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等开始在底盘上发力,通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提升车辆舒适性与操控性。
2.京西智行推出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实现每秒1000次实时阻尼调节,性能优于传统悬架系统。
3.目前,京西智行已获得多家头部车企的磁流变悬架产品定点,年配套约40万辆整车,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份额将达到95%。
4.除此之外,京西智行将加速磁流变悬架产品普及应用,进入大众市场,第一阶段将从25万级别车型开始。
5.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驾驶、座舱交互等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有望挑战欧美百年汽车产业的中心位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刘佳艺
编辑|白雪
卷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还是太单一了,今天新势力造高端车还瞄准了智能底盘。
从蔚来 ET9 的 SkyRide 天行全主动悬架系统,到小米 SU7 Ultra 的纽北调校巅峰底盘,再到小鹏 G9 的 AI 赋能悬架系统。
上至 80 万,下至 25 万级车型,都给底盘来了个硬核包装。
要么技术堆料,玩起了前沿技术向的线控转向技术;要么硬件拉满,完美遵循「双叉臂+后五连杆+双腔空悬+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的黄金悬架系统公式。
过去底盘技术是燃油车时代的高级机械工程,现在空气悬架等技术的迁移,让底盘也成为了新能源时代的质感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曾被法拉利、兰博基尼等顶级豪车垄断的磁流变悬架技术,正在进入国内市场。
磁流变悬架具体指代磁流变减震器,它通过磁场反应实时调节内部磁流变液阻尼特性,从而动态适应路况变化并平衡车辆舒适性与操控性。
前不久,京西智行举办深汕工厂投产落成仪式,其自研的京西 MagneRide® 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进入量产阶段。
京西智行全球首席执行官刘喜合表示,「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可以实现每秒 1000 次的实时阻尼调节,在舒适性、稳定性、操控性上全面碾压同类型产品。」
另外,京西智行已将磁流变产品下放至 25 万级车型,并有望进一步下沉至 15 万级市场。
由此,从液压悬架、空气悬架再到最新的磁流变悬架,降本增效的裂缝被撕开后,国内新能源车关于底盘的叙事,将变得愈发精彩。
01
电车底盘,
成为新的「隐形战场」
新能源时代,燃油车的三大件只剩下了底盘。
底盘就好比汽车骨架,悬架则可以理解为骨架的「关节」与「韧带」,它通过弹簧与减震器控制汽车加速、转向、制动时的力,进而调节驾驶的操控性与驾乘的舒适性。
车企所谓的「调教底盘」,本质上是调教悬架这个机械素质最高的部分。
早期新能源车企对于底盘的叙事着墨不多,仅用三两页 PPT 匆匆带过,原因很简单:燃油车由于车身发动机位置在前端,天然使得重心不稳,底盘调校成为一件必要之事。
但到了电车画风一变,由于电池组结构紧凑、重量集中的特性,底盘的平衡调教不再是核心挑战,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智能驾驶成为新的电车难题。
不过,随着电车渗透率逐步抬升,续航等电车难题也有了多样化解决方案后,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扭转。
毕竟,新势力们想要吞下 BBA 的用户群体,除了拿出极具杀伤力的智驾、智能座舱等黑科技,也要达成 BBA 车主们对于操控性、舒适性的高标准与高期望。
于是,一众头部新势力化身底盘调教大师,开始在底盘上「整硬活」。
一方面,用 AI 给底盘装上「小脑」,实现软件定义底盘。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框架内,新势力围绕底盘域控制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应用,通过软件升级,使底盘具备更强的可扩展性和升级能力,如蔚来 ET9 的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可通过 OTA 升级提升悬架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为用户提供持续进化的驾驶体验。
另一方面,在悬架系统上加码燃油豪车的前沿技术。
典型代表是这几年大火的空气悬架,几乎与高端车型配置划上了等号。
而一些追求极致底盘性能的高端车型,也在空气悬架基础上叠起了 Buff,像问界 M9、理想 MEGA、小米 SU7 Ultra 等,都一致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空气弹簧+CDC 电磁阀减震器」的组合。
此外,车企对于底盘的阐述也不局限于单一的麋鹿测试,还会通过多样化特殊测试给到用户对于底盘能力的直观感知。
比如,蔚来 ET9 举行过香槟塔挑战,机盖顶着三层甚至五层香槟塔行驶在减速带上,做到杯子不倒、酒不洒,展示了底盘对车身姿态的精准控制能力。
尊界 S800 则展示了「凌波微步」式底盘功夫。在通过布满白沙、玻璃碎片和水坑的极限路面时,能做到高速过坑「白沙不扬、玻璃不碎、踏水无痕」,车身稳如泰山,车内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由此可见,底盘成为了新势力车企们又一个「隐形战场」,尤其是在高端豪华车和性能车层面,车企要一面满足用户对于「速度与激情」的需求,一面要保证极致的舒适性与稳定性。
这也意味着,随着底盘性能竞争白热化,悬架系统的技术突围正成为车企打造差异化的关键锚点。
02
磁流变悬架带来一轮降维打击
厘清悬架技术优劣之前,得先明晰悬架系统的基础架构:
弹簧:负责承受与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来自路面的冲击与震动; 减震器:抑制弹簧在受到冲击后的震动; 传力装置:将车轮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传递到车身结构上。
京西智行MagneRide®磁流变减震器
当车辆在平坦路面高速行驶时,电控系统会降低电流,使磁流变液的黏度较低,悬架阻尼较小,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当车辆遇到颠簸路面或进行急转弯等激烈驾驶操作时,电控系统会增大电流,使磁流变液黏度增大,悬架阻尼增大,从而有效抑制车身的振动和侧倾,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