山优质铁皮石斛育苗基地”,在附城镇建设了300亩的“优质夏威夷果种育苗基地”,在龙湾镇风车山建设了3000亩优质“松鼠蜂品牌夏威夷果种植基地”。
随着人们对于农文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文化赋能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活力。在榃滨镇金滩村,蔡宏浩投资打造文化设施,通过公园、肉桂展示厅等让游客更直观认识了解罗定肉桂文化。
经验传承 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农业的根基在于技术,关键在于懂销售和管理,控制成本还要种好,还要销售出去,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深耕行业多年,蔡宏浩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面对行业内卷和环境变换,蔡宏浩也感叹,“以前单纯包山头采松脂,这就能赚钱了。现在可不行,种植要货好,品牌要打响,后端才会买单。”
除了自我思考,蔡宏浩还积极推广优秀经验。
作为“云浮师青年讲团”讲师,这几年来,蔡宏浩参加各类演讲、路演、展会等共300多场次,还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常常拍摄视频,让“罗定肉桂”“中国肉桂之乡”“不休山石斛”等关键词曝光量大幅上涨。
作为云浮市人大代表的他,更把“三农”问题放在前,探索如何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他提出的《关于罗定肉桂再生资源利用的建议》等得到云浮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他的公司通过宏扬生态园免费培训周边县市学员1万多人次,并经常和广西、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种植农户开展多次交流探讨活动,使得合作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和经营理念大大提高。
一路走来,蔡宏浩的思考和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017年被评为“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广东农村电商创业致富带头人;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双创导师;2022年被选为云浮市中医协会监事长;2023年被选为罗定市工商联副主席……
荣誉多了,担子也重了,蔡宏浩对农业的初心始终未改,他希望继续种出好吃的蔬菜,养出高品质的石斛,让更多农户通过种植赚到钱、养好家。
从教师世家的书香到现代农业的蔬果香,蔡宏浩用15年光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耕读。当石斛吐出新绿,当蔬果迎春生长,这位岭南“新农人”用科技之犁深耕家族传承,让“诗书传家”的古训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芽。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